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研究

时间:2022-03-17 10:59:53

导语:贫困大学生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贫困大学生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研究

[提要]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接下来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关键在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涉及到每个贫困户家庭,这些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具有提升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价值。调查并分析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存在的自身困难,尝试通过创业项目示范、社会实践服务以及家庭教育疏导激发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

[关键词]贫困家庭;内生动力;大学生

聚焦脱贫主题,巩固脱贫成果,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通过问卷和详细访谈,对本地区三所地方高校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大学生”)进行调研,以回顾脱贫历程,总结脱贫致富经验。贫困大学生对自己家庭脱贫状况的认知较为客观、全面,这有利于我们掌握贫困家庭脱贫的真实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物质扶贫取得可喜成绩,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精神脱贫任务凸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仍任重道远。贫困户思想相对保守,观念落后,安于现状的现象仍存在,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贫困大学生有强烈的脱贫意愿,他们大部分在家庭中承担了脱贫任务,像参加相关的扶贫会议、接受扶贫干部的访谈、领取扶贫物质等。通过贫困大学生这一介体,分析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存在的自身困难,并激活其脱贫内生动力,对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很有意义。

一、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是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

贫困包含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生活物质缺乏,扶贫也就自然地体现为一种外在的物质帮扶,从吃穿住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物资救济和扶持,帮助贫困户渡过生活的难关。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缺乏脱贫内生动力,脱贫主动作为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物质扶贫对解决表面的、外在的生活贫困有直观的效果;精神脱贫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以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切实解决返贫问题。“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全面激发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确保贫困群众生计发展可持续的重要保障”。[1]脱贫内生动力是脱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动的心理状态,能使贫困群众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资源进行积极投入,激活自我发展能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现状。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外在的物质帮扶应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服务,通过物质帮扶让贫困户获得改善未来生活的“资本”,以重获生活下去的信心;物质帮扶如脱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易滋生贫困户“等靠要”的慵懒思想。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通过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户树立起致富信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才能从根本上战胜贫困,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

