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音乐教育任务以及目的的双重性

时间:2022-12-01 09:37:00

导语:小议音乐教育任务以及目的的双重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音乐教育任务以及目的的双重性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的双重性

以培养研究生(硕士)为对象的高层次专业钢琴教师以及以培养本科生(学士)为对象的一般普及型钢琴教师为主要目的的成人高等音乐教育,与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的教学在诸多问题上是有着很大区别的。除与其同样要严格而系统地训练扎实的演奏技术基本功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让学生懂得钢琴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对钢琴文献的更为全面的、双重的认识和了解:即在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对作品的内容和技术分析等演奏教学所需要的工作同时,还随时都要将这些内容落脚到以教学为目的的理论和方法上,对钢琴文献如何正确地转化成教材使用上。也就是在教学中既要侧重于教学理论,又要强调演奏实践与教学理论并行。演奏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教学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一个好的钢琴演奏家并不等于一个好的钢琴教师,他必须有一个转换过程,或者说要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而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就是要两者同时并举,如此对教师的要求,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或是否承认,实际要比单纯钢琴演奏专业教学要更高、更严,知识面要更广。观其教学成果,是教会学生在训练中不仅要掌握演奏技术,使其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还要掌握一套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既教会学生能演奏好不同作品,还要学会将这些作品正确地转换成教学中的教材使用,使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较高的演奏能力,又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这应该就是高等音乐教育钢琴专业教师的作用与任务

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懂得钢琴教学中“教”与“学”这对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亦既教学规律)钢琴教学,就是要解决钢琴这门专业的“教”与“学”这对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整个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完成的。同样,钢琴的“教”与“学”这对矛盾也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普遍性,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见、普遍存在并预知会出现的各种矛盾;所谓特殊性,主要是不同学生因自身的种种原因在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各种矛盾,是无法预知的。必须指出的是,特殊性的矛盾是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有着它的必然性,固而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尽可能多地概括典型规律中的特殊现象的必要性。在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过程亦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十分地明确这既是学生掌握演奏技术的过程,也是他学习与领会教学方法和要领,熟悉、积累教材以及如何使用教材的过程。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强调和引导。

2.熟悉和掌握较为广泛的钢琴文献(各种教本的特点)文献,简而言之就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期刊以及非书资料。钢琴文献的组成,不外四大类两种载体:各种教本、各种体裁和风格的乐曲、具有指导性的论著和文章(书本形式)、以及相关录音录象资料(非书资料形式)。但作为课堂教学和训练用的教材,主要是乐谱形式的各种教本和乐曲,其它则为训练和教学的辅助性资料。这些文献虽说不上“浩如烟海”,但从最早为羽管键琴、古钢琴、大键琴所写的作品到现在,几百年来所积聚的确实也多得是不可能每个人所都能知道、更不可能都能有所接触和掌握。作为教材所用,各国钢琴教育家们多年来已将这些文献均按各自的理解和习惯需要组成为不同的教材体系,比如我国就是以车尔尼的作品599—849—299—740等为主线,再辅以其他相应程度作品组成了一套教材体系,且沿袭至今。这一类的文献,教师一般是熟悉的、了解的。可作为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师,这就远远不够。任何一个作品都有它各自的独有特点和长处(既含有各自不同的各种技术课题和难点),固而也就会形成它作为教材的不同作用———为解决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学生出现的各种矛盾提供多种的手段和方法,熟悉和掌握的文献越多,可供选择的手段和方法就越丰富,从而解决不同问题的调剂空间就越大,这就是教师本身以及要求他的学生应尽量多地熟悉和掌握文献的意义所在。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有计划地作好精练具有各种代表性的作品,与较系统地大量浏览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相结合。精练的作品不仅要求学生要按音乐会要求能高水平地演奏好(这既是自身演奏能力的体现,也是能高质量教学的技术保证),同时还要将其作为教学用的教材去引导学生吃透作品的技术课题,或者说教学课题。系统地浏览作品时同样也需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作好这方面的工作,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为目的。对于相关论著及非书资料的音响(或音像),首先它是钢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纳入教学使用时,它又具有其特定的含义———是乐谱教材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其研究成果为技术训练提供了理论根据(论著),实际音响则真实地记录了钢琴音乐的不同时代风格特点、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不同演奏家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情感体验等。在直观地告诉我们这一切的同时,还可让我们从中分析了解到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我们正确掌握和使用书面教材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据。至于借此校正乐谱中的误、缺等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除此以外,当我们将一些不同时期出版的乐谱、论著及音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还可看出实际上这就是某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综合反映。这对于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也是不可缺或的,极为重要的。

3.有一套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熟悉教育学、心理学一般原理)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不同学生因各自自身原因在不同学习阶段所产生的非普遍性问题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亦即解决各种特殊矛盾的方法,它是立足于教师对学生音乐专业方面和非音乐专业方面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包括技术基础、生理条件、学习和演奏的心理因素、接受能力、承受能力、思维能力、音乐素质等)。这些实际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专业,还涉及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教师应该熟悉和有所了解。“考虑钢琴演奏教学问题时,教师不仅应该采用本专业范围内的部分教学法,而且还要利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经验,吸收这两方面研究制定的研究法。”其实这也是音乐教育钢琴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课程。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将这些非音乐专业的基本原理运用到钢琴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把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钢琴教学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具有现实的意义。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突然有进度停止不前甚至略有倒退的现象出现,这就是心理学的所谓“高原现象”,这一时期叫“高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