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

时间:2022-07-15 11:53:00

导语:深究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

绘画是由构图、造型和色彩的运用等因素构成的,构图是这些因素中的关键。我们常用的构图方法有水平、垂直、对角线、S形、V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很少运用一种构图方式,而是常用几种方法的结合。如何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笔者认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是从前人的身上吸取经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作品欣赏,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来改善和提高自己在绘画中的构图能力。

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分析构图方法

画家经常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画家弗朗本斯科·德·戈雅的纪念画《1808年5月3日》,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背景,把画家对战争暴行的谴责表现无遗。在画面上,一个身穿白衣的将要被处决的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个人面对着一队举着枪的士兵,面无惧色,情绪激昂,在他的身后是不断涌上来的爱国者。从画面中不难看出,作者用平行和对称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手无寸铁的爱国者和拿着枪的士兵作为人类是平等的,阶级的差异在画中荡然无存。

法国画家布歇的《博韦附近的风景》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画家展现了18世纪法国美丽的乡村风光。为了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画家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方法,又运用了透视的构图,通过表现远处的树林使人感受到乡间的清幽。

充分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充分地了解作者的作画意图,从中准确地分析出作品的构图形式。

二、从画家的个性品位中分析构图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画家也不例外。人们可以通过穿戴和个人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来体现这种个性和品位,画家则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品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著称。他性格颇为独特,既有广博的兴趣、好奇心,又敏感、反叛、追求完美,而且有些自负。当时的肖像画流行的是正面或侧面的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反其道而行之,这正体现了他的独特的个性。达·芬奇的作品《抱貂女郎》就是用了这种3/4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优雅,做到了形神兼备。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使他的作品得到世人的推崇。《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在画中,作者采用水平、辐射、波浪、三角形等构图方法来表现整个事件。由于达·芬奇追求完美的性格和三角形的构图形式本身的特点,使之在作品中把人物巧妙地分成了五个三角形。耶稣处于正中间,他的头和双臂是三角形,两旁的门徒也被均匀地分成了四个三角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画面看起来却又是在一条水平线上。以耶稣为中心,整个画面又运用了辐射的构图方法,从左至右,画面又呈现出波浪形,通过诸多的构图方法表现出了画中耶稣的悲哀和门徒的震惊。

相同题材的作品,在不同性格的人的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意大利的画家丁托列托也曾创作过圣经题材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但由于画家本人的性格桀骜不驯,对日常生活和财富的要求很淡漠,因而他的作品较少有华丽的表现,而是更多地表现民主主义色彩。在丁托列托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中,画家采用了对角线和透视的构图方法,把圣餐桌画成了斜的,使门徒都在向后缩小,而仆人处于画面的右下角,比耶稣和门徒都要大并且得到了细致的刻画。虽然耶稣处在画面偏远的位置,但由于头上的光环却使耶稣仍然处于画面的正中央。

同样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的主题虽然是沉重的,但是作品风格却是和谐明快的。而丁托列托作品的主题虽然表现的是门徒和耶稣一起用餐时的欣喜和感恩,但作品的风格却与达·芬奇的作品风格形成强烈的反差。

不同个性品位的画家在创作作品时,不但作品的风格存在差异,在构图方法上也是大相径庭。

三、从绘画内容中分析构图方法

除去时代背景和画家的个性品位,我们还可以从绘画作品自身的内容来分析作品的构图方法。

就中国画来说,通过对画面内容的分析就可以掌握作者的构图方法。如中国五代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整个作品像一幅连环画一样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幅画主要是叙述南唐大臣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以水平的构图方法贯穿整个画面,看似平铺直叙,可其中又暗藏着波浪起伏的构图,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五个场景之间既可独立成画,又通过画家的构图方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清朝画家王翚的《万壑千崖图》,画面中展现出来的是仰望群山、主峰高耸的宏观场面。为了表达这种气势,作者采用了仰视和垂直的构图,进一步烘托画面的主题。而清朝的另一位画家梅清的《黄山天都峰图》表现了天都峰的奇险和高耸入云,画家运用了仰视的构图方法,其中还穿插有对角线和俯视的构图。仰视突出天都峰的巍峨,对角线增添画面的对比,左下角的慈光阁和右上角的天都峰形成强烈的视觉上的反差,进一步突出了天都峰的高与险。

西方的油画作品中,经常有表现圣经题材的作品,我们也可通过绘画内容来分析构图方法。如卡拉瓦乔的《耶稣之葬》,展现的是人们对耶稣之死的悲哀,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气氛,画家采用对角线和辐射的构图方法,把画面表现得悲壮动人,通过对角线和辐射的方法使人们对耶稣之死的悲哀从左下角向右上角逐渐扩大:一个耶稣的尸体,两个面色凝重的抱尸体的人,三个极度悲哀的妇女。而阿尔特多弗的《亚历山大之役》,则表现的是古希腊的一场战役,为了体现战役的声势浩大,画家通过上下对称的构图,使宏大的战争场景和广阔的天际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来突出战役的悲壮和博大的场面。

通过对画面内容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画家为了突出主题而采用的各种构图方法。构图是绘画作品形成的重要因素,完美的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永久的生命力。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欣赏和对画作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大师的艺术风格和构图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