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海瑞荒政思想体现方面

时间:2022-12-09 03:38:00

导语:透视海瑞荒政思想体现方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透视海瑞荒政思想体现方面

[摘要]海瑞荒政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工代赈”的荒政思想;民本、重农的思想;提倡节俭,反对侈靡的思想;“均赋役”的思想;海瑞“本草救灾”的思想;灾后重建。这些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其荒政思想。

[关键词]海瑞;荒政思想;主张;兴修水利

一、“以工代赈”的荒政思想

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应天十府包括现在江苏安徽两省大部分地区。也就在他出任应天巡抚时,江南遭受严重水灾。这场灾害持续的时间之长,受灾面积之大,实属罕见。正如海瑞自己所讲的那样:“今年水灾实是异常。往年霪雨为害,霜降后水渐消涸,今大不然。江南地气湿热,冬至后不能播麦种,播亦不生。今距冬至九月耳常年播麦之地,尚十有五六淹深水中,来夏麦秋预绝望于今日矣。且灾止一方,犹有转输可望,今则北之淮、扬、徐、邳,南而浙东西,西而应天、太平、广德等府州,莫非水灾之地。”[2](P230)如此严重的水灾造成了“旁郡无可转输.本地无可借贷”的局面。江南大面积田地被淹,从而造成灾区粮价上涨,农民缺粮逃亡的情况十分的严峻。面对这次自然灾害,海瑞亲自勘查,并指出了这次水灾发生的重要的原因,除了夏秋雨水多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水利设施的荒废。他说:“事起近年以来,水利臣旷职不修,抚按也不留心。”)为了排除洪涝,海瑞决定大修水利。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指导三吴地区的治水,海瑞广泛阅读了古往今来的水利文献,为江南治水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苏轼曾在奏疏中指出:“水道松江宜加迅驶,然后官私出力,以浚海口。海口既浚,而江水有力,则泥沙不复积,水患可以少衰。”归有光也曾说:“水全则势壮,故水驶而常流,力分则势弱,故水缓则易淤,此禹时之江所以能使震泽底定,而后世之江所以屡开屡塞也。”从这也理论出发海瑞认识到“三吴水利,当浚之使人于海,从古而然也。娄江、东江系是人海小道,惟吴淞江尽泄太湖之水,由黄浦人海。……日至潮泥,日游积累,日月继嗣,通道填淤,虽日水势就下,而无下可为就也矣,时遭久潦,震荡太湖,因之奔腾四溢,势所必至,为害之大”。因而他认为“若内水急流,则是以冲荡潮泥,免于淤塞”,宜采用以清荡浊的方法。然而救灾的钱粮成了海瑞治理灾害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想出了实施“兴工赈济”、标本兼治的方法。海瑞大胆地将治理三吴水患与赈济灾民有机结合起来。他下令对太湖人海的主流吴淞江加以修浚,劳动力来源于那些需要救济的灾民,按工发给他们银米。正如他所在《开吴淞江疏》中所讲:“饥民动以千百,告求赈济,臣已计将节年道河夫银,臣本衙门脏罚银两,各仓储米谷并溧阳县乡官太仆寺少卿史际义出赈济谷二万石。率此告济饥民,按工给与银米。”[2]同时提出“兴工之中,兼行赈济”[2](P232)。由于饥荒,灾区的粮价上涨,有钱可能还买不到粮,在这种情况之下,海瑞再次上疏朝廷,要求将苏、松、常三府的漕粮二十万石“照前旨银数改折”,“留米以济江南之饥,折银以济诸员役之用”[2l(P230),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饥民的积极性,使得吴淞江的水利工程在一个多月就完成。从而达到“一举两利”。开通吴淞江之后,海瑞听常熟受灾百姓反映常熟一带的县分也受其害,来吴淞江赴工的的饥民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若是兴工之中,兼行赈济,一举两得,当开白茆”。因而海瑞再次上奏朝廷,要求按照修吴淞江的方法来修白茆河,这样可以将修吴淞江剩余的银两用在这里。不久白茆河的修浚同样获得成功。海瑞也认为这次水利的修浚“分毫无取于民,而一则可以济目前之饥,一则可以兴百年之利”[2](P423)。《明史·海瑞传》这样评价:“海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人海,民赖其利。”I](P5931)海瑞以“以工代赈”的思想为指导,找到了治水的症结,同时利用了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利用灾年工价低的有利条件,进行水利建设。既有力地防止了灾年饥民流窜,造成的社会的不稳定,又解决了粮食的运输问题,保证了灾区粮食的供应,提高了灾民抗击灾害的能力。这种富有时代特色的荒政思想,大大丰富了我国水利史和荒政史。

