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激发

时间:2022-04-25 08:43:00

导语:小议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激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激发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客观现实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有一个突出功能,即情感对人的实际行为和实践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效能。

歌唱是最有情感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歌唱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情感的交流已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永恒的追求目标。

同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也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在教育部历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都把情感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过去,在我们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只是一般性的强调要有表情地歌唱,这种指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表情从何而来?如何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导言设计,是激发学生歌唱情感的首要环节。

导言是歌唱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导言是学习新歌的“药引子”,在整个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导言也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情绪。在导入新课时,要想从开始就拔动学生的学习心弦,把学生的注意力象磁铁一样吸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考虑导言的语言艺术性。只要其语言艺术性符合教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口味,符合学生的思想,导言就会产生重大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空前增强,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导言的设计无疑成了激发学生歌唱情感的前提。

在学习歌曲《渴望春天》时,我们可先带一些黄色的迎春花或一些意象春天的花卉,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时候开的?通过提问题形式把春天引出来,然后再利用语文课中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情感,接着再播放《渴望春天》的课件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在听、说、看、想等导言过程的影响下,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渴望之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生动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同样,好的教学导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一旦使他们进入情境,就会与教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起来必然会兴趣盎然。如在教唱《国际歌》时,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导言设计,将学生的意境带到1976年1月17日下午,也就是敬爱的总理逝世前的一天,从几天的昏迷状态中突然苏醒过来,要求邓颖超在他耳畔轻轻哼唱《国际歌》的动人故事,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是伟大的叫他们唱歌的意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崇敬情怀,这样学生学习《国际歌》来就事倍功半了。

所以我们在上每一堂音乐课时,都要把教学导言设计好,在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课,要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范唱贯穿始终,时时激发着学生的歌唱情感。

有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自身范唱在整个教学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素质差,范唱引不起学生兴趣,或使学生感到这首歌不好听,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一落千丈,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都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首先是一种听觉,但是听觉效果转瞬即逝,不能有一种长期的记忆,如果在整堂课中,教师都能时时演唱这首歌的片段,就能使他们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此时,如能再加上几个演唱动作,即在听觉上加入视觉感受,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立即会被你的范唱所感动,在范唱时,教师要尽可能把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在情趣,用美好的声音表现出来,力求唱得准确、清晰、动听而富有情感,并且,把歌曲中所表达的意思,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样,能在学生心理留下一种震撼的感觉,激发他们主动学歌的欲望。

同时,教师在范唱时,也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出现“你唱你的,我玩我的”的现象,这样即使我们老师唱得很好,由于注意力没有集中,那唱了也是白唱。情感的交流靠的是心灵的传递,教师的每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反映。因此在范唱时,可采用面对面的富有表情地立式范唱,教师可站在讲台上一醒目位置,用眼神盯看每个学生,用眼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学生进入教师所引导的意境之后,再开始范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范唱中完整地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教师也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拔动学生们的心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

三、通过品赏歌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的其中内涵,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歌唱情感。

品赏歌曲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品尝歌曲,充分了解歌曲的含义,作曲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等,了解了其中相关内容,会对歌曲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殊的背景,感人的故事,动听的音符,都会激发学生歌唱的情感。

音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它所抒发的感情不是纯生理性的喜怒哀乐,而和时代、社会、民族紧密联系的情感。因此,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发掘作品中包含的各种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是激发学生歌唱情感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学校每星期的升旗仪式上,学生演唱国歌时,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形式而已,面无表情,声音无力。这些学生从小学唱到中学,为什么还唱不好呢?我想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歌词的内容与内涵,也就没有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情感。所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歌曲中的内在情感,可以从分析歌曲着手。

如在教唱《国歌》时,我们可以先分析歌词,介绍这首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分析歌词所表达的历史内容,接着分析《国歌》的曲谱,仔细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作曲细节:聂耳先把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谱成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再把它们组成自由体乐段、号角式的音调、军号声的前奏、富有动力的调式曲调,由于该歌曲把休止符的确切应用与振奋人心的歌词有机组合起来,使歌曲产生强大的感染力。通过歌曲分析品赏,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当学生再学唱歌曲时,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强,歌唱情感也会激昂起来。

四、丰富多彩的媒体渲染,时刻拔动着学生以情感来歌唱的心弦。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VCD、电脑多媒体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问世,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音乐教学也一样,从普通单调的范唱、弹琴,到课堂VCD播放、电脑多媒体动画等,音乐教学越来越精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提高,媒体渲染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可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也就是触景生情。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情感。我们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习情感。如在教唱《游击队歌》时,先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演唱后让学生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战士在深山密林、芦苇丛中,在平原铁道战线上机智勇敢、神出鬼没地与敌人战斗的有关片断,同时播放音乐《铁道游击队》,结果学生仿佛自己成了游击队战士,在力度突然变弱时,紧张地屏息凝视,在力度加强,情绪欢快时,愉快地手舞足蹈,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歌唱情感。

在歌唱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歌曲擂台赛等形式激发学生歌唱情感,也可以通过师生情感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歌唱情感。

总之,歌唱情感的变化和升华很奥妙也很丰富,但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就歌唱教学来说,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歌唱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与时俱进,及时创新,从而歌唱出歌曲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