农村公益文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24 03:32:00

导语:农村公益文化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公益文化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重要性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对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做出重要部署。总书记特别指出,要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把建设的中心放在基层和农村,这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超常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当前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连云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现状——以板桥街道为例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几年来,板桥街道通过抓阵地、抓活动、抓队伍、抓创建举措,使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板桥街道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把文化工作纳入了全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中,同步进行部署,指导和检查,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内容。板桥文化站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扩建于七十年代,建筑面积约200m2,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四年,在当时镇财政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力排众议,把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纳入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它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考核干部工作的一项指标,摆上乡镇领导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分管,有专人抓日常工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78万元,新建占地6000平方,文化活动用房300平方米,集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并于二○○五年九月投入使用。二○○六年,镇党委又抢抓机遇,同时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投入资金28万元,在原一楼的基础上,新增活动用房面积300平方米,使活动室总面积达到600平方米,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二楼于二○○六年十月对外开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板桥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无论是社会道德、民风民俗,还是治安状况都显著好转。尤其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大幅度上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壹千万元。

06年以来,连云区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区、乡(街道)、村三级投入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50多万元,在市里“四室八有”的基础上增加“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四室九有”,每个新农村服务中心的活动达到400㎡以上,村民文化娱乐健身场所达到800㎡以上。目前,连云区村村完成了建设任务,总投入达180多万元。新农村服务中心的建成,使党员群众议事有了新场所,服务群众有了新平台,群众解难有了新去处。

(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连云区地农村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是有点距离的,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云山街道一位村民说:“过去我们吃不饱,但可以经常看到电影和戏,还不要出钱。现在我们富裕了,文化生活却少了,假如没有电视,真不知道怎样打发日子”。一语道出了农民渴求文化的心声。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村群众文化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经费保障。长期以来,大多数乡、街道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抓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削弱了农村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乡、街道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原有的使用场地被侵占、挪用、拍卖,理由不外乎是文化站(文化室)对原使用场所没有产权。很多乡、街道为了搞小城镇建设,争取更大化的收益,把文化站(文化室)“合理地开发利用”掉了。另外,乡、街道文化站一年到头只有人头经费,那里顾得上开展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因此,使得封建、迷信活动和赌博活动死灰复燃,在农村泛滥横行。

二是农村群众文化人才匮乏,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正因为农村文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乡、街道文化站已名存实亡。所以,文化站站长人选是随手拈来,挂个虚衔而已。一些站长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根本没有起码的认知,不务正业,基本上都是在乡、街道办公室打杂,谁忙就帮谁,倒是乐得个“众人称赞”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了懂行的具体组织者、执行者,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骨干、文艺人才没有号召力、凝聚力,更谈不上对农民文化活动及人才进行引导、辅导和培训了。

三是文化生活不丰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文化活动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乡镇文化站大多数没有过组织大型文化活动,文化创新能力弱。一位青年农民告诉我们,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很喜欢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农村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现代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如建立电子阅览室、健身室。

四是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仅靠政府投入,来源单一,政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公共设施与农村文化活动,都是各级政府投入经费解决。但是,正因为各级政府对这方面的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经费投入,所以,更谈不上经费投入的多元化了。

三、连云区农村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议

一是加强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街道和村的比例。以乡、街道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区、乡、街道、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乡、街道结合乡、街道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场所,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在“一室多用”的情况下,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

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实施送书下乡过程,采购一批实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购买适合农村需要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基层艺术团体使用、改编并为农民群众演出。

三是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是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和充实区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街道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化新世纪》江苏省文化厅

【2】杨发《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