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饮食民俗探析

时间:2022-05-18 04:10:58

导语:端午饮食民俗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端午饮食民俗探析

[摘要]端午节是中国3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发端于战国,形成于汉代,定型于宋代。端午节历经千年的历史长河,历朝历代的演变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民俗。古时,端午节有饮雄黄酒、艾酒、吃鸡蛋、吃粽子等民俗;近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端午节开始凸显出两大主要象征符号:粽子和龙舟。荆楚地区是端午节屈原传说型的发源地,也是现在端午节的主要原型地区,荆楚地区的端午饮食民俗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对于解读端午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饮食民俗;端午;荆楚文化圈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在现在人们的概念中,一提到端午节就会想到:(纪念)屈原、(吃)粽子、(划)龙舟3个关键词。对这3个词语进行叠加组合之后,就形成了人们观念中的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节日中的代表性饮食是粽子,特色活动是划龙舟。屈原,今湖北秭归人,因仕途的失意,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经历代政权(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和文人(屈原托梦传说)的推动,端午节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对端午节做了概括性的说明: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纪念屈原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古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词,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1]344。荆楚地区———屈原故里,是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亦是端午节举办最隆重的地域之一。

一、荆楚文化及荆楚文化圈

“荆”“楚”连称,最初只是族类名。或说荆、楚同义。从实际使用情况看,既有单称“荆”或“楚”的,也有连称“荆楚”或“楚荆”的,后来转为地域名[2]2。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荆楚”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中,文云:“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挞彼殷武,奋发(伐)荆楚。泵(深)入其阻,裒荆之旅。”“荆楚”2字自此而开始连称使用。刘玉堂说:“作为地域的荆楚,从来没有公认的边界。假如以现代的行政区划为准,那是以今律古;假如以古代的民族、国家、州郡为准,那是以古律今,二者都有凿枘不入之弊。”[2]2刘玉堂和张正明所撰写的《荆楚文化志》,依据天然的地理形势和人为的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荆楚地域进行了界定[2]3-4。按地理方位来说,荆楚地区就是长江中游地区;按文化氛围来说,荆楚就是楚人的生活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全境以及安徽西部的部分地区。荆楚地域的划分与荆楚文化圈密不可分。在《诗经•商颂》毛传中对荆楚的释义是:“荆楚,荆州之楚国也。”荆楚指的是古荆州的楚国。楚国和楚国文化是荆楚地区形成的必备条件。荆楚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收稿日期]2016-10-18时期,随着楚国疆域和楚国文化的影响范围而变化。“楚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它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或者甚至可以说它首先是一种植根于地域本土的文化。”[3]3荆楚文化是在楚地疆域上形成的亚文化,荆楚地域是指荆楚文化影响的范围,荆楚文化与荆楚地域二者是共生共存的。荆楚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以古代楚国都城纪南城(今湖北荆州一带)为中心向四外辐射的亚文化圈。“1953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江陵县郢城、万城和纪南城展开了初步调查。1956年,楚纪南故城被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①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区是楚国都城纪南城,根据考古发现,纪南城在今湖北荆州、江陵一带,即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在当下,“荆楚”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湖北,荆楚文化就是湖北的文化。虽然历史上荆楚并非仅仅是湖北地区,它是以湖北古荆州地区为中心,面积比现在的湖北辖区大。但是在近现代,唯有湖北人以“楚”或“荆楚”自称,湖南弘扬的是湘文化,河南和安徽也有各自宣传的主线文化(文明)。只有湖北地区宣扬的是荆楚文化,称自己是楚人的后代。故本文对荆楚地区端午节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荆楚地域的核心区域———湖北地区,即以湖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地区,辐射湖南全境、河南南部和安徽的部分地区。

