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5-04 03:33:00

导语:剖析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的理性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的理性思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康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原则;方法

一、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五句话表明,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将要经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探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真正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但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倾向:有的照单开方,定位“应该怎样”,不分析农村的现实可能性;有的简单以农民利益为借口而代替科学态度;有的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不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逻辑推理逻辑,以理论演绎理论等等。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深化和方针政策的完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康稳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

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的方法。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极为繁重、复杂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促进农民继续增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必须坚持的五条基本方针和“五要、五不要”的五项原则要求。基本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向。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准绳以及工作规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规律,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角度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提出健全五大机制:长效投入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参与机制;管理机制。《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五个必须:必须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必须切实注意工作方法;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农业部部长尹成杰提出“五大措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提出坚持“四个先进”;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各省省委书记都谈到了各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和方法等等。

总之,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崭新课题,在理论上要有所归纳,在实践上要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和积极成果。

三、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1.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历史的永恒课题,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国以来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历史的研究这一过程,才能揭示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

2.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的指导必须以实际为基础,因此,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又要深刻地领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既要深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又要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原则性、规范性要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注重五个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全国各地区对此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村活动,在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初步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科学地研究这些实践经验是充实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宏观归纳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统筹学等理论,本着整体性观点、联系性观点,用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某一领域、某一角度来说又属于微观问题,微观是整体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必须宏观归纳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无论从时间和现实的空间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实践着、进行着的事物,研究其变化规律对指导现实意义重大。

近一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有许多新成果问世。但是,应该注意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不成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尚需向纵深发展,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应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历史对农业负责的态度,扎实、认真的科学态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

[3]肖唐镖。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4]黄祖辉。新农村建设需正确处理五大关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