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策略诠释

时间:2022-05-10 08:30:00

导语: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策略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策略诠释

论文摘要:完善社会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列入议程,农村社会管理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社会管理包含管理主体、管理内容与具体领域、管理技术手段等,其内涵非常丰富。通过对河北省10个地市所辖的76个农村的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呈现出“社会组织相对匮乏、社会事务单边处理、障碍归因经济主导”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管理优化,提升管理能力,规范社会治理,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善治。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问题;治理策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任务,从而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列入议程。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提出“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在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过程中,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改进,如何实现农村社会善治,从而促进农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界定与调研实施

多数学者对“社会管理”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各种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用计划、沟通、协调、控制、指导等手段,使社会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的过程-一。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通常对社会管理的理解,特别是在政府的政策实施中一般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指在一些项目中,诸如环境生态、工程、灾害、社会风险等,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控制,甚至包括公众参与活动和参与决策过程;第二,宏观的社会管理,指中央政府和地方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对社会共同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整合作用;二是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三是作为主权国家对全球化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的协调。有的学者把“社会管理”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社会管理,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管理,狭义上的社会管理,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了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以外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狭义上的社会管理是建立在政治、经济、社会三大领域或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这三大部门的划分基础上的”。也有的学者指出在我国政府文件对社会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上述关于社会管理的界定侧重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管理技术,有的侧重管理领域,有的侧重管理主体,有的侧重管理内容,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指了“社会管理”的本质。社会管理包含管理主体、管理内容与具体领域、管理技术手段等,其内涵非常丰富。因此,针对农村社会管理,我们侧重调查与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与社会事务管理状况。

2009年7—8月对河北省10个地市所辖的76个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村民调查问卷198份、村干部调查问卷73份,共计271份。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农村比较多,分布比较广泛,涵盖了河北省所有农村类型,在村民与村干部样本选择方面兼顾不同境况,因此,调查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调查内容上划分,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两部分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从这两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反映农村社会管理的特征与问题,以及农村居民与村干部期望社会管理的改进途径。

二、农村社会管理的特征与问题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呈现出“社会组织相对匮乏、社会事务单边处理、障碍归因经济主导”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了当前河北省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组织相对匮乏

在农村社会组织方面,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存在社会基层管理组织,50%以上的农村存在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两种服务相关组织,与红白理事会、调解委员会、妇女组织等三种协调相关组织,而农业合作社、文化技能培训机构、文化娱乐组织等服务相关组织与宗教(庙会)组织、治安巡逻队、老年组织等协调相关组织都比较少村民与村干部的应答状况之间也存在差异,村民应答比率低于村干部应答1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了村民对村社会组织状况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一些社会组织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上,只成立相关组织,而没有开展实际工作,因此,村民不知道某些社会组织的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们普遍认为教育技能培训、农业合作等组织俘在意义重大,但是村民参与度不大,使得这些组织形同虚设。

(二)农村社会事务单边处理

在农村社会事务处理方面,虽然多数村民与村十部反映农村家庭关系、婚姻和邻里关系都比较和谐,但是,一_出现问题后多数人通过非式途径解决,甚至没有解决途径,使得这些事务难以得到恰当处理;随着“新农合”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衬=会养老保险制度即将全面地实施,农村礼会保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私人非正式关系帮助解闲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发展,但是,文体娱乐活动较少,而且往往是村民自行组织;虽然村民自身计生问题得到了较为恰当的解决,但是,治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影响着农村发展,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农村和村民自身,甚至没有任何途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事务处理方面呈现单边倾向,这种倾向在往是指向农村或村民自身,而政府相关部门却处于缺位状态。

(三)农村社会管理障碍归因经济主导

在农村社会管理整体状况方面,村民选择比重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是一般、比较好与比较差并列、非常好、非常差,村干部选择比例按照从大大到小,依次是比较好、一般、非常好、比较差、非常差,相对而言,村民偏向于农村社会管理功过参半,好的一半差的也是一半,而村干部偏向于农村社会管理好的多于差的状况,因为村干部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他们更多的希望看到社会管理好的一面,主观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农村社会管理面临障碍方面,村民村干部把农村社会管理的制约因素归因于资金投入有限、村民收入较低等经济性因素,对参与组织管理方面归因相对较少。在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措施方面,被访村民村干部高度一致选择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加村民收入、激发村民参与、加强党政领导、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增多农村社会组织等当然,经济因素确实重要,但是,这样的归因容易使人们仅仅着眼于经济,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就农村社会管理而言,组织因素也占据重要位置,但是,无沦是村民还是村干部没有对该因素的形成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治理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措施,积极治理,推进社会管理优化,实现农村善治。

(一)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管理优化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在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已有组织要规范其运行机制,对于需增加组织要进行科学设计,同时,针对基层管理组织、服务相关组织和协调相关组织等组织进行分类建设。目前,需要重点建设一些与农村居民息息相关的丰十会组织,也是村民非常迫切需求的社会组织,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主要是服务相关类组织,其中包括医疗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经济中介组织和文艺娱乐组织,这些组织对于促进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协调相关类组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利益维护组织如:妇女组织、老年组织等相对匮乏,即使有也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巡逻队、调解委员会等,因此,针对该类组织不但需要建立相关组织,而且要强化相关组织职能,使其真正发挥功能,维护农村居民的利益。对于基层管理类组织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如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真正地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谋福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其作用,实现管理优化。

(二)提升管理能力,规范社会治理

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应该明确村民、村集体与政府部门等三方的角色定位,避免单边处理甚至是“无边”处理的状念。对于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相关事务,主要关涉村民个体,调查数据显示家庭婚姻幸福、人际关系和谐是当前农村社会主流,村民个体能够很好地扮演自身角色,但是,遭遇问题时,也需要村集体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解,特别是当前社会急剧的变迁,正式途径的诉求解决渠道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对于社会保障相关事务,政府的公共福利制度在农村地区开始逐渐实施,政府角色更加明确,为农村需要者提供经济保障的可能越米越大,但是,人们的需要也不是只有经济保障要求,还有社会情感需求,因此,村集体途径或亲友帮助作为一种情感诉求渠道也显得非常必要。对于文教娱乐相关事务,除教育外,多数相关活动是由村民集体完成,虽然在调查过程中显示,多数村民的文化娱乐集中于个体型活动,强调竞争性,但是文体活动意义在于合作性,给人们一种社会性体验,因此,在该项事务中,应多筹办一些集体活动,让居民多参与其中。在环境治理方面,更多地让村民或村集体承担相关责任,甚至是没有责任主体,良好环境的治理需要村民的监督、村集体的合作,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依法实施监控执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得到快速地解决。可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事务特征,明确不同主体的角色,综合提升参与主体社会事务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

(三)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善治.

农村社会管理不仅包括农村社会组织管理,而且包括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不仅包括个别社会事务管理状况,而且包括整体社会管理状况。因此,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健康运行过程中,应该遵循全面和谐发展原则,既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又促进农村社会事务管理能力提升,既把握个别社会事务处理得恰如其分,又确保整体社会管理得规范有序。当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障碍寻求解决途径时,不但指向主要的直接原因,如调查数据显示的经济因素,而且也要把握其他因素,特别是对于社会管理的组织因素,如参与、领导、执行等状况的影响,因为仅仅经济归因容易使社会管理等同经济工商管理,失去社会管理的独立性,也容易造成对社会管理问题归因的片面化。因此,需要全面把握农村社会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发挥各种因素作用,科学地协调,和谐地发展,这样,农村社会将处于善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