二、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源流

中国古代3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具有历时久远、与岁时节令相近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端午节与岁时节令———夏至节相近。民间有谚语说“食过五月粽,敢把寒衣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的端午节就是古时端午与夏至相融合的产物。众所周知,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古籍就记载:“夏至节日食棕”[4]100。可见,粽子最初是夏至节令食品。端午节与夏至日相近,在不断发展中二者相互融合,食粽习俗慢慢地演变成端午食品。“端午是恶月”的说法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夏小正》(据《荆楚岁时记》引)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采药、制药和用药是当时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南北融合,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执掌政权和民国的动乱,直到新中国时期,端午节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后,端午节迅速成为热点,保护非遗、保护端午节传统再次被提出。这里按照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变化把端午节分为:夏商周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朝时期、元明清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一)夏商周至两汉时期:形成期端午节发源于战国,成形于汉代。最早的端午食俗应该是梟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在汉代,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日,其食物为一种叫做“枭”(从形看应为一种鸟)的动物为原料做的“枭羹”。这是最早关于端午饮食的记载。根据文献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文云:“俗以菰叶裹黍米,以纯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根据《风土记》的记载角黍即是粽子最早的雏形,所采用的食材仅有黍米,这与当时的农作物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黍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之角黍,并以新竹为筒粽。”此时的粽子形状有筒状和牛角状两种。由于这段时期历时久远,保存下来的文献较少,而且多数是后世编撰而成,对这段时期的考证尤其是对荆楚地区的端午考证相对较难,只能依托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推演。我们认为,端午节形成初期在全国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而且此时饮食习俗还未形成,故资料选取角度立足于全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期两汉时期端午节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端午食粽的民俗并未成形,粽子还未成为端午节的代表符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人口大迁移、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端午节与夏至相互交流和融合,端午节逐渐定型。角黍开始以端午事象出现在文献中,并出现了把屈原传说融入端午节这一事象的记载。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据《荆楚岁时记》引)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缚之,二物蛟龙所畏’。”[4]101自此开始粽子的外观定型为“菰叶裹之”的角状。端午节在这一时期定型,粽子和龙舟因屈原传说因素的融入而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屈原故里———荆楚地区,更是成为端午节的发源地,我们认为荆楚地区是屈原传说型故事的发源地,并以荆楚地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此外,在荆楚地区民间过端午节避毒的习俗一直存在,吃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系五彩绳的习俗盛行。荆楚地区(今湖北恩施一带)民间有“滚蛋”的习俗,象征着赶走不好的东西。(三)隋唐至宋朝时期:发展期隋唐至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成熟期,唐诗宋词众多,对端午节的记载也较多,宋代是端午节被官方正式确立的朝代,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饮食民俗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粽子的形式和食材逐渐地丰富起来。唐玄宗曾有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曰:“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九子粽”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粽子,是皇宫的端午御宴食品,它由9个粽子用彩线缠绕一起而制作形成。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粽子的外形各式各样,十分丰富,人们开始关注粽子的外形和包装形式。在唐朝端午节饮菖蒲酒的民俗开始出现,在殷尧潘《端午日》一诗中有“不效艾府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记载。宋代把这一新的饮食民俗继承并发扬,《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菖蒲酒在宋词中大量出现,如张文潜的词云:“菖蒲酒满劝人,愿年年欢醉偎依,把合欢彩索,殷勤寄与。”文化的繁荣催生了节日文化的丰富,端午节粽子的形式丰富多样,新的饮食民俗产生———菖蒲酒。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更加与屈原传说相结合,尤其是在宋代颁发文书确立端午节在全国的节俗地位之后。荆楚地区为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开始扎稳根基,并向全国范围内发散性发展。(四)元明清时期:繁荣普及期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政治文化对南方的影响相对较少。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地方志的编写,这一时期的端午节俗得以较好地记录下来。明朝《本草纲目•谷部四》有云:“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赠,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这时的粽子食材已由黍米改成糯米,而且粽子不仅仅是自己家人端午节的食品,并开始作为礼物“相馈赠”。清朝时期,端午节节庆更为普及化,端午节民俗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祭祖、娱人的综合性节日。据《应城县志》记载,“五日,为角黍,祀其先,悬菖蒲、艾叶于门,泛雄黄酒,老幼聚饮。”[5]345端午节食粽的习俗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就一直延续下来,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则是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新民俗。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重要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在这一时期,端午节开始转向为一个亲邻沟通的节日。在荆楚地区,端午时节人们普遍以盐蛋和粽子送给亲朋好友,加强邻里近亲之间的感情联系。荆楚地区的诸多地理志和文献中都有关于端午节互送礼品的记载。《云梦县志略》记载其端午民俗为“户悬蒲艾,亲友互饷角黍”[5]341;在古荆州地区,端午节时“啖角黍,更相馈遗”[5]407;在武汉地区,端午节要以“角黍、盐蛋相馈送。”[5]442这一时期,在荆楚地区端午节食粽、吃盐蛋的习俗得以保存和延续,亲朋好友之间互送礼品的习俗开始出现,并且十分盛行。端午节在荆楚地区由祭祀屈原、避毒开始转向为祭祀、避毒、娱人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细节,端午节“亲故以角黍、盐蛋相馈赠,盛者金银花表礼,如‘正旦’。”[5]377(五)新中国时期:定型期清朝灭亡之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处在动乱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破四旧”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非常大,端午节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低谷期。在官方端午节几乎没有活动,荆楚地区民间端午节依旧维持原样,尤其是在饮食民俗上,没有受到官方的影响,据《天门县志》记载,“五日,采百草,悬艾蒲于门,角黍、卤卵互相馈送。”[5]401端午节在当代得到提倡和发展主要是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开始的。现在的端午节饮食民俗主要是食粽,而且“食粽习俗扩展为饮食文化的展演习俗,这一扩展,使得端午食粽习俗不再具有节俗唯一性、象征性,而是扩展为一个饮食文化节。”[6]146粽子开始从家庭制作转向市场购买,包装也越来越精致,并形成了地方名牌特色产品,如嘉兴粽子等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粽子食材丰富多样,有水果的、腊肉的、豆沙的,等等,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购买。同时在荆楚地区,现在每当端午节来临,粽子不是单一的端午节令食品,在超市里有咸鸭蛋等售卖,哪怕是在路边的小摊上都有售卖艾草煮鸡蛋的小贩。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俗是避毒和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的节日,粽子和龙舟与屈原精神息息相关被大力弘扬,避毒的美好愿望在民间普遍流传。

三、结语

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主要是受屈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其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联,在时代的演进中,荆楚地区端午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无关的民俗事项,其传播空间逐渐变小,与屈原传说有关的,投粽救屈原的食粽习俗日益凸显出来。其实在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区湖北地域现在民间仍有食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的习俗,只是被屈原传说所附会的食粽食俗所掩盖了。端午节产生之初是避恶,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在荆楚地区逐渐地演变为具有爱国主义情结的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下端午节再次得到重视。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回归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致力于发展荆楚端午节,以文化带动经济是其首要目的。屈原故里秭归地区的龙舟赛等,娱乐成分不断增加,“优秀的历史文化,其内在的高尚的人类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民众年复一年的民俗生活中不断地得到确认与再现,这种实践的、生活的品格,是远远超出所谓文化保护的观念的。”[6]5有些民俗事项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顺应其潮流,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记录下其状态即可,对于濒临消亡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俗事项进行保护才是民俗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雪南 肖远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2006.

[2]刘玉堂,张正明.荆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南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5]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6]孙正国.端午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