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从篡位君王形象看莎士比亚

时间:2022-08-25 11:37:00

导语:透析从篡位君王形象看莎士比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透析从篡位君王形象看莎士比亚

内容摘要: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关键词:莎士比亚历史剧篡位君王

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亨利四世、约翰王和理查三世是通过篡位登上王位的君王形象,在这三位篡位君王的形象刻画上,莎士比亚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关怀和政治理想:一方面他认为传统世袭制导致君王的权力过大,是产生专制制度和暴君的土壤,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国家发展;但另一方面,依靠血腥手段谋取王位又会带来国家的不稳定,带来篡位国王的良心不安。他希望有一种更合理、更合法的王位更迭制度出现,也希望理想的君王应该具有健全的生理和人格,并具有治内交外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胆识谋略。

一.具有健全的生理和人格

理查三世由于外形的丑陋导致了内心的扭曲,认为所有的人都亏欠了他,他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抱着复仇的心理,残忍地进行杀戮,完全不顾亲情。

通过理查三世的独白“天生我一副畸形陋相,不适于调情弄爱,也无从对着含情的明镜去讨取宠幸;我比不上爱神的风采,怎能凭空在嫋娜的仙姑面前昂首阔步;我既被卸除了一切匀称的身段模样,欺人的造物者又骗去了我的仪容,使得我残缺不全,不等我生长成形”,可以看到血性的理查之阴险残暴并不是后天而生的,而是由他的本性所决定的,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阴险奸诈的强劲势气。这种天生缺憾使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远离一切美好的事物,与爱情无缘,连条狗都可以不把他放在眼中,长期过着这种不人不鬼的生活,影响着他对于世界的看法,使他不懂谅解,只顾仇恨和埋怨,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因此就会表现得血腥残暴,心理阴暗。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众人之口不断强化理查三世的丑陋形象,把他当作了一个反面典型,这一形象是与历史上的理查三世的形象有出入的,这一改编反映出了莎士比亚希望理想的君王能生理健全、人格健全、品德高尚。

二.具有治内交外的政治才能

作为一个理想的君王,要会处理与封建大臣、国外的侵略势力、教皇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对大臣要为我所用,对教皇要毫不妥协,对人民群众要亲近。要能正确处理与贵族成员的关系,国王和贵族的关系是很微妙,波林勃洛克推翻理查三世时得到了来自部分贵族的支持,这一支持对于最后结局有积极推动作用。理查三世对于勃金汉的亲近和疏远,影响了他的支持力量和反对力量的比例,勃金汉是理查三世罪恶行为的掩盖者。可见,如何积极处理与贵族之间的关系是统治的基础。君王对于群臣的态度应该赏罚分明,政治有灵活性,能屈能伸,适时调整策略,军事上也要有灵活性,有战争策略,这都是君王谋略的一部分,亨利四世为了维持与贵族和人民的关系,他与贵族交好,笼络人民。约翰王和法兰西国王在安及尔斯城外与城中居民的对话也表明了王位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

亨利四世也是因为在还是公爵时与民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于是他登基才变得比较容易。莎士比亚在塑造亨利四世时并没有提出什么道德上的严厉标准,虽然同为篡位之君,但莎士比亚仿佛更看重人民对他的支持,更看重他维持了政权的稳定。莎士比亚在突显民众在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方面,无疑是有相当进步性的。市民的反应证明了他们的震惊和他们缺少对理查三世的信任。莎翁笔下的理查德没有意识到赢得民众的心的重要性。他不断的杀害自己的敌人,却没有能够在贵族和民众中建立一种和谐。市民死寂一样的沉默证明他没有获得大众的支持。

作为一个合格的国王必须要有魄力有能力,对内平衡各方势力,对外捍卫国家的利益。处理国外反动势力的关系时,坚决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约翰王对于法兰西的强硬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亨利四世对外来的敌对势力决不手软。

理想的君王还必须处理与教会的关系,在《约翰王》中,约翰王指出当时的宗教机构十分贪婪,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因此决定对他们展开围剿。约翰王深刻认识到了宗教势力在国内横征暴敛,“养得肠肥脑满”,并且约翰王很早就看到了宗教势力对于国家的影响,他拒绝承认坎特伯雷主教的地位,就表明了他对意大利教皇的不满。但后来约翰王为实现其统治野心,在令人刺杀合法君王继承人亚瑟王后,心理承受着沉重的负罪感。这导致了他与教皇的不明智的联合,因而忽视了英格兰抵御法兰西的准备工作,使英格兰陷入灾难。

三.具有非凡的胆识和谋略

从理查三世、约翰王和亨利四世身上总结出理想君王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治国谋略,这些谋略从某种角度看也许是不道德的,但是对于君王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这与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中提到的君王应该策略不谋而合,这些权术可能对于一个普通人是不道德的,但是作为一个国王,或者说一个政治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马基雅弗利的主要观点是政治的目的在于增加权力,为了政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充分体现政治无道德性。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提到君王“绝不可老老实实遵守一个正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这些条件。”这些条件是有怜悯心、诚实可靠、有人情味、廉政自律和笃信宗教,但是可以通过伪装的手段来进行掩饰。他认为君王“既要选择狐狸的本性,又要选择狮子的本性”。

莎士比亚理想的君王兼具狮子的凶悍、强大和狐狸的狡诈、精明,除此之外还要永远保持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因此一个有能力的国王应该也是一个好的表演者。理查三世具有无穷的智慧,他一直处于导演的地位,在谋权篡位的过程中,他的计划如此周密,将所有的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明知道士兵是将哥哥克莱伦斯押送到伦敦塔,却还假惺惺地问为什么哥哥要带卫兵;明明知道是自己害死了克莱伦斯,却告诉克莱伦斯的子女说国王和王后要为他父亲的死负责;他用甜言蜜语和粗暴的行动向安求爱,可是他实际上是别有用心的。他还装作信奉宗教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在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的对比中,莎士比亚处处展现出亨利四世熟练的权谋。亨利四世是一个善于用谋略的人,不失时机地笼络对自己有利的贵族阶层,在霍茨波挑起叛乱之际,亨利四世打算利用物质利诱,想将叛乱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对发动叛乱的霍茨波发出大规模进攻之前,亨利四世和霍茨波的叔叔华斯特进行了对话,对话中恩威并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认为如果霍茨波可以放弃叛乱,大家还是可以回到过去,否则会获得可怕的谴责和惩罚,这表现了亨利四世的谋略,如果他成功劝服了华斯特,可以节省出兵的带来的消耗,即使不能劝服,也表现出了他的大度和仁至义尽,他出兵也是迫不得已。

理想的君王应该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但绝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不计手段的恶棍。他必须要偶尔将自己的弱势隐藏起来,过分的诚实正直是不太可取的,同时君王为了国家的安全,迫于形势所需,可以偶尔运用残忍的手段,但决不能随便使用。尽量不要将暴力作为解决一切事情的首要手段。理查和约翰王过分依赖流血牺牲作为手段,都在威胁面前他表现得十分强硬,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但是流血牺牲反复使用就会引起众人的反对,要慎重对待。

借鉴过去历史事件,融入自己的艺术构思,莎士比亚通过刻画这三位篡位君王形象,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英国历史上君王更迭过程中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矛盾。他对理查三世,约翰王和亨利四世的刻画,除了让伊丽莎白时期的统治阶层引以为戒外可以供后世君王借鉴,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理想君王的要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创作于伊丽莎白统治后期,伊丽莎白女王年高无嗣,不少人以此为借口威胁到她的统治。有鉴于此,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有意写到了历史上的三位篡位君王,他希望通过对王位继承制的思考来警示当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