二、贫困大学生具有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独特价值

家庭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其实是激发每个家庭的脱贫内生动力。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方法途径也相应有所区别,这给扶贫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贫困大学生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在激发自己家庭脱贫内生动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贫困大学生能直击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障碍。脱贫内生动力存在于每个贫困户的内心世界,精神扶贫是“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的关键,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2]只有走进贫困户的内心世界才能感知脱贫内生动力的生成状况。由于长期贫困的压抑,贫困户心理脆弱敏感,自我封闭意识很强,外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真实想法。通过调查,2018届某校有个大一的贫困生,他们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常年外出打小工,母亲是家庭留守妇女,政府考虑其母文化水平低,对其开展文化要求不高的家政技能培训,并承诺培训后为其母提供家政服务方面的岗位。按常理,这种帮扶举措也比较符合农村家庭妇女的实际,但这种帮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通过与该学生交流才了解到,因为其母是文盲,且普通话又说不清楚,日常交流都很困难,对政府主办的家政培训开始就不抱希望,只是为了应付,每次都“滥竽充数”。像这种扶贫的真实情况外界很难知晓,贫困群众一般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导致帮扶干部很难走进贫困群众的内心世界,直击脱贫内生动力的障碍。贫困大学生是贫困家庭的核心成员,有直击家庭脱贫内生动力障碍的优势。因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亲情的庇护让家成为心灵的港湾,使家庭成员愿意在家里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情绪,再加上长期的共同生活,成员间的彼此熟悉和了解也容易及时感知他们的思想变化。贫困大学生是家庭的核心成员,很容易观察到父母心里到底想什么,有什么顾虑,有助于扶贫措施有的放矢,精准扶贫。2.贫困大学生具有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家庭教育条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常常要面对一些已习惯贫困生活状态的贫困户,要让他们脱贫摘帽,就需要在思想上根除他们的不良习惯。某校大三有个贫困生,由于缺乏资金,村里对其家庭开展产业帮扶,让其父亲免费承包村里的鱼塘,由于没有技术,其父提出退包,村里为鼓励其继续养鱼致富,村干部又安排专家进行无偿技术指导解除其后顾之忧,几个月后,其父亲还是做不了,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劝说也没有成功。通过该学生才了解到其父不愿意继续承包鱼塘的真正原因是,承包鱼塘很辛苦,基本上要全天呆在鱼塘,不是养鱼就是看护鱼塘,没有领政府救济舒服,所以干脆不做。长期的贫困生活消磨了很多贫困户谋生的锐气,他们对生活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要么慵懒懈怠、不思进取;要么顾虑重重、裹足不前。要根治这种“穷习惯”,靠一两次集中教育是很难实现的,需要通过日常教育、感化教育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顽疾”,坚定脱贫信念。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具有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教育条件。家庭是主要的生活场所,每个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由于有共同的家庭生活基础,彼此熟悉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易于化解家中的顾虑和纠结。贫困大学生能从自己家庭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家庭的血缘关系与情感纽带的作用,运用家庭生活的语言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父母化解心中的思想障碍,促进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家庭教育除了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行为影响之外,还可利用日常的劳动家务、闲谈娱乐等方式寓教于生活之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甚至比帮扶干部面对面的说教更为有效。贫困大学生具有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的日常教育有助于改变自家贫穷的生活习惯,提升脱贫内生动力。3.贫困大学生具备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基本素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仅要有强烈的脱贫信念去感染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扶贫工作常识,才懂得解开贫困户心结的办法。贫困大学生常常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以及在评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有时会招致同村人的嫉妒,甚至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他们往往比其他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有强烈的脱贫愿望。有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贫困生宁愿通过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解决困难,也不愿意接受社会和他人的资助,他们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不愿让同学怜悯或看不起自己,以致让自己感觉低人一等。[3]贫困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自尊心更强,迫切希望改变现状。通过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家庭很多与扶贫相关的活动都是让大学生参与,如接受扶贫干部的来访、或替父母参加扶贫会议以及领取扶贫款等,有的贫困大学生比其父母还熟悉家庭的扶贫情况。再加上贫困大学生具备扶贫的基本素质,他们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身体发育也日渐成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景,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家庭脱贫愿望。

