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2-05-04 03:41:00
导语:深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而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本质和重要目标。本文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阐述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必要条件。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内在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社会的内涵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应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2〕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被概括为:(1)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人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个人必须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不断丰富人的本质。(3)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6〕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7〕社会。
(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必须在与社会相互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不断改进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及人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标志,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以人为本在现实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全面发展的人来构建,而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人是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作用于社会的社会行为,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又积极地带动和促进了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会极大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诉求是一个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
(一)和谐社会提议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政治条件
和谐社会提倡的民主法治,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从制度上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各种权益的平等的分配,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和谐社会应保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大环境,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潜能,使有能力、有潜能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满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和谐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信有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安定有序”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在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安定有序的社会保障下,倡导宽容、诚信的社会道德;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就是基于自然在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之上的。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为人类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创造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实现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还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还没达到和谐的境界。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达到一种完全和谐、完美的状态,而是指在社会的关键领域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和谐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和谐与不和谐,两者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得到相对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主要有:制度建设、民主法制不健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要解决这些禁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
〔5〕参见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7-30.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
- 上一篇:将来搜索引擎的市场初探
- 下一篇:网络口碑与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