二、民本、重农的思想

农桑为国家之本,农业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的部门,是传统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因而历代稍有作为的统治者都会将农业摆在社会经济的首位,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海瑞认为足民利国的根本途径就是重视农业的发展。因而他指出:“农桑耕织,衣食之源,四民首务,而所当知。丈夫当年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妇人终岁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假使尔民尽耕,尔妇尽织,则尔众之衣之食,当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矣。”[2](P276-277)他认为农业是“养老、慈幼、赡生、祭往之需”的物质基础。倘若“耕或不勤,织或若懈,则无衣无食”。为了保证农业的发展,他长期实施劝课农桑的政策,给没田的农民分给荒地让农民去开垦,并借贷耕牛和种子给他们。更为重要的是,海瑞还“特设立劝农老人,为尔农人之倡”,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相土之宜”,勤劳务农。这是海瑞重农务本、务本则足民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了减少灾害对农业的破坏,海瑞还注重灾害的预报。海瑞在《兴革八例·吏属·阴阳官常例》以及《阴阳官参评》都提到了关于灾情预报的思想。他指出:“阴阳官,测日晷星候,别昏小雨肠,早晚气节,以占一邑之被祥而决趋避焉。”接着又说:“有平子之推算而后浑天之说行,有苏子容激水转轮之智而后知星辰之躔次。”[2l(P147-148)如果阴阳调和,则国家之福。

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现象也更加严重,为保障农民的利益,海瑞勒令豪强退还占夺的民田。“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人于富室者,率夺还之。”(P5931)不过海瑞所实行的这些措施都是在明朝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明律》中明确规定:“若将互争及他人田产妄作己业,朦胧投献官豪势要人,与者受者,各杖一百,徒三年。”因而海瑞在苏淞地区逼乡官大地主退田,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这使他的措施有法可依。土地的高度集中,严重地降低了百姓在灾害面前的抵抗能力。其危害也十分明显。正如海瑞所说:“一遇灾旱,而民之辗转沟壑,白骨遍野,平时则奸伪朋兴,有故则群横寇盗。”常此以往,国家将不可安定。他向豪强夺田,上至原来的内阁首辅,下至地方上的大地主,只要他们非法占夺百姓的土地,都要归还。他在《复李世麓阁老》说:阁老“产业之多,令人骇异。亦自取也。若不退之过半,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为富不仁,有损无益,可为后车之戒。公非如此如此呀。诸凡言不及尽,高明察之。”’海瑞的做法遭到以吏科给事中戴凤翔的官僚集团的反对,认为海瑞的做法是“沽名乱政”,为此海瑞进行了考察,并给予坚决的回击。他说:“臣于十二月内巡历松江,告乡官夺田产者几万人,向府县官问故,群举而告日:‘民今而后得反之也’。”海瑞又问一些生员,得到是相同的回答。最后他问地方上比较贤明的人,他们回答说:“二十年以来,府县官偏听乡官举监嘱事”,致使乡宦大肆侵吞百姓田产,导致“民产渐消,乡官渐富,再后状不受理,民亦畏不告诉,日积月累,致有今日事”。海瑞听后感到“为富不仁,人心同愤”。“不知乡官二十余年为虎,小民二十余年为肉,今日乡官之肉,乃小民原有之肉。先夺之,今还之,原非乡官之肉。况先夺其十百,今偿其一,所偿无几。”[2)(P237)所以海瑞认为,让豪绅退田,实质是使物归原主,根本不是夺富民之田以给贫民。

在救济灾民的过程之中,看到灾区的米价过高,海瑞要求将输往北京的贡米几十万石留给饥民,而将改折的白银上缴国家,这样就使灾区的米价得以平抑。

在灾害面前,海瑞要求实施民间自救,但他反对并下令禁止富民放高利贷盘剥贫民:“今本县细访得各都图富积谷粟之家,每每乘荒岁勒措贫民,质物典当,倍约利息,其贫甚虑无可偿者,虽倍约亦固吝不与。”他认为不管是“贫民富民,均一天地所生之民也”。因而富人应该为穷人着想,心存恻隐。海瑞要求富人大户“量将所积谷粟,借贷贫民,不许取利。……如仍前略无侧隐,倍称取利,许贫民指告以凭重治”[2]‘P17耵。并且“借贷应付,不特增利苦害”[2](P245)。“凡典借银谷多取利息者,许被害人告治。荒年借贷,尤不宜多取利”。[2l(P189)

