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教育成为新课件的前沿阵地

时间:2022-04-25 10:06:00

导语:让音乐教育成为新课件的前沿阵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让音乐教育成为新课件的前沿阵地

随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必将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因此,了解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乐新课程的教学领域,掌握与运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等,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给广大音乐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艺术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张扬使得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新颖、丰富而更具吸引力。它注重的不仅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

面对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我们音乐教师怎样来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如何正确应对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呢?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一、精心设计教案,巧妙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导入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时候,更应精心设计的应是如何导入。一个巧妙、艺术、新奇的导入往往能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去自主、积极地感受音乐、参与活动。我们教师可使用相关姊妹艺术和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这两方面来进行导入。在此方面我曾作了一些尝试。

1.相关姊妹艺术导入

一些影视音乐的教学,如果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对其中的情节与音乐进行讨论、欣赏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效开展师生互动,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所想创设的意境。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产生的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在教授一些可以载歌载舞的歌曲时,课堂教学就可采用由教师或者学生表演舞蹈场面,或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舞蹈所带来的美感和音乐带来的节奏感。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一课,首先由教师用课件展示探戈舞曲的画面,(有条件的可让教师或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感受探戈舞蹈的优美舞姿,其他学生也可互动模仿舞蹈,调节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舞曲所具有的风格特征。用相关姊妹艺术来导入可促进学生在各门艺术之间互相联通、互相迁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2.用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来引入

用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来导入,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如教授地方民歌的时候,教师可用介绍民间风俗导入新课,这在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的同时,更有效地吸引了学生对教师课堂讲学的注意力。如教授《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之《四岁的红鬃马》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内蒙古草原的真实图片,以内蒙古大自然、知识来导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所有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蒙古草原的宽广和辽阔所吸引,结合神秘的歌唱艺术——“呼麦”的欣赏,能使学生发挥其充分的想象,并更好地衔接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然而,课堂导入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各种能力等方面来设计导入。其宗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重、丰富学生知识为主。二、灵活运用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首先要改革以往传统而又单一、沉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让学生听、感受歌曲及猜谜、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好表演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让他们多表演、多参与、多评价。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在节奏和歌词方面进行编创活动,并让学生互评。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发掘他们的创造力。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作为教师特别要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多给予鼓励和指点。这样的课堂气氛自然活跃了,这也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另外,利用视听结合营造生活情景。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可先创设一个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崭新的情感体验。《音乐的造型艺术(一)》一课中,为了使学生了解民族民间器乐作品独特的声音造型功能,课堂上,教师在播放乐曲之前,可以引导学生用人声或用其他乐器模拟各类鸟鸣的声音,使学习现实化、生活化,然后再展现音像资料,对于不同乐器所描绘不同情景中的鸟鸣造型进行对比欣赏和感受。这样,优美而真实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活气息,这样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于让学生走入音乐的意境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畅游在音乐大千世界里,丰富自己的体验。这样,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会更加深切。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在深刻的感知和体会中,学生才能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音乐,走进音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肯定有多种不同的感受,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

三、全面评价学生,发展学生个性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音乐评价,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所以,在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中,应当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的发展,而对于评价的尺度,我们更应该好好地把握。

1、重视评价对学生心灵的育化和情感的关怀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欣赏,能自然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作为音乐老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个契机,很自然、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扬。不管学生音乐表现得是否精彩,只要学生大胆参与了音乐活动,我们都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一定的鼓励。

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所用语言要自然、真挚而亲切。评价的语言很多,象平时我经常使用的:“YE,回答正确,加10分”,“哈,回答的很好”、“你真棒”、“YE,(击掌)”等等(因人而异,灵活把握)。音乐学科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应该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以老师的评价语言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但有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刻意给学生“戴高帽”,避免矫揉造作的“夸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精心设计好评价的时机,即何时给予评价,如何措辞,自己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会有什么影响等。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评价更具人性魅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色。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潜能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在某几种智能上表现突出,而另一些学生则在其他智能上表现突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所有学生的亮点,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不断发展,让评价更具人性魅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该如何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我们须立足于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地位和作用,使“新标准”所提出的“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多少、达到怎样的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出一套新的方法和经验来。音乐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更没有根深蒂固的束缚,步伐完全可以大一些,快一点,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前沿阵地,我们期待开出更多更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