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集中结构探究

时间:2022-08-25 11:31:00

导语:选集中结构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选集中结构探究

内容摘要:《选集》是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选集》(1一4卷)为语料,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分析“v+到”结构。其中对该结构的类型与语义特征做了较详尽的分析,以达到形式与语义的互证。

关键词:“V+到”结构结构类型语义阐释句法分析

本文谈到的“V+到”结构,其中“V”一般是强势动词。如:受到、看到等等。如:

(1)由于我们的坚决抗战,英勇奋斗,大后方的二万万人民才没有受到日本侵略者摧残。

(2)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的方针已经定了。(本文所引用的例子皆来自《选集》(1一4卷),这里一并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一.“到”的词性

据《现代汉语》(第五版),“到”在现代汉语中有五个义项:①动词,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火车到站了|从星期三到星期五。②动词,往:到郊外去|到群众中去。③动词,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到|说到一定要做到。④形容词,周到:想得很周到。⑤(Dào)名词,姓。

据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到”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动词用法:①到达;达到。可带“了”、“过”。可带表示处所或数量的宾语:老王到了没有?|我到过延安|今年我们县的各类农作物产量分别提高了一成到四成。②往。必带表示处所的宾语:往历史博物馆参观去。二是趋向动词用法:①“到”后接补语形成动结式:他今天到不了北京。②“到”用作动词补语形成动结式:好容易走到了。

可见,“到”主要有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三种用法,并没有提及介词用法,似乎欠妥,后文将要论述。但是“V+到”结构中“到”一般是动词性用法,几乎没有看到形容词用法,且在《选集》中“到”一般呈现出动词或介词用法,所以我们把焦点放在“到”的这两种用法上。以下的讨论都将围绕这两种用法展开。

二.“V+到”结构的类型与语义分析

(一)、“V+到”结构的类型

关于“V+到”的语法结构,翻阅各家语法专著,也是各执己见,没有定论。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对“V+到”结构就持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到”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结构,再整体充当“V”的补语,如:从早上工作到晚上。整个结构属于述补类型。二是认为“到”做“V”的补语,而后面的名词做“V到”这一结构的宾语,如:我在八里之外,就闻到香味了。整个结构属于述宾类型。而熙先生把述补结构分为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述补结构。朱先生还指出:由结果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是一种粘合式述补结构。如本文所说的“V+到”结构类型之一,“到”是“V”的结果补语。所以,我们初步把“V+到”结构分成两大类:

a、V+<到+NP>,如:

(3)农民协会要早晨捉土豪劣绅,知事不敢挨到中午,要中午捉,不敢挨到下午。

(4)红军再度到宁冈新城、古城、砻市一带时,有数千农民听信反动派的共产党将要杀死他们的宣传,跟了反动派跑到永新。

b、(V+到)+NP,如:

(5)若不能达到这些目的,或者反因分兵而遭受失败,削弱了红军的力量,例如前年八月湘赣边界分兵打郴州那样,则不如不分为好。

(6)因为如果不相信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便决不能得到一年争取江西的结论。

例(3)NP为时间宾语,例(4)NP为处所宾语,“到”分别与它们结合做“V”的时间补语和处所补语,这里对于“到”的词性界定我们倾向于介词,尽管《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现代汉语八百词》都未提到此用法,但是从该结构本身分析,“到”在例(3)、例(4)中主要是起介引作用,即引进跟动作行为发生联系的时间和处所成分,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将这一类介词称作涉动介词;且在《现代汉语》(第五版)中,“到”的义项①有这样一个例子:“从星期三到星期五”,其中“到”处于“从……到……”这一对称结构中,“从”与“到”后接的都是时间成分,且“从”和“到”的词性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将该例中的“到”归为动词似乎不太妥当,而以归为介词为佳。

例(5)至例(6),“到”皆做强势动词“V”的结果补语形成动结式后接宾语NP。动结式有两种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动+形”模式,例如:晒干、变大、染黑,这里结果补语一般由性质形容词充当;另外一种形式则是“动+动”模式,这种形式比较少见,只有少数动词可以充当结果补语,如:倒(扑倒)、死(杀死)、丢(弄丢)、完(做完)等等。所以,例(5)至例(6)中“到”我们倾向于动词用法,形成的动结式属于“动+动”模式。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最终把“V+到”结构分为a、b两类:

a、V+到(介词)+NP(NP表时间、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到”与其后的“NP”构成介宾短语充当“V”的补语,整个V+到+NP结构是述补结构。

b、V+到(动词)+NP(NP为“V+到”的结果格),“到”做“V”的补语,“NP”充当“V+到”这一述补结构的宾语,整个“V+到+NP”结构是述宾结构。

(二)、“V+到”结构类型的语义阐释

当然,以上的分类只是“V+到+NP”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我们认为语言范畴是非离散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语言成分不是绝对的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而是在属于某个范畴的典型性程度上形成一个连续体,语言的规律也就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体现为一种概率或倾向性。(沈家煊1999)a、b两类刚好体现了“V+到+NP”结构的两种典型状态,这与“到”的词性不无关系。我们知道,汉语的介词都来自动词,甚至有的学者提出汉语无介词的说法,就是基于此。a类中“到”具有[+方向]的语义特征,b类中“到”则体现为[+达到]的语义特征;当“到”完全虚化为介词时,“V+到+NP”结构就属于a类,当“到”没有虚化仍旧保持动词的用法时,“V+到+NP”结构就属于b类,而当“到”处于虚化状态中,兼有动词与介词的用法时,虽然它既不能归为a类,也不能归为b类,但它仍属于“V+到+NP”结构这一范畴,只是其特点没有a、b两类典型而已。如:

(7)他的视力已经减退到零点一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

(8)事情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同上)

例(7)至(8)表示动作达到某种程度,“到”似乎既可以进入a类,又可以进入b类。这里“到”的词性既体现为介词兼动词的用法,既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7)视力的程度往差的方向发展,(8)事情的发展往厉害的方向发展;又表现出动作性,即达到某一程度。所以以上各例“到”仍处于虚化状态中,因此呈现出两可的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到”的语义特征变化路径表示如下:

①到[+达到]→②到[+达到]、[+方向]→③到[+方向]

相应地,①进入a类,③进入b类,而②是游离于a、b之间的两可状态,既可进入a类,也可进入b类。

(三)、NP的语义类型

根据以上的分类,相应地我们可以分析出NP的语义类型。a类中,NP一般为时间、处所,如(3)和(4)所示;b类中,NP一般为结果,如(5)至(6)所示;两可状态中,NP一般为程度,如(7)至(8)所示。

三.“V+到”结构的句法分析

“V+到”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句子中的谓语,除此之外,还具有下列句法功能。

(一)、主语

(9)逃到汉口的,如华容的三个劣绅,终被捉回。

例(9)是动宾短语家“的”字组成“的”字短语来充当主语。

(二)、定语

(10)逃到县城的土豪劣绅,资格已是第四等了,农民耳目甚多,发觉甚易。

例(10)是动补结构与“的”组成“的”字短语,修饰中心语“土豪劣绅”。

(三)、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