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贝多芬创作状况及奏鸣曲创作特征
时间:2022-03-07 11:58:00
导语:探索贝多芬创作状况及奏鸣曲创作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它对于钢琴艺术的重要性被喻为“新约圣经”,是每位学琴者的必修课程,也是钢琴家的必演曲目。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笔者演奏过其中的第十首的实践,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所作的专题研究。主要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概况。以贝多芬的创作背景为出发点,阐明了贝多芬人生观的确立,对其音乐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贝多芬通过自个人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理想的音乐理念,是他钢琴奏鸣曲中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思想基础。以及论述了贝多芬第十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研究
一、贝多芬创作概况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类作品。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进行概括。
贝多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他所处的时代又极其复杂多变。但是,在当时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一向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得到克服,人类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美好的。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札记上,写着一句话:“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贝多芬不仅用这种思想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用它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的事物,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思想。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十分强调矛盾和矛盾的冲突,要求音乐形象在矛盾斗争中得到统一。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和痛苦造就的人,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病痛折磨、遭遇悲惨、内心惶惑,然而,凭着他对人类的爱和信心,始终坚持自己艰苦的历史,惨淡经营着自己的作品。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
1802年到1815年间有时被称为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中期。在这期间,他的失聪症在不断加剧,从此便深居简出。他那日渐严重的失聪症使人们形成了他是一个厌世者的错误印象。他曾同好几个妙龄少女有过海誓山盟,但最终却似乎都在不幸中结束。他终生未娶。其中,贡献给钢琴音乐的32首奏鸣曲在他本人的创作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继承前辈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当时进步的法国革命音乐中英雄的调性,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点,找到了一条通向古典主义最后境界的道路,“把古典主义音乐从美的境界带人了崇高的情感境界,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风格”。
通过对贝多芬作品亲炙所得的观念,可用傅雷对他的一段评价当可说明:“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桃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呼吸英雄的气息。另外,爱好音乐的人,能在欣赏时有一些启蒙式的指南。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古典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早在波恩时期,就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当时的波恩是德奥启蒙运动和进步文化的中心之一。“尽管那时他更多接受的是约瑟夫主义的开明专制思想,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但毕竟是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
贝多芬对奏鸣曲的一大改革,便是推翻其刻板的规条,给以范围广大的自由和伸缩,使它施展雄辩的机能。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反映。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也许作者自己不曾察觉……’。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各乐章的次序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依照快一慢一决的结构来组织两个主题在基调方面的关系,同一乐章内各个不同的主题间的关系,都变得自由了,即是奏鸣曲的骨干—奏鸣曲的第一部分也被修改,各个主题或各个小段落的连结句,到贝多芬手里则大为扩充,且有了生气,有了更大的和更独立的音乐价值。
典型的奏鸣曲式的基本部分由三大块组成,即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部分: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部分叫连接部,在副部主题结束后还有一个概括性的段落叫结束部。展开部是把呈示部出现的素材以各种不同手段加以发展。再现部与呈示部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调性上有变化,再现部都统一到主调上来,再现部之后往往还有尾声,有的呈示部前面还有引子。
在贝多芬心目中,典型化的奏鸣曲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格式,而是可以用作音响上的辩证法:他提出一个主题、一个副题,然后获得一个结论,结论的性质或是一方面胜利,或是两方面调和。贝多芬晚年时特别运用的赋格曲,使我们获得了关于音响辩证法的足够理由,由于同一主题以音阶上不同的高度三四次的连续出现,由于参差不一的答句,由于这个曲体所特有的迅速而急促的相互追逐的演绎法,因而使硬性的奏鸣典型化成为表白情绪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的“贝多芬风格”。罗曼·罗兰描述道:“这是艺术和心灵的奇迹.感情在这儿是一位强大的建筑师艺术家不是在某一个片断或是音乐体裁的结构规律中寻求统一,他是在自己的激清的规律中获得统一”。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必弹曲目。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的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全世界人民熟悉它们,演奏它们,热爱他们。
二、奏鸣曲创作特征
G大调第十奏鸣曲是技巧较为浅易的一首。第一乐章最为出色,贝多芬在此作品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的对话特点,首次在音乐中表现了两种对立音乐的争吵。这个轻松、可爱的小曲具有女性般的优美,是前几首中最具钢琴化的,在织体上清澈、精致、朴素、率直,音乐的进行显示了完美的独立性,和前一首一样处在明亮、快乐的世界中。
贝多芬倾向于音乐形象的现实主义和标题性,这促使他坚定地创造鲜明的,相互矛盾的形象对比,这是人与外界,人与大自然的对比,内心各种感情相互抗拒的对比,人的各种个性的对比。
按照作者的说明,显然在奏鸣曲Op.14,No.2中应该主要看到的是后一种对比。这当然不能排除同时表达了内心相互抗拒的因素,和特性统一的矛盾的设想。贝多芬不是第一个以人物的刻画,对话的特点来丰富器乐音乐。贝多芬的创新在于他形成了他前辈所未有的如此真挚和形象化的音调。
奏鸣曲Op.14,No.2有三个乐章,这也说明了贝多芬始终不渝地探求奏鸣曲整体的简练和富有表情的紧凑。
在这一奏鸣曲式乐章里,主、副部并不矛盾。主、副部主题都表现人在大自然界中的愉快。愉快有多种多样。副部主题第一乐句是一种愉快的摇荡。
1.把结束部的结构看为一个长大的乐句,包括它的补充终止。结束部是呈示部的一个暂时安定下来的地方,D大调稳坐在它的IIVV和弦和主长音上,旋律片段,音域狭窄音区偏低,重复很多,力度多半是P。这结束部表现出经历了一番运动之后,就地休息时的满足,出现了对位式的独白,自问自答,和声音响比前面都更丰满,织体比前更浓厚,每个半拍的后面都伴随着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律动,有如人在运动之后的心脏的脉动。
2.众所周知,展开部中是要转调的,并通过转调及动机加工来发挥动机的一切可能性。转调的布局和动机的选择是自由的。这一乐章中的呈示部的几个主题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因而展开部就无需有太大的冲突,其中的转调也都是些近关系调。
3在再现部中,呈示部的三个主题都应在主调((G)出现。这个再现部十分规矩。只是在连接部中先转人下属调C大调,以便副部在G大调再现时,G大调显得调性色彩清新。这也是极常见的手法。
4.尾声引用了主部两乐句材料的片段。这是整个乐章即将结束的地方。这里没有长大的旋律,没有新奇的和声,重复很多,低声部主长音持续得很久,结束在不圆满的全终止上。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 上一篇:初中总务后勤工作部署
- 下一篇:简论我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史与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