三、提倡节俭,反对侈靡的思想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海瑞提倡节俭,反对侈靡,尤其反对统治集团奢侈浪费、挥霍民财。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挥霍无度,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社会的风气日趋奢靡。这样就必然导致封建地主阶级加强对百姓的剥削,掠夺也就会更加的频繁。海瑞特别尖锐地批评了嘉靖皇帝奢侈浪费的罪行:“富有四海,不日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2l(P218)“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藏段绢、粮料、珠宝、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而陛下何不为之?”(P220)主张最高统治者皇帝带头节俭,从而以约束臣下。“凡属侈靡,法当严禁。”(P252)海瑞还坚决反对修道事佛,反对冠婚丧祭大操大办。“江南喜修道事佛,甚至迷惑不返,糜财破产,比比有之。民愚无知,上人莫为之禁,不行申明晓谕使然也。”‘P275)他甚至斥责嘉靖皇帝“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日: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P218)。他要嘉靖能“翻然悔悟”,下诏“驱缁黄游食使归四民”[2](P221)。他在任地方官时规定:“各府州县境内有寺观庙宇庵堂等项,查非额设,系是淫祠,即行改毁。”同时强调“禁通县人民不许设斋醮祭佛,致费财用,不许竖造佛庙,违者里老人等劝谕之。谕之不从,许诸人告治。”还规定“丧事不许请僧道设佛,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媒人索取谢礼者,赴官告知”[2](P188)。对于官员去地方上视察,海瑞认为官员下乡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因而他在《督抚条约》特别提出,“官吏不许出城郭迎送”。《海瑞集》海瑞为自己规定:“本院到处下程,止鹅、肉、鱼、小瓶酒等件,不用鹅及金酒。物价贵地方费银不过三钱,物价贱地方费银二钱,烛柴具在内。驿送,县不许送。”本院所至“各官参见手本,用价廉草纸,前后不着壳,后不留余纸,别事具本亦然,凡册用稍坚可耐久而价廉纸,不许如前用高价厚纸”;“不用鼓乐,止伞,不用看伞”;“本院经过并住扎,俱不用铺陈”;“本院凡巡历,所在县驿俱不许铺毡结彩,羿席等用,止用本地方所出稍软厚草席,百凡家火一从朴素,有用银箱锤筋并华美物件,言之不从,是阿谀小人也。剥民媚人,不独丧己”[2](P2A3)。海瑞一生是倡导节俭的一生,也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作出表率。

除此之外,面对“内之宦官官妾,外之光禄寺厨、役锦衣卫恩荫诸衙门带俸,举凡无事而官亦多矣”[2](P220)的情况,海瑞要求进行裁官,以节约国家的经费开支。他在《兴国八议》中的最后一条就提出了“革冗员”,他说:“半里一二三分里分为多。先年设清军县丞一员,管粮主簿一员,又捕盗主簿一员,典史一员无所事。四十二年巡按陈考察日,卑职曾以捕盗事归典史,裁革主簿申详,今未示下。查得四十一年刑科侯给事奏请裁革,四十二年礼科邓给事奏裁革,款开一切人浮事者可兼可并。非冲要而设驿递,非要害而设巡捡者,皆可裁革。查得兴国无大清军事务,主簿一人,清军管粮兼之,事未繁琐。又儒学生员止七十余人,教谕一员,训导一员,似亦冗矣。其一员当裁革。……夫有一官,则有一官之费,若一官不安其分。则又有一官需索之扰,一官之费,分也,理也,于民不无所妨。一官需索之扰,时变然也,通弊也,于民则为大害。昔人谓宽一分,民受赐一分,窃谓捕盗责之典史.主簿一员当革;清军并之管粮主簿,县丞一员当革;儒学当革训道一员。衣锦巡检司巡检一员,回龙巡检司巡检一员非要害,均当才革。”209)

这里其实讲的很明白,就是要裁减冗员,精简机构。在海瑞看来,多一个官员就多一份俸禄,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人浮于事的官员给人民带来的是更多的纷扰。这种裁员既有利于政府的积累,也有利于减少对人民的剥削。

