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科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时间:2022-07-15 10:43:09

导语:加强文科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文科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从联系意向单位、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以及总结等,都离不开实践团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每名生活在社会实践团队中的研究生,就好比一台机器的各个不同的零件,缺了任何一个,机器都很难有效运转,每名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充分的激发,会更深刻的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离开团队,离开集体,个人的价值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如何做学问文科专业研究生由于专业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和理工科的研究生相比,创新意识相对较差,习惯于直接从文献资料中寻找答案。而实际上,没有真正脱离实践的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文科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更深入的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灵感,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文科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现状透视

(一)积累的经验

1、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与度较高由于文科专业研究生的规模相对较小,每个班级的人数比较平均,因此,更适合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面向的对象基本是研一的同学,一个班级即是一个社会实践团队,要求研究生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的覆盖面较宽,参与度较高,至少有80%的研究生可以参加。

2、借助奖助学金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取代了以往的公费自费制度。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一般包括业务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思想政治表现等考核内容。而这可作为激励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抓手。一般规定,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在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思想政治表现部分可以加分,以此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建立社会实践立项指导团队随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社会实践已从以往的随意组队发展到必须经过严格的立项评审才能开始实践。很多二级学院也建立了由学位点负责人、部分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立项指导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立项,本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依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实践的选题、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提供专业指导,为社会实践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4、校院两级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保证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校、院、系、研究生四方共同出资的制度,特别是学院设有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根据社会实践团队的立项及总结答辩结果,给予适当资助(带队教师的费用全额报销)从经费上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不足

1、实践形式缺乏有机整合,主导形式周期短,缺乏深入性和持续性如果从广义的社会实践来看,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博士生挂职锻炼、参与导师课题的社会实践、在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等。这些社会实践形式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而且学科分布不均,差异性较大。如,博士生挂职锻炼的名额非常有限,一般一所高校的名额只有十几人左右,每个学院真正能够面试成功参与挂职的博士只有几人。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生数量也很有限,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导师能拿到的课题不多,有些年轻的导师根本申请不到高水平的课题,所带的研究生可能在研期间一次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目前由校院两级主导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而暑期实践由于经费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基本是一周左右,最长也不超过半个月,实践周期为一个月或以上的实践团少之又少。较短的时间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无论是和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还是利用专业进行的服务都只能停留在一般的层面上,很难深入下去。且实践结束后除少数实践团外,大多数实践团只满足于应付学校组织的总结答辩,缺乏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愿,实践成果及相关研究对意向单位的反馈以及进一步的沟通和合作都做得很不够。

2、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现有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主要是后奖励制度,如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参评社会实践工作优秀个人,但比例很小,有些学院也建立了以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如规定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有1-2分的思想侧评加分,但力度不够,尚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变成研究生的内在需要,仍体现部分行政强制性的色彩。此外,从实践的时间上看,对于法律专业来说,暑期恰好是备战司法考试的关键阶段,大家很难全身心的投入社会实践。

3、意向单位联系难度较大,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目前社会实践的意向单位联系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来说,调研主题大多集中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有一些话题也很敏感,而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待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而不愿接待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使得一些比较好的立项题目由于联系不到合适的意向单位而搁浅。单位即使接待了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也对调研方式做很严格的限制,大多只能和领导层面进行座谈,不希望对普通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个别访谈。因此,听到的只是单方面的声音,获取的数据有限,影响调研的深入进行。此外,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意向单位的联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基本是一年换一个地方,实践单位在数量和稳定性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

4、社会实践的立项环节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和意向单位真正的需求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目前社会实践的立项由校院两级共同组织完成,对于文科专业来说,立项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的积极性,缺乏向全体研究生和导师征集社会实践主题的环节,由于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基本是班长、书记牵头立项,而班长、书记的智慧毕竟有限,从而造成选题难。二是缺少统一向实践基地征求立项主题的环节,当然,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实践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专业缺乏稳定的、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因此,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对于某些专业来说仍以研究生为主来确定,存在单项性。基本的流程是先设计好主题,然后联系意向单位,由于立项时并非事先充分征集意向单位的建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和实践单位真正的需求脱节的现象。由于主题确定环节缺乏双向沟通,没有充分考虑到实践单位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调研的题目不一定是意向单位最需要的,二者缺乏有效的对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实践的效果。

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一)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考核绝大多数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目前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仍以研究生工作部和院研究生工作组为主,缺乏研究生培养部门的配合和支持。社会实践只是作为一项活动来组织,尚没有纳入教学体系,没有写进培养方案。而研究生非常注重培养方案,因为必须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才能毕业,而培养方案中社会实践环节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认为并不影响自己的毕业,可参加可不参加,从而直接导致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没有硬性考核机制等。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实践的惯常性和参与度,应和研究生培养部门协调,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写入培养计划,属性为必修课,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学时、学分的要求,并且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选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使社会实践和其它课程一样受到研究生的同等重视,从而实现在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对接,共同助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二)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构建以专业实践模块为主,非专业实践模块为辅的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应借助培养方案等平台将现有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结合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和需求等构建多层次的实践体系,比如,从类别上说,可以包含专业实践模块和非专业实践模块,研究生必须参加专业实践模块,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参加以提高人文素养为核心的非专业实践模块。从内容上说,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包括博士生挂职锻炼、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以及和专业课程学习考核相对接的专业调研等内容。非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包括社会热点问题调研、志愿服务等。总之,提供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营养套餐,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等进行自由选择,使每名研究生都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充分激发研究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让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受益。

(三)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立项机制社会实践基地的数量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质量,前面所提到的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其重要的基础就是稳定的、足够数量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人文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联系社会实践意向单位和实习单位的难度都很大,因此,校院两级负责社会实践组织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比如和对外交流合作处、校友会、招生就业处等机构联系,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此外,项目申请机制应进一步完善,可实现双轨制,一方面应事先向已有的实践基地项目申请通知,由意向单位根据需求提交项目申报;另一方面,同时向全体研究生征集社会实践题目,然后对实践基地提交的立项主题和研究生提交的立项主题进行整合,确定题目,组织研究生按兴趣进行申报,从而将社会实践基地的需求和研究生的专业和需求有机结合,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实现双赢。当然,这种立项机制是以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成熟发展为前提的,因此,开拓基地、建设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四)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扩大参与度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提高社会实践质量的重要保障。前面提到的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列入培养方案,纳入教学环节,按照课程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督考核是重要的激励约束方法,此外,应对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社会实践的评优评先、和社会实践内容相关论文的评选、版面费资助、推荐发表等相关激励制度进行有机整合,加大激励的力度,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充分激发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突出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智力优势,将社会实践真正变为实践单位和研究生的共同需求,提升层次和水平,注重实践成果的转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五)进一步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关注和指导目前,对于文科专业来说,社会实践意向单位的联系难度较大,而仅仅依靠学院层面也很难实现实践基地数量的突破,导师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还不够。因此,一方面,应通过导师会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借助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来引导研究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学院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导师关注社会实践的兴趣,如鼓励导师帮助联系实践单位,对于联系成功的导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要求博导三年至少带一次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实践的带队教师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充分发挥导师在实践过程的督导、实践成果的转化等方面的社会关系优势和学术优势。

作者:陈博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