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2 02:45:00

导语: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论文

在19世纪欧洲浪漫派作曲家中,最具幻想力,最善于描绘人的心理,最具诗人气质的莫过于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1810—1856)。舒曼非凡的才华突出表现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他以特有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使其钢琴音乐在严谨逻辑中体现着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诗意。在舒曼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变奏曲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变奏曲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影响了他的整个钢琴音乐创作。

一、舒曼钢琴变奏曲的艺术价值

舒曼最初创作变奏曲是基于时代的要求。欧洲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变奏曲曾风靡一时,但在很多作曲者手中却变得极为庸俗和空洞。1836年,舒曼在评论沙龙中的钢琴变奏曲时指出:佩德先生的作品“没有丝毫情感的波澜,没有一星灵魂的火光”;克勒勃斯的音乐则是“虚张声势,故作艰深”;海尔茨的变奏更是“无力地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卡尔·松克的作品显得“矫揉造作”“空洞、肤浅而轻浮”。①在华丽技巧的炫耀中,变奏曲这一古老的体裁失去了原有的灵性,其贫乏肤浅的程度让舒曼无法容忍。

年轻的舒曼研究了巴赫、贝多芬等人的变奏作品,深深感受到变奏曲独特的音乐魅力。他坚信,好的音乐“所需要的乃是新鲜的想象力、思想、乐曲的内在联系、富有诗意的完整的音乐形象,这些才是可以垂存久远的”。②化腐朽为神奇的想法激发了舒曼最初的创作热情,并积极投身到他敬仰的大师们所涉猎的变奏体裁中。舒曼第一号钢琴作品——《阿贝格变奏曲》正是这样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舒曼的第一部以及留给世人的最后遗作均为钢琴变奏曲,这足以说明作曲家一生对变奏曲这一体裁的偏爱。

在音乐史上,舒曼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变奏曲,其中包括五首独立的变奏曲和两个变奏乐章:《阿贝格变奏曲》OP.1(1830年)、《克拉拉主题即兴曲》OP.5(1833年)、《交响练习曲》OP.13(1834年)、《f小调奏鸣曲》OP.14第三变奏乐章(1836年)、《行板与变奏》(双钢琴)OP.46(1843年)、《三首少年奏鸣曲》OP.118第一首的第二变奏乐章(1853年)、《降E大调主题变奏曲》遗作(1854年)。

舒曼赋予变奏诗意般的幻想色彩,将人们内心复杂、细腻的情感变化与变奏紧密结合在一起,故勃拉姆斯称其变奏为“幻想变奏”。③可以说,舒曼将变奏带入幻想的领域,使之呈现诗意的色彩,在变奏曲的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二、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的意义

变奏曲在舒曼钢琴创作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舒曼的创作始于变奏曲,还在于他赋予变奏这一古老的音乐创作手法以新的生命力,使之突破变奏曲式的局限,活力四射,最终成就了他在钢琴创作领域中的辉煌。在舒曼的创作中,变奏不仅可以构成独立的变奏曲,作为大型套曲中的一个乐章,甚至还被舒曼给予更宽泛的意义,将它贯穿在“小品套曲”的音乐形式中。阿·伊·康津斯基在《西洋音乐通史》中称舒曼创造的这种新的音乐形式为“变奏性组曲”。④学者J·勃罗契在他的论文《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套曲》中也明确指出,“舒曼的每首钢琴套曲,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个短小动机上的变奏曲,或者是一组从一个动机中发展起来的曲子。”⑤

舒曼的变奏手法充满了灵性,与他内心细腻情感的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手法渗透于舒曼整个钢琴音乐创作之中,成为他钢琴音乐创作的最重要特征。因此,要全面研究舒曼的钢琴音乐就要对其钢琴变奏曲进行深入地研究,否则就无法全面领略舒曼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正如英国学者凯思琳·戴尔(KathleenDale)对舒曼音乐研究方法所发表的见解:“舒曼以他特有的品位,阻止自己创作肤浅的装饰性变奏,并在一个时期内投身到恢复巴赫和贝多芬手中变奏曲受人尊敬的地位。舒曼专心写作变奏曲以致影响了他的整个艺术创作,这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课题来研究,同时也必将成为研究舒曼钢琴音乐创作风格的第一步。”⑥三、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的现状

目前,从2001年版《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⑦列出的有关研究舒曼和变奏的文献及笔者所掌握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看,在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方面有价值的成果非常稀缺。以舒曼变奏曲作为专题研究的论著,国内外音乐界只有舒瓦茨·沃尔纳著的《舒曼和变奏曲》⑧(德语)一书,由于条件限制,此书在国内还没有存本。

我国音乐研究者关注舒曼的变奏曲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吴祖强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中曾将舒曼的《交响练习曲》当作自由变奏的范例作了细致的分析。而此后近四十年,我国针对舒曼变奏作品研究多数是从创作背景和音乐欣赏的角度来分析舒曼的钢琴变奏作品,缺少学术性的系统研究。其中,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⑨是较有学术价值的一本书。此书作者陈玉芸(台湾)对舒曼《阿贝格变奏曲》和《交响练习曲》及几首钢琴套曲作了技术分析,但遗憾的是,作者未能上升到理论层面来揭示舒曼变奏曲独特的艺术价值。《乐府新声》2003年第1期发表了于炎的《对舒曼〈阿贝格变奏曲〉创作特色的分析》。这是我国近年来对舒曼变奏曲研究较有价值的一篇论文。作者通过深入的技术分析指出:“舒曼在《阿贝格变奏曲》中追求着一种比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更为简洁、更富有感情的风格特征。”⑩

综上所述,面对舒曼的钢琴变奏曲,我们应该明晰:舒曼的钢琴创作不仅始于变奏曲,其钢琴创作的辉煌亦从变奏曲开始。在舒曼手中,变奏手法充满活力,较之传统具有了新的意义,成为舒曼在钢琴音乐中表现内心情感最重要的手法,同时也是他钢琴音乐创作最突出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应是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研究的根本切入点,也是值得更多舒曼音乐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释:

①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古·扬森编陈登颐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第1版同时参考于润洋《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载于《人民音乐》1980年第11期

②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古·扬森编陈登颐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第1版

③ElaineR.Sisman:BrahmsandtheVariationCanon,19th-centuryMusic,XIV/2(Fall1990)by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p.135.

④阿·伊·康津斯基:《西洋音乐通史》(第二册)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音乐出版社1959年

⑤J·勃罗契:《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套曲》载于《音乐译文》1957年第3期

⑥KathleenDale:ThePianoMusic,SchumannASymposium,(eds.)GeraldAbraha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

⑦StanleySadie: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Musicians,London,Macmillan,2001.

⑧WernerSchwarz:RobertSchumannunddieVariation,mitbesondererberucksichtigungderklavierwerke(Kassel,1932).

⑨陈玉芸:《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全音乐谱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六年十月

⑩于炎:《对舒曼〈阿贝格变奏曲〉创作特色的分析》载于《乐府新声》2003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古·扬森编,陈登颐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2]陈玉芸:《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全音乐谱出版社

[3]J·勃罗契:《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套曲》,载于《音乐译文》,1957年第3期

[4]罗伯特·舒曼:《舒曼书简》,廖辅叔译,载于《音乐译文》,1960年3月

[5](前苏联)瓦·科年:《舒曼的音乐创作》,许存龙译,载于《音乐译文》,1960年第3期

[6]于炎:《对舒曼〈阿贝格变奏曲〉创作特色的分析》,载于《乐府新声》,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