四、“均赋役”的思想

在税收方面,海瑞提出了“均赋役”的思想。海瑞认为,造成赋役不均的原因是地方豪富及豪强勾结官府,隐占土地,造成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但百姓的赋税却没有丝毫减少。这就会造成在灾害来临时,百姓的抗灾的弱小。“无一亩田,输七八十亩粮有之。”P206)因而海瑞感叹:“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产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不均之事,莫甚于此。”为了减轻灾民的负担,必须实施均徭。他说:“徭而谓之均之,谓均平如一,不当偏有轻重也。然人家有贫富,户丁有多少,税有虚实。富者出百十两虽或费力,亦有从来。贫者应正银致变产,致典卖妻子有之。若不审其家之贫富,丁之多少,税之虚实,而徒日均之云者,不可谓之均也。均徭,富者宜当重差,当银差;贫者宜当轻差,当力差”,同时“不许照丁均役,仍照各贫富各田多少,贫者轻,富者重,田少者轻,然后为均平也。”这是完全按照经济能力和人丁的多寡来征收赋税的思想,显然是进步的;也有利于百姓积累更多的财富去抗击自然灾害。后来海瑞实施了“一条鞭法”,这与上面所讲的内容具有若干相似之处,海瑞认为一条鞭法是“一时良法也”[2](P249)。这种相对均平的服役,使小民一般不至于破产流离,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

五、“本草救灾”的思想

在整个明朝,自从有了周定王朱楠的《救荒本草》问世以后,在灾荒年间,利用野生的植物救灾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海瑞在南方主持救荒的过程中,也吸收了以往草本救荒的思想,为饥民介绍了一些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用于提高人们的生存自救能力,将其所食部位及食用之法告诉灾民。由于海瑞是生活在南方,且在南方主持救灾,他给饥民介绍的那十几种野生植物在朱楠的《救荒本草》中并没有收录。这无疑又是对我国本草植物救荒的一个贡献。他对那些植物的文字描述非常的简练,做法也非常简单。如:

葛,掏碎用水洗出澄粉,甘味胜蕨。

绿葱根,有臭气,须换水浸洗七十二次,不然毒人。

布谷柴子,舂成米煮粥。

蕨根,洗净掏碎,用水澄粉,自九月至三月粉多,至四月初抽青粉多,兼食嫩茎,即蕨菜。

松花,用熟水或饭汤调食,比米面诸谷反能久而不饥。和米麦面蒸食之亦可。然止三月四月有。三四月,正饥时也。味胜蕨,但不可多得。[2](P74-75)

海瑞所介绍的野生植物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救荒本草》等救荒的植物学著作在当时已经广泛流传,海瑞也就不作详实的介绍。从这可以看出海瑞的草本救荒的思想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六、灾后重建,安抚流民

对于灾后的重建,海瑞主张安抚流民。在海瑞就任浙江淳安县知县的1558年,淳安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受灾的百姓生产资料受到了重大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百姓虽已受灾,却还要承担繁重的虚税,即原有田亩的赋税。这些地还是在洪武时期丈量,但经过长期演变,很多的土地已被人欺占。而百姓还是要按原有土地进行缴纳赋税。从而造成了“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产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不均之事,莫甚于此”。百姓困苦不堪,最后不得不逃亡,这些“皆虚税所压为之”。百姓的逃亡是虚税所造成的。为了使流民回到家园,恢复灾后的生产,海瑞首先在灾区告示,招抚灾民。指出灾民之所以离开家园,“盖因不能赔皴钱粮。些小产业,贱卖与富家者再无可卖,或本身、或男女,写作奴婢于富家者再无可写”。使百姓“苦恼万端”,而“官府刑征犹不息”,百姓真是“吁天无路”,“所以含泪逃流他方,以求衣食,以避繁刑”[2](P186)。他向灾民表示:“丈量田山,必有一亩收成者,方兴一亩差税,无则除豁。自此以后无赔贝皮,无虚粮钱,尔等可回还原籍,赴县告查迷占产业,取赎男女。”没有田地的灾民,允许他们去开垦荒田,并且给耕牛和种子。“凡尔新回之人,给与执照,待三年之后,生理充足,然后科派尔等本身身役。”[2l(P186)从而达到了社会稳定的目的。安抚流民,进行灾后重建,海瑞在兴国时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在《兴国八议》中他提出了“地利”这一“议”。他指出:

昔人谓江右有可耕之民,而无可耕之地;荆湖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人。盖为荆湖惜其地,为江右惜其民,欲一调停行之也。兴国县山地,全无耕垦。姑置勿计。其闲地可田而未垦及先年为田近日荒废,里里有之,兼山地耕植尚可万人。岁入所资七八万人,绰绰余裕也。……不数年间,南赣无余地。村居联络,可以挟制诸巢之寇。吉安等府无余民,衣食不客,可无为逃流为盗贼之忧。一举而合省之民均有利焉,是亦抚绥一盛举也。[2](P203)

通过这一措施,即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同时也安抚了流民,减少了社会的动荡,提高了农民的抗灾能力。所以海瑞也无不骄傲地说:“一举而合省之民均有利焉,是亦抚绥一盛举也。”[2](P203)这种评价虽有溢美之词,但也可以看出海瑞的这一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