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2 04:19:36

导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突出的育人功能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但目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师生参与度较低、成果转化困难、考核制度不科学、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贯彻“四个服务”“三个结合”“两个透视”“一个重点”的工作理念,坚持“四化原则”,健全措施机制,统筹规划安排,以此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转型升级。其次,通过转换思维模式、加强部门联动等方法深化创新创业活动的育人成果。最后,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以优化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创新创业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本定义及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会基层,发挥自身所学知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馈社会的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接地气、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1]。新中国成立后,就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号召青年开展“上山下乡”的社会实践,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更是强调了社会实践对青年教育问题的意义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2]52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2019年3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道路标注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社会实践从自上而下的号召引导,由点到面的带头示范,由浅入深的内涵认知到由此及彼的全面规划,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教育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畸形”,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仍未贯彻实现、实践活动的时间跨度不足、过程监管不力、成果评价不科学及成果转化受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存在缺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亟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理念方面,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要求[3]。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实践教育的锻造与磨炼。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加直接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锻造高尚品德;在实践中致知于行,增长智慧,在学思践悟中促进智育发展;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促进体育发展;在实践中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鉴美和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崇尚劳动的品格。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是教师传授书本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课程设置和考核考试都以知识为本位,实践课不受重视甚至缺失,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在高校非常普遍,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社会适应性不足。2.在环节设计方面,师生参与度欠佳、时间跨度不足,不符合实践育人的要求。受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对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保障投入、管理强度、激励措施方面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加上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缺乏足够理解和统一认同,从而导致教师指导的主动性不够、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足,甚至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活动是为少数学生干部或者优秀群体而设置的,实践育人成效也就难以保证了。尽管许多高校已将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距离全员参与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另外,在时间规划上,大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集中在暑假期间,并没有全面覆盖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长效性活动,是一个学生从了解、研究现状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一个周末、一个假期的短时间集中实践能够得到本质提升的过程[4],实践收获的知识和信息也需要积累和沉淀。因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将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在暑假,致使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前期的了解和规划,在实践过程中频繁碰壁;后期社会实践结果和反馈也缺乏跟踪和可信度,时间跨度的不足导致实践活动缺少完整性和连贯性,实践结果不佳或者无法全面呈现。3.在实施过程方面,实践过程的监管不够,实践结果的衡量标准和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社会实践需要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尚未将专业知识钻研透彻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所以社会实践过程需要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和组织部门的全程监管[5]。而现实中,实践学生和指导教师信息不对称,部分同学在选择指导教师时未了解清楚教师擅长的学科领域,导致教师无法给予学生充分指导;部分指导教师具有实践想法,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学生。实践指导的针对性不强、监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实践情况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容易流于形式。另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不唯一性等特点,其成果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对其结果的衡量标准很难统一,这使得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成为如今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难点问题[6]。目前,部分高校忽视了社会实践种类丰富、渠道宽广、方式不一的特点,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全部通过提交实践报告和证明材料的形式来完成。而有的学生报告写得好,却没有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但成果却无法通过实践报告的形式体现。这种不够客观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实践积极性的一种打击。由此,实践结果的衡量标准需要通过教育部门、各高校、指导教师及学生多方论证、探讨,逐步确立并加以改善,从而实现实践结果衡量标准的长效化、科学化、合理化。4.在成果转化方面,社会实践成果的独特性导致其转化途径相对有限。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转化方向相对局限,在能够涉及的范围内,只能向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转化、向志愿服务大赛转化、向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向实践应用转化、向产学研转化、向成果推广转化,而受实践局限性的制约,现实中成果转化率较低。第二,部分团队数据分析能力、调研成果深度分析能力较为薄弱,不能针对所调研的问题给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多角度、价值大、有深度的意见及建议,使得许多第一手的、珍贵的调研资料无法及时合理地转化为有用性强的成果,无法真正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实际帮助。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品选题与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契合度还不够,许多同学仅仅根据学校给出的指导性、引导性选题进行立项申报,并不能真正进一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查找资料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从而导致作品在后期竞争力较弱。在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时,与其他高校的优秀专业作品相比,项目缺乏应用证明和成果支撑。第四,部分同学抱着“为了学分而实践”“为了比赛而参加创赛”的想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导致部分实践成果质量不高和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不强,并且这也使得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产生偏见,认为只是大学生的一次暑期旅行,加深了社会和实践单位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误解,使得社会实践基地解约率上升、社会认可度降低。5.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共建基地流于形式,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缺口较大。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管理是否规范、保障服务是否充分、功能定位是否明确、项目设计是否科学、运行机制是否健全、能否实现长效化与机制化,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以及实践质量的高低与实践效果的优劣。虽然当前很多高校的各个院系纷纷构建了各种社会实践基地,但是整体来讲,这些实践基地基本上都出现了建设目标模糊、缺乏显著专业特色、分类糅杂、没有系统的管理等问题。一是大部分社会实践基地形式多样而模式单一。目前,高校成立基地形式多样,数量庞大,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实习见习岗位、社会调研平台、支农支教和志愿服务机会,从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广度。可是相对于这些形式的多样化,实践基地发挥作用的模式却非常单一,大多采取参观、听讲座等单向接收共建单位信息的模式,缺乏互相的反馈和交流,多数基地只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几个实践的场所,无法满足学生践行不同类型的理论知识的需求。二是基地设立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缺乏稳定性的问题。部分基地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境地,几乎看不到设立单位的宣传,也没有学生实践的身影。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使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7]。三是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不少企业为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而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名义合作的后果必然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这部分实践基地建设与学校专业设置的契合度低,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真正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趋势及对策建议

