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学快速发展

时间:2022-07-29 05:54:00

导语: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学快速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学快速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实现了对工业文明的变革和超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分析了福州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背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代表着福建的形象,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生态福州”成为展示给世界的最美丽的绿色名片,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出一条符合福州实际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是我国顺应时展大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举措。2009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宜居城市建设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加快海西建设中走出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新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舒适舒心的良好生活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鸟语花香。2010年7月22日召开的福建省委八届九次会议再次提出:“加强生态省建设,做好生态省建设新的五年规划编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明确要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线。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福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融入福州总体发展战略。福州市积极运用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导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我们殷切希望全市广大市民能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奉献意识,行动起来,更加积极地参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福州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背景

“十一五”以来,福州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010年以综合得分最高而居全国最宜居城市榜首。但是,福州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一)人口、环境、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浓缩生态兴衰的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口对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这是福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口问题反映了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人口增加,必须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渔场,开发更多的水资源和能源,从而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在短期内根本转变,复合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长期积累效应的显现,使环境安全隐患在加大,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将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大规模的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工程拓展等使生态环境遭受侵害,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江河流域水电的过度开发,垃圾、污水等面源污染,将可能造成区域性、流域性、大范围的生态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城市环境容量面临压力,难以适应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福州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城市规划方案时没有真正体现城市生态的设计理念。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布置等因素致使城市热岛效应、环境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烟尘、酸雨、光化学烟雾、可吸入颗粒物和细小颗粒物等,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反应,可形成复合型污染;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污染仍较明显;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环境管理及环境污染控制力度有待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政。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营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从而使城市演变成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不应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丧失为代价,要尽可能地保护原有的自然系统,使城市建设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融合。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传统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生产经营之上的,它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严重地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目前福州在工业化过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功能发挥受到影响,生态环境仍较脆弱。其次,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仍较明显,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最后,水资源未能做到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地区水资源未得到合理调配,饮用水质安全存在隐患。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偏低,南台岛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河中汇入闽江南、北港,造成北港鳌峰洲、南港城门、义序水厂饮用水源地的污染趋势加重,而且受闽江潮汐影响,几个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

(四)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因素。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提高与发展,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发展;人们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和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福州地处沿海一带,地貌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落差大,土壤土层薄,易受冲刷侵蚀,加上多季风暴雨,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是一种容易受到破坏的地形地貌环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林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将迅速退化且难以恢复。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福州市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明智选择,也是福州市摆脱目前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普及生态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生态美实乃天地之大美,置身于“万物并育”的大自然之中,心旷神怡、万物涤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首当其冲的是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按照《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能力建设,以树立科学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福州市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对福州公众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环境道德修养,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倡导生态价值观,培育新的环境价值观念,树立新的行为规范,使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福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规划

福州市应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城市建设中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调查,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按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全面调整福州市发展布局,城市中心城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达到人居环境的最适宜。城市中心区主要发展方向为:建设城市行政管理中心、教育文化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和城市住宅区,适当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和低污染、少污染的城市工业。福州市中心城建设,充分利用闽江、内河和外围地势、地形、地貌特点,积极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拓展。利用福州地区外围山体、闽江水体和滨海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江在城中,城在江边”的独特自然环境特色,为福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三)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福州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等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效率,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推进内河整治。加大闽江、敖江、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纺织印染、石板材、建陶、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巩固提高饮用水源、流域水环境质量。编制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闽江口海域使用规划,强化重点海域和江河入海口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青山挂白”、水土流失治理和湿地保护力度,加强沿海防护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构筑沿江沿路两侧一重山、森林绿带环城的生态绿色屏障。定期开展环境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四)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福州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关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们的共识。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各项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制订、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巩固福州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着力建设“两型”社会。“十二五”期间,福州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要通过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资源费等非税收入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资源枯竭地区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排污许可制度等,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通过山海合作、资源共享、生态补偿,全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