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
时间:2022-11-27 08:55:19
导语: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这种功能的发挥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为作用机制,并在社会实践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认知、激励、协调和升华等诸多积极效应。为充分发挥感化功能的积极效应,应从社会实践的结构性要素出发,积极利用实践基地资源设计“感化点”,鼓励教育者的全“心”投入,增强教育过程的“感化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通过结构性要素的改善优化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结构优化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社会实践通过感化功能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和积极效应,针对性提出优化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方法,对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基础性意义。
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关于社会实践的概念理解,既不是萨特所解释的“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1],也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2],而是有它的特定内涵。要理解社会实践,可以引入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观。他认为,任何社会实践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实践空间是什么?实践逻辑是什么?实践工具是什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节的社会实践也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实践空间始终都是具体的实际活动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空间领域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如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逻辑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工具是体验、服务和调研等。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就是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通过体验、服务和社会调研的方式深入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培养、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教学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灌输”,更需要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课堂的辅助和延伸,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内在感化的重要路径。理解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首先要理解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内在感化。情感共鸣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感化也不例外。社会实践实施感化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满足”的基本条件来源于主客体双方具有共性,共性越多,感化越容易;共性越少,感化越难;缺乏共性,则无从感化。感化以情感为纽带,由于感化并不像说服等其他教育方法那样直接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而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对象在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因此,社会实践感化功能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情感共鸣。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体验所产生的情感选择和情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学指出,带有强烈情感内容的体验会使神经元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刺激的强度导致有关神经元在很长时间里对相似的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和更易于产生响应,人们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消失,而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以后类似的情景刺激下,会在记忆中再现当初的情感体验。”[3]社会实践所激发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当这种记忆的形成在群体性活动下完成时,它会促使大学生更易形成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获得情感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变成大学生相应道德体验的稳定的倾向性反应。因此,人们如果在某种活动中曾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会在以后的情境中倾向于重复类似的活动。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理论知识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将更易接受类似性的活动,同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大学生对理论认知这种积极情感的认同。这就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体验—反应式来表达。思想政治素质要真正转化为个人素质还需要依赖于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实践的生活体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过程中,大学生把自身作为客体,以自身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由此形成教育资源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效应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培养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等往往需要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而形成,尤其伦理性的道德感化更依赖于社会实践。任何事物所具有的功能都会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通过不同要素的情感渗透塑造感化功能,这种感化功能在不同要素相互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1认知效应。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也就是说,感化本身具有认知功能,它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情感控制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产生着认知,改变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不包含认知的孤零零的情感活动是不存在的。与科学知识的认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属于一种应然知识,这种应然知识的掌握形成于从情感体验向道德观念的过渡过程,正是情感体验的作用,才使这种理论知识有了主观意义,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感悟中认知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例如对于理想信仰知识的认知,大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守理想信念的英雄故事,这使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信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这样在理想信仰的内容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感悟中认知理想信仰的涵义。2激励效应。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的情感情绪(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于激励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是“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5]146。激励作用产生于情感对于意志力的促进,因为意志的抉择是在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当感化的作用激发出积极的情感时,个体的意志和信念就会更加坚定,其对人的行为就会产生持续的正向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5]474大学生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在实践教学基地所体验的都是积极情感,这些积极情感对于激励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当热爱祖国这种义务和责任在情感上被体验了,那么这种爱国之情就会反过来强化人们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3协调效应。情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交流,更多的还是情感交流。交流方式也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输出,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传输过程。这种双向式的情感交流容易在交流双方之间形成亲密融洽的关系,因此,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在集体活动与交往中才能建立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集体感化来实施这一协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时,为了完成集体任务,各小组成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互助合作,克服困难,完成集体任务,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充满信任的关系。“当集体成员在经历了严峻考验时,每个成员都受到了集体感化,体验到了集体力量,集体情谊、集体主义精神。”[6]不同的集体活动产生不同的集体感化效果,从事爱国主义的集体活动,就能产生爱国主义的集体感化效果。4升华效应。层次性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属性。道德层次有低级与高级之分,比如“尊重他人”与“爱国主义”都是道德规范,但两者层次不同。然而,道德的层次性并不阻滞道德角色在道德实践作用下去追求更高的道德要求,或者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我道德升华。因此,道德层次具有辩证性。道德层次的辩证性是在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实践是升华大学生道德层次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对基层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增强了对社会发展的了解、体验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激发大学生为国家奋斗的情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层次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升华,这是其他教育方法很难做到的,而这就是实践教学的感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结构性优化
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内在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结构性优化就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同要素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不同要素进行结构性的改良优化,增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互促性,通过优化各结构要素来达到整体上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加强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感化点”。实践基地是教育者赋予经过思谋的表达着某种意图的客观现实,正是这种活生生的客观现实的物质作用,才引出感化的效果。要充分激活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设计“感化点”是切入点。所谓“感化点”,就是最能影响受教育者情感,最有可能解决受教育者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的突破口。它包括最能启发大学生回忆过去的事件和事例,最能让大学生憧憬美好未来的人和事,最能说服大学生的道德和事实。“感化点”的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史料,挖掘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馆藏文物史料进行诠释和说明,把教育基地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如在思想内涵上下功夫,围绕新时代注入基地文化内涵,切实给予学生新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激励。二是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须改变传统的静态式的感化方式,向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感化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如以基地史实为题材,编排文艺节目,创作影视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感化教育,既增强教育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又提高了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不觉得有一种外界的力量强迫他们接受教育,从而能够保持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和兴奋的情绪,在受到情感感染的同时,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概念和行为规范。”[7]252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不断增强教育基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者要全“心”投入,增强社会实践的“感化力”。围绕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准“感化点”,能够为基地感化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教育者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去接触这些“感化点”,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将无法实现。因此,感化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与教育者全“心”投入直接相关。一方面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投入”。教育者为了达到感化的目的,实现感化信息的有效传导,必须深入地、细致地、全面了解被感化对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把握。情感内化需要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实践基地的感化作用。当学生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时,为实践基地感化提供了基本的主体认知条件,教育者可指导学生进入实践基地接受生动事迹和高尚人格等的熏陶感染。二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条件。教育者应该采取个别谈心与集体谈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影响学生在情感内化中接受教育。三是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积极的思想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保证,教育者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技巧去进行思想辅导,从而转化原有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对基地的全“心”投入。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作用机制,从而保证实践基地感化作用的实现。首先,教育者要对基地价值进行解读,分析基地哪些事物如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等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化作用。通过对基地价值的分析,建立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与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相协调的价值联结。其次,在确认实践基地价值后,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这种机制是实践基地持续产生感化作用的保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基地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感化功能只有在人们的认识能力既具有较多的感性知识,又有一定比较、归纳、联想等理性思维基础上的阶段才能发生。也就是说,感化的发生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主观条件。在感化过程中,大学生的意志、性格、兴趣爱好、气质类型、智能水平、知识结构、情感倾向等等,都可能影响感化教育顺向效果或逆向效果,甚至无效果或负效果。那么,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外部教育的启蒙和引导。首先,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一般来讲,个体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大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考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量自己。具体而言,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实践活动的表现认识自我;其次,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学会客观地看待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从而有利于促进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再次,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行为目标,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6.
[3]沈嘉棋.论道德情建的生成与培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6.
[4]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255.
[5][苏]休漠.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52.
作者:何燕 徐伟明 单位:中山大学
- 上一篇: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社会实践研究
- 下一篇:文体活动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