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间歌曲的保护与继承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03:54:00

导语:有关民间歌曲的保护与继承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民间歌曲的保护与继承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语言之一的民歌,已在加速消亡。本文从生活方式、心理、文化环境等方面阐述现实对民歌的影响并提出个人对民歌保护及传承的意见。

关键词:民歌;保护;影响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而成的。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语言艺术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庶民百姓的生活情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民歌通过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加工和提炼。依靠口耳相传,民歌的自然消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面对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和扑面而来的快餐文化,让民歌越来越遭人忽视。

一、生活方式对民歌传承的影响

民歌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创作带有很明显的即兴性。早期的民歌,如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调而即兴创作的歌曲。紧接着,经过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创作过程、演唱过程和流传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都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现在,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之下,各地的许多风俗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这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对民歌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在民歌失去了它本身的功能时,这些民歌失去了原来存在的意义,也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如果没有人为地去传承民歌,它终究会有一天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二、心理环境对民歌传承的影响

随着当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迎合现代人口味的流行元素遍布社会,人们接触的多是变化及更新速度极快的现代音乐。另外,随着电视机、光盘等迅速流行,传播手段已不需要原先的口耳相传,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民歌已成为一种落后的音乐文化。当今,节奏感强烈的流行音乐替代了委婉悠扬的民歌。并且,年轻人对民歌的关注程度逐渐淡漠。民歌在现代音乐面前,已经成为古老、落后、守旧的代名词。

三、文化环境对民歌传承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许多音乐学习者。但若提及是否愿意对民族乐器进行学习时,他们大多不愿学,认为民族乐器是一种“土”乐器,以至于有些民族乐器后继无人,出现断层的现象,无人演奏。然而,热衷于西洋乐器的学习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学习民族乐器的学习者。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内容为主,音乐教学及教材中所涉及的民间歌曲很少。由于没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学科的教学体系,机械地将民歌放入西洋音乐的框架,使民歌中的一些本质特征被曲解、被忽略,有些则被看作是“滞后”。

四、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民间歌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财富,不重视保护与传承会使越来越多的民歌就此消亡。为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广大群众现在还无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不知为什么要去保护还有如何去保护。因此,必须政府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才能使使人们增强保护传承民间歌曲的意识。只有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得到提升,人们保护意识才能真正觉醒。而利用现代科技对民歌进行多样化的原样保护,通过科技手段对民间歌曲进行存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基因,对具有特殊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艺术种类进行专门的活态传习……这些都是对民歌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手段。公务员之家

五、结束语

重视和发展民间歌曲的教育是关系到对民间音乐的保护、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民间歌曲文化的大事。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的努力与奋斗,它责无旁贷的成为当代音乐工作者十分迫切的任务之一,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积极工作,制定具体的策略与方法,为民间歌曲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1]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网络与音乐资源共享》,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邱怀生《富裕的贫困——浅析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

[4]李永铎《多媒体视听技术与民族音乐教育》,发表于《中国音乐》2001年第2期。

[5]项阳《对“活化石”乐种的思考》,发表于《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

[6]乔馨《论侗族大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表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7]薛俊敬、陈曦《浅论加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教学》,发表于《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