(一)持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升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益成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需要各高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方面、时间跨度方面优化升级,以保证实践课的成效。一是要贯彻“四个服务”“三个结合”“两个透视”“一个重点”的工作理念。“四个服务”,即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重点、服务家乡四个关键目标导向。“三个结合”,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发展、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两个透视”,即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透视国家战略和“双一流”背景下学科专业的发展,以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实践透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一个重点”,即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通过社会实践培育时代新人。二是坚持“四化”原则,确保实践实效。“四化”,即常态化建设、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流程化管理。将原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贯穿全年的日常实践活动;随形势政策及实际需要丰富实践形式及内容,把握选题方向,提升成果质量;充分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其他各项工作提供平台,开辟特色项目通道精准发力;不断优化实施流程,以需求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和保障。比如,山东财经大学的“三千计划”的育人成效是其学校学科评估、本科高校分类考核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尝试将覆盖面广、连贯性强的“三千计划”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共青团工作的总抓手和学校创新创业的虚拟孵化器。将团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项目列为“三千计划”专项实践课题;以“三千计划”为依托开设“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类本科课程;把“三千计划”和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生实践必修课;尽可能多地资助实践团队,鼓励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全年覆盖、全员覆盖和全过程覆盖。三是健全措施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度,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注重培育优秀的学生团队。从参与实践的学生中遴选优秀实践者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创新创业主题沙龙、优秀项目展览展播、创新创业主题讲座和技能培训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其次是合理配备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教学业绩认定和社会实践、创新竞赛成果奖励,大力动员优秀校友、企业家、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最后是深度挖掘优质项目。扎实做好成果评审工作,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严格评审,从中遴选优秀实践成果进行重点打造。四是统筹规划安排,保证实践连贯性。开展寒假社会实践预调研和预选题工作,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呼应;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周、周末等课余时间对之前的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进行持续深度挖掘、持续追踪调研。除了时间维度上纵向地连贯,还可在校内形成横向联动,努力打造“一院一赛”的竞赛格局。在尊重各学院举办相关竞赛的历史基础上,按照重点竞赛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各学院学科优势,促进学院专业特色与重点学科竞赛有机结合,重点培育和发展与大学综合实力提升紧密相关的竞赛活动,逐渐形成“一院一赛、全员参与、全程贯穿、综合立体”的学科竞赛格局。

(二)持续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中创新创业相关活动的育人成果

一是转换思维模式,加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联动。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心,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坚持以赛促学,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有机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部门联动,整合资源聚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内各相关部门统筹联动,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专业基础、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统一,发挥“第一”“第二”课堂教育与创业园实习实训相结合的立体化特色育人优势[8]。三是不断完善机制,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转化。高校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增加投入、建立平台、重点扶植、典型示范等,健全有利于现有成果向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转化的工作机制。

(三)不断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是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组织部门要根据实践成果多样性的特点,结合学生理论学习学时、竞赛成果、调研报告、活动参与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对符合遴选条件并有强烈意愿的随时补充。以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方转化。二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育苗工作。各高校可尝试要求班级学生与校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及其他学生组织学生自由组队,并进行自主选题。对选题优秀的团队予以立项资助,并要求团队开展实践和调研,积极备战大赛。三是完善社会实践基地运行体制,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明确政府、高校、基地所属单位各层面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加强统一管理与监督考核。政府应大力扶持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对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全程化管理与监督;各高校应与社会实践基地保持有效沟通,结合学生特点及培养所需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科学规划,积极组织高校学生于适合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基地所属单位要负责管理,保证基地日常运行,给前来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供基本服务;三方同时发力,健全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基地监督与考核,有效防止基地管理的无效化、松散化。以此改变当前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局面,使社会实践基地真正能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的有效平台[9]。

参考文献:

[1]洪晓畅,郑传娟,李鲁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6).

[2]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刘国瑞.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9(9).

[4]檀传宝,吴越菲,郜思睿,杜汇杰.简单提倡社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获得感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1).

[5]马星宇.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逻辑、运行困境与提升策略[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6]刘会会,平娜,李静.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4).

[7]刘佳兴,邓楚云,罗倩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0).

[8]刘净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3).

[9]高道才,林志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

作者:张超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