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6 04:08:01
导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为大众所关注,而农村文化建设也在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进一步改善人民居住水平的历史背景下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将在“社会互动”的视角下,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交叉点。通过各高等院校、政府、乡村文化建设基地等串联,形成以大学生实践基地为主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互惠,协同发展。
关键词:“社会互动”的视角;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农村文化建设
就当前现状而言,我国学生的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重点,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至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另外,随着国家特色道路的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借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切入点,如何及时完成建设工作成为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性,旨在找到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策略,来弥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难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及时的问题,建立互利互惠的长效机制。[1]
一、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下大学生
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与现状所谓社会互动,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两者之间或两者以上发生了相互作用的行为。而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之间互助互惠,形成了互动模式。在大学生实践方面,我国的学生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对实践工作的模式较为陌生,但西方文化中,对实践的要求很高,日臻成熟的教育培养模式应归功于其研究的历史较为长远,是我国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以往的西方大学生实践主要以单位实习、项目合作、以及非商业化的学习型实践。而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日本,也采取了体验式就业的社会实践模式。这些优秀的模式均反映出其特有的大学生教育理念,展现了其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家庭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视与支持。通过他国的先进经验,也坚定了我国推动大学生实践工作的步伐,我国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借鉴他国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奠定基础。政治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引导意义。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方式。然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这是一项科研课题,需要串联起政府、各高校、家庭、乃至个人建立完整的生态链,以确保能够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所遇到的各项问题。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重点热词,政府始终坚持以环境、人文、经济、党建为牵引,多角度加快新农村建设。[2]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下被联系起来,学者在这一方向努力探索,其研究成果只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理论上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之间存在众多契合点,具有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潜力。其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以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结合新农村发展规划,调动大学生积极了解新农村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作出可行性报告,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加砖添瓦。最后,大学生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战中后,对新农村发展工作会有更为真实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自身专业对发展工作的帮助,也推动了诸多高校关于新农村发展相关文献的产出。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科研,也觉得两则之间可进行深度融合,并且对某些地域而言,两者的结合是十分迫切的,但截至目前为止,依然停留在理论维度上,并未将其真正运用到实务中。对于高校与政府联动,以社会为依托的大学生新农村实践项目,依然困难重重无从下手,所以仍需社会对该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以实现该课题的顺利开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契合度
在经过对上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与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点,为了更好的了解两者间的关系,我们对两者的内涵进行分析,对其关系架构进行重新梳理,并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所谓社会互动,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两者或两者以上发生了信息传递且相互作用的行为。而在社会互动的视角下,我们可以辨证的来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实践间的可行性。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应该算得上是舶来品,其最早被是二十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家所提出,但其真正的经过实践而形成体系确实在美国,这一理论体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互动的情况不同,互动方式不同以及互动的维度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商业互动产生的竞争模式、群居生活后产生的同化效应、或者两者之间表达友谊的良好沟通等。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范畴,形色各异的互动均是依赖于信息的传递来保证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对社会互动的理解,我们发现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3]而新农村文化建设正需要这样的社会力量去支持与保障。而具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正是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平台展现自己,而乡村建设也需要这样的新生代去支撑与灌溉,所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结合是非常可取的发展新模式。把新农村建设摆上“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强调建立三下乡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治理,在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中取得了较好成效。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将村民的素质提起来,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才能真正展现新农村的风貌。在这一环节中,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融入到村民中,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好的榜样力量,有助于村民快速接纳外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大学生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既可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也可以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形成互利互惠且双赢的局面。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互动长效机制的对策
(一)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多位一体“参与发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参与发展”,对于这个持续性的动词,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某项进行深入持续的跟进与影响,掌握相关信息,挖掘更多资源的过程。在新农村发展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便需要是这样的存在,他需要渗透到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从最初的调研走访,到之后的项目评估、开展试行、后期的跟踪维护,经验总结,文化传播都要参与接触,才能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4]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需多方考量,政府要始终坚持以环境、人文、经济、党建为牵引,多角度加快新农村建设。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这是一项科研课题,需要串联起政府、各高校、家庭、乃至个人建立完整的生态链,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实践的道路是创新发展的。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多位一体“参与发展”的生态链条使充分结合各方优势,打造的一个具有推进各方面创新工作的虚拟化平台。他的存在,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为其提供步入农村基层实现价值的舞台,推进社会实践体系的前进步伐;对于高校来说,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追求,而就业率是学校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这一平台能够完美的实现这两项工作,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对于政府,在此应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积极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环节中去,为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与政策保障,这也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利民工程,值得政府宣传推广。最后,基于学校的持续性发展而言,建议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中,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促进更多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建立大学生乡村文化建设和实践基地。众所周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贯彻落实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重要指示要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我国新农村文化的现状发人深思,农村消息闭塞、休闲活动缺失、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不高等沉珂积压已久,而许多大学生进驻农村后并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官方的走走看看记录问题,却为将问题记在心里,也丧失了将大学生送进乡村进行文化建设的初衷。针对这一矛盾,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大学生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基地,保障大学生与乡村建设互动的长期性、持久性,将这一概念深深的扎入大学生与村民的心中。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中国教学体系中仍处于劣势,在核心素养培养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要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勤勤恳恳做人做事,坚决不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流于形式,怠惰管理。(三)项目和专题调研式实践模式。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固然是好事,但是需要慎重的筛选。根据不同农村试点的实际情况不同,需要配和以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专业人员,切记以偏概全。如在较为偏远的山村,急需电力的供应与持续,我们却选择文学专业的人员去进行文化普及,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若想持续发展下去,需要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同试点进行调研并区分规划。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人员的调配与整合,实现大学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域的物尽其用,发挥长才。其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并未有实质的经济来源,社会实践不能成为大学生发展的负担,因此在经济方面,我们需要作出两点保障。一是科研经费,而是奖金制度。大学生刚刚走出学校校门,理论知识充裕然工作经验不足,走上工作岗位难免吃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专业技能,此时我们建议校方以经验丰富教师带队,以传统的学徒制方式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而所得的部分科研经费则以工资的方式补贴给学生,已解决其经济的难题。二是大学生本身思维较为灵活,有许多好的创新方法值得借鉴,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并以所带来的科研成果以奖金的形式奖励给学生,并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社会互动角度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双赢的组合。以建立大学生乡村文化建设和试点试验基地基础,大学生以专题调研的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的项目中去,也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提高工作经验,提升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想法与创新思路,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全新机遇。对此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行,寻求有利于双发合作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谢蕊,黄颖诗,宋子杰,etal.基于文化视角的新农村社区化建设研究——以佛山地区为例[J].热带农业工程,2018(2):72-77.
[2]徐蕾.大学生社会实践生成性研究——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0):135-136.
[3]邓娜.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史志学刊,2013(1):118-120.
[4]于晶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实践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50-251.
作者:孙志超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上一篇:音乐艺术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下一篇:社会实践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