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演奏技法

时间:2022-04-20 11:11:00

导语:二胡曲演奏技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引言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创作于1931年,是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典范,开创了民族器乐演奏雄壮音乐的先河。本文拟通过对创作背景与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提出该乐曲在演奏技法、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要领和见解,为一般的二胡演奏者和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创作背景

早在1928年的时候,刘天华就谈了自己注重发展二胡的原因,对社会上轻视二胡的旧观念给以批评和反驳。他说“……自来很少有人将它作为一件正式的乐器讨论,这真是胡琴的不幸。然而环顾国内:皮簧、梆子、高腔、汉调以及各地小曲、丝竹合奏等等,哪一种离得了它。它在国乐史上可与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要是它自身没有点价值,哪能得到如此地位?有人以为胡琴上的音乐,大都粗鄙,不足登大雅之堂。

此诚不明音乐之论。要知音乐的粗鄙与文雅,全在演奏者的思想与技术及乐曲的组织,故同一乐器上,七情俱能表现,胡琴又何能例外?”①刘天华不仅为二胡大鸣不平,而且还提出了音乐艺术的价值高低并不在乐器,而是在音乐作品和演奏。《光明行》是他在事业上遭受挫折的时候而创作的,他下了很大的功夫,结合运用民族音乐创作技法规律和西洋音乐作曲技法,并借鉴了小提琴在乐曲演奏中的一些技法,为二胡创作了表现雄壮的进行曲,表达了中华民族向往光明的决心,振奋了人民的思想,同时也开拓了民族器乐演奏雄壮音乐的先河,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

二、《光明行》的演奏分析

技法特点《光明行》在演奏技法上是借鉴小提琴的某些演奏法而创作的,综合自己对该作品的演奏实践,了解了该乐曲的一些技法特点,分述如下:

1、顿弓顿弓是二胡的常用弓法之一,《光明行》4个小节的引子、第一段的前面4小节以及A1的第9小节至第一段结束等,都是应用了顿弓,它是演奏顿音的弓法,可分为分顿弓和连顿弓。连顿弓是一弓演奏两个音以上,弓段的分配要合理,要使每个顿音都能有一定的弓段,同时,要避免前面的顿音弓子用得过多而导致后面的顿音弓子不够用。如谱例七分顿弓是一弓奏一个顿音,一般运用弓子的中部;如谱例八在二胡中顿弓还分为外弦顿弓和内弦顿弓,在演奏外弦顿弓时,右手要轻轻的左右转动,中指向外顶弓杆,使弓毛紧贴外弦,对弓杆施加力度,使弓子进行短促的拉推运动而发出有弹性的声音;

如谱例八在演奏内弦顿弓时,中指和无名指指向内弦有弹性的勾住弓毛,使弓毛紧贴内弦,对弓杆施加力度,使弓子进行短促的拉推运动而发出有弹性的声音。如谱例九在演奏顿弓的时候,手腕的位置要适中,不能偏外或往内,运弓的动作要自然,不能紧张僵硬,运弓时,弓子只能左右平直运动,不能把弓子往内或往下压,以避免音色发硬并发出杂音。

2、颤弓颤弓的另一种说法叫抖弓,也是二胡的常用弓法之一。是通过右手臂快速而均匀的颤动,使弓毛和琴弦快速的左右摩擦而发出如同弹拨乐器滚奏时的音色。在《光明行》的尾声中就用大段落的颤弓演奏,造成强烈的气氛,鼓舞人民的意志,在演奏方法上与快弓很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在:快弓是有具体的音符个数,而颤弓没有具体的音符个数;快弓一般都运用中弓演奏,而颤弓是根据力度的变化来更换用弓的位置,音乐表现弱的时候用弓尖,音乐表现强的时候用中弓演奏,如谱例十。

3、换把换把是刘天华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技法而创作的二胡演奏技法之一,在这之前,换把在二胡演奏中的应用是很少见的。在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光明行》中,大胆的运用了多次的换把,用一个手指顺着琴弦的方向滑到另一个把位,起着扩大音域的功效,给演奏带来方便,增强了音乐内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