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研究
时间:2022-02-28 10:44:52
导语: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于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此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与期待,高校社会实践改革迫在眉睫。如我们所知,社会实践是重要的思政教育手段,思政教育是社会实践重要的精神指导。在此背景下,社会实践与思政理论教育相结合成为新的探索方向,课程思政视角的融入进一步深化了二者的融合,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意义。基于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的实施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对接具有以下积极价值。第一,进一步深入我国党中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的对接。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培养兼具正确思想政治精神与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有利于学生思想与实践的双向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相关政策文件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推动我国各项工作的有序、良好运行。第二,促进了实践育人成效。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更加全面的覆盖,但是受限于仍旧繁重的学业负担,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认识的影响因素及目的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可以深化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现状及课程思政学习含义理解层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个人及社会价值的实现,促进实践育人成效[1]。此外,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还能促进项目成果有效转化、提升社会服务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效。(二)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现状总体评价。基于对实践基本情况的观察,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在教育设计、实践及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与提升。第一,在教育设计方面。目前我国课程思政体系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缺乏深度融合。在大部分学校中,其已有教育教学设计虽然为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整体而言,相关理论教育所占比重仍然过重,实践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此外,相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存在脱节,缺乏融合的两个体系下,其结果也缺乏融合,最终导致“事倍功半”,降低工作效率。第二,在教育实践方面。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过程中缺乏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充分配合。就课程思政普及而言,因其趣味性、实践性不足,需要从线上、线下教育相配合方面展开探索,这样有利于课程思政普及,推动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接与深度融合[2]。
二、课程思政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对接机理分析
(一)课程思政与高校学生实践对接关系分析。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将进一步普及、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相关工作按规律开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解决当下大学生社会体验与认知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国情形成深入了解,这是落实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两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其具有内在一致性。所以,应认真探索二者内在关联,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基于课程思政内涵明确社会实践理念,对其主题、组织、方式、成果与推广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多方合力引导大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成果助力大学生构建中国梦与青春梦,助力其远大理想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同时,社会实践成果的科学运用,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理论课堂,提升科研效果、教学效率与育人效果等。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有利于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与共同优化。(二)课程思政与高校学生实践对接阻力与动力分析。第一,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的阻力。在课程思政方面,相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与方式方法,制约了课程思政政策的落实,课程思政体系与高校大学社会实践体系缺乏科学、完善的对接平台与体系,同样阻碍了其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接。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社会各界、大学生及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刻认识与理解,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与有效性,使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3]。第二,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的动力。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教育部与宣传部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强化做出明确规定,即要对加强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这一意识的提出大大推动了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改革,进而推动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在高校层面,各高校党委为课程思政对接与社会实践对接做出了积极努力,比如,阳光学院在校党委高度支持下,承接脱贫攻坚重大战略任务,与屏南县开展“乡村振兴支援服务项目”合作,并构建了“四位一体”社会实践模式,并在这一过程中组建具备丰富经验的团队成员,保障了相关对策落实,助力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回归”思政课堂途径和对策探讨
(一)途径探讨。总结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思政课堂已有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途径展开探讨。第一,优化课程思政相关课程。结合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把脉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宏观战略与微观对策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完善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建设。第二,深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结果与思政理论课程的融合。结合课程思政内涵,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与思政理论课堂充分融合。近几年,思政教育改革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工作重点,课程思政是对思政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其对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高校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价值与意义,所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可以从教学内容、设计、实施等方面对相关思政课程进行改革。(二)对策探讨。为充分落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第一,基于“大思政”框架统筹规划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多样性,其涉及主体繁多,工作内容与类型多样,在此背景下,其存在主体分散与管理混乱等问题。为在组织层面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性与合理性予以保障,可以从教育科学性及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性出发,展开探索。因此,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逻辑联系,确保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性与思想性,应基于“大思政”框架,从宏观视角出发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统筹规划。具体操作包括组建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编制社会实践大纲、公开招募实践团队及完善成果鉴定与应用四个环节。第二,以“课程”为单位对社会实践回归理论课堂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结合当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学生自主性与教师参与性不足,整体设计与过程检测缺失,目标性与实效性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可以基于实践成果遴选,通过思政理论课鉴定小组,加强优秀实践成果的课堂应用,即以课程为单位对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由此提升社会实践科学性与有效性。第三,将科学评价贯穿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回归理论课堂的全过程。科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关键,其是对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科学评价的融入需要做到评价标准的科学制定、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及评价工具的科学选择[4]。
四、实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回归”思政课堂个案
阳光学院党委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积极展开“党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以此引领院校师生共同走进社会课堂,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师生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升华师生情感,提升师生精神境界。在脱贫攻坚战略任务背景下,阳光学院在乡村振兴领域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实践模式。所提出的“四位一体”社会实践模式中包含四个重点:一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二是以社会服务为抓手;三是以文化传承为主线;四是以促进科学研究为支撑。这一社会实践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又可以被划分为“技术之光”助农、“文化之光”助农、“智力之光”助农三个模块,并在现实中取得了积极成效[5]。阳光学院“党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落实,切实提升了该院校社会实践的社会服务成效;促进了实践育人成效;推动了项目成果有效转化;强化科学研究成效。在以上成效中,清晰可见社会实践成果在理论课堂中的运用。
五、结语
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循环,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与应然举措。对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回归理论课堂而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有多种途径,其中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思政理论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并有计划地将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发祥,檀江林,黄志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模式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105-108.
[2]冯刚,王栋梁.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6-12.
[3]钱欣,曾宁.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155-157.
[4]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5]华秀梅,罗本琦.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回归”理论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循环的一种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16-119.
作者:郭策 单位:阳光学院
- 上一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效果研究
- 下一篇: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