三、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存在的自身困难。1.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自卑,缺乏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的勇气。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在心理上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利用课堂间隙对来自建档立卡户的大学生开展身份调查时,刚开始没有学生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建档立卡户贫困大学生,经过一番鼓励,每班才有1-2名男生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在被问及“为什么被评为建档立卡户”“评为建档立卡户后父母有何致富打算”等问题时,很多学生不愿说,或简短敷衍几句,有很强的防备心理。通过调查还发现,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家里也很少与父母交流;被问及“是否有脱贫信心”,大多保持沉默。心理自卑导致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排斥集体活动,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巨大心理障碍,这种精神状态也难以提振家庭脱贫的信心。2.贫困大学生的“学业自卑”,影响自身能力拓展。当前,贫困大学生不仅存在着心理自卑,而且还出现一种“学业自卑”的现象。“学业自卑”是指贫困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较普通学生落后。通过对本地三所高校大二、大三贫困生学业调查发现,高达93%的贫困生没拿过奖学金,学习成绩普遍处在班级中下,而且这部分学生逃课率高于普通学生。除此之外,贫困生担任班干部或参与学校社团的比例也很低。“学业自卑”易造成贫困生一种技不如人的事实,影响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遇事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影响自己能力的正确发展。“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具有与其他大学生类似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困窘拮据的经济状况和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4]扶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很难做到内引外联聚力脱贫。3.扶贫项目缺乏可发展空间,限制了贫困大学生脱贫致富的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劳动辛苦、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孩子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想脱离农村,脱离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现状。“受过农村义务教育及一定职业教育的年轻一代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和大多数‘第二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造成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低、质量差,劳动力缺乏问题日益凸显。”[5]针对农村提供的扶贫项目很多都是保洁、保姆和保安之类的“低端”工作,虽然这些工作与贫困户自身文化水平低的现状相吻合,但这些工作的社会期望值不高,很多贫困户自己也能找到这类工作,所以他们有的不愿意干,认为这些工作没有发展前景。所以,让贫困大学生返乡参与扶贫工作,不仅学生自身难以接受,其父母亲戚也觉得没有面子,他们供小孩读大学的初衷就希望能走出农村脱贫致富,成为乡村邻里争相仿效的榜样,如果毕业还返乡做农民,父母会感觉没有出息。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些贫困家庭的父母为不影响子女的“前程”,在家里几乎不和子女交流精准扶贫的情况,更不会让子女过多地从事家里的农活。社会提供的扶贫项目应具有一定的期望值,才能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二)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的对策。针对贫困大学生激发家庭脱贫内生动力存在的自身困难,通过项目示范、活动帮扶以及教育疏导激发脱贫内生动力。1.创业项目的示范路径。高校通过贫困大学生创建创业项目帮助家庭脱贫致富。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各高校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已探索出多样化扶贫路径,突出文化扶贫、人才扶贫、教育扶贫。但针对本校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多是在学费上进行单向资助,而激发贫困生家庭内生动力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是联系所读高校和贫困家庭的桥梁,他们熟悉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扶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知识专长设计家庭创业实践项目,学校组建相应的项目帮扶队伍,负责项目的帮扶指导,促进项目能顺利实施。通过搭建项目平台不仅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潜能,促进专业知识增长,而且创业项目的成功实施能为贫困家庭找到适合发展的新模式,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收益,这种项目示范有利于解除贫困户心中的顾虑,增添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2.社会实践的服务路径。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家庭脱贫致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其中,以等部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三农”,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加深自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大学生“三下乡”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办法。贫困家庭由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而急需社会帮扶,贫困家庭大学生应立足家庭的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家庭脱贫,高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围绕脱贫内生动力的提升,结合贫困大学生家庭实际,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如贫困家庭调查、贫困家庭送温暖、带贫困户外出看世界、给贫困户做精准脱贫报告、形势政策报告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贫困户打开封闭的心灵,增强脱贫信心。景德镇某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之一,是学校拨付专项经费安排贫困家庭大学生带领家长参观校园,通过亲身感受学校的发展成就,家长不仅放心子女在学校学习,而且也增强了家长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纷纷表示要努力工作,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让子女安心读书。贫困家庭大学生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吸引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家庭脱贫内生动力的提升。3.家庭教育的疏导路径。贫困家庭大学生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化解家庭思想障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贫困大学生易于发挥家庭的优势,通过谈心谈话解开思想疙瘩,消除彼此顾虑,进而将贫困家庭的思想引导到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来。贫困大学生要做好家庭疏导工作,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获得父母的信赖。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家里是难得的“秀才”,但在父母眼里却只是“纸上谈兵”的学生,缺乏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而且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拥有家庭经济生产和支配权力的长辈在家中的权威。要改变大学生在父母中的印象,成为家庭的“脱贫智囊”。首先,贫困大学生要自己树立脱贫信心。没有脱贫致富的信心,脱贫难以成功。高校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必要的心理辅导,端正学生对贫困的认识。贫困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客观的外部因素,也有主观的内部因素,而且多数贫困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端正贫困的正确认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学生因贫困造成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其次,针对“学业自卑”,高校在选拔班干部和社团招新工作中要有“扶贫”政策,有意识地吸纳贫困生担任班干部或进入社团组织,通过社团活动锻炼他们的胆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这些技能有助于贫困生与其父母或村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整合扶贫资源。再次,还要具备相关的扶贫知识。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知识培训,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扶贫政策,维护扶贫权益,克服家庭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障碍。

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才能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贫困大学生具有激发自己家庭脱贫内生动力的独特优势,应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困难,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的疏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帮扶以及创业项目的示范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郑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发:行动框架拓展与实证———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9,(1).

[2]江立华,肖慧敏.心理健康与精准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新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3]程利娜.寻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职业生涯教育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4]李庆华,刘迪.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

[5]宋全安.四川丘区旱作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作者:朱景林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