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邓小平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间:2022-04-28 08:40:00

导语:小议邓小平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邓小平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追求。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控,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这与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致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共产主义建立而出现的合乎规律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发达的货币制度)、资本集中……他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共产主义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一方面“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生产力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前提和社会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出现准备了主体力量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能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出现了“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制度属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只有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独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第一阶段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人是被束缚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阶级关系和等级秩序,“人都是互相依赖的: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物质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3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阶段,它所创造的物质条件“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如。但是资本主义使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性,却形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出现了人的畸形、异化的发展,由于生产过程中分工的不断扩大,“单独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他是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在过去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交往漠不关心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很狭隘的”。第三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私有制,解放了的个人占有的全部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人的全面的联合,“各个个人的的全面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活动的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那些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

根据对资本主义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出现的人的发展的异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提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人自由个性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按照此观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思想

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上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也就是说人的劳动能力不再受传统的社会分工的制约,人们既可以从事体力劳动,也要以从事脑力劳动,既可以参加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可以从事政治、经济管理活动,科学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等。

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能力又是紧密联系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为人的劳动能力提供目标和动力,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劳动能力是实现需要的手段,是实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层次递进的需要的必要条件。因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应当全面发展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

作为人的劳动能力和人的需要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反映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状态。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要生存,首先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然后才有文学艺术创造,政治管理活动等,才有人的多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自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马克思所言: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与人要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也不是一种纯思辩的形而

上的东西,而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物,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属社会的人和属人的社会的有机统一。社会关系由每一个个人所组成,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社会交往中,以往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性被打破,形成了人们之间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多个层次的社会联系,使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日益走向开放、全面、协调发展,个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形成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交往日益广泛、复杂。正是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情感、需要、心理、信息的不断互动,从而使自身得到丰富、充实,因而个人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各领域,不仅创造大量物质成果,而且创造大量精神成果,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丰富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

(三)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仅是经济增长和物质的繁荣,而是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离开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丰富,生产力和经济就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表现为人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发展和完善,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主体素质是由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构成,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或者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体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建立在主体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的充分自由发展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情况下,少数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是社会关系、交往关系和个人不相适应,个人受到奴役没有自主性的人,也就是“偶然的个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不和谐体现了人与外界关系的不和谐,人的精神世界的矛盾是现实性世界中的矛盾的反映。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才能做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才能扬弃了人的异化,人性在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梯上呈现新的丰富和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二、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分析了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小康社会”“要做到多方面综合平衡”和经济、政治、文化共同进步思想,全面阐发了和谐社会建设思想。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成为经济发达、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经济发达、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它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一致性。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他历来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

“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他还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马克思从从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指出了人的发展的最终动力。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的。在革命时期以“政治革命中心”作为出发点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本没有改变革命时期确立的以政治思想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逻辑起点。其错误在于没有能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清醒的认识。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前提和基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只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不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最终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又与选择怎样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从人的素质的发展上,找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具有一定主体地位的人同样也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独立抉择,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自我素质,为了自身合理的利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同样从人的能力的发展来说,市场经济下存在着大量的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基本原则是平等竞争,平等竞争本质上是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增长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使人的多方面的潜能发挥出来,增强生存和创新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社会的和谐。

(二)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社会环境

邓小平指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管理的民主权利,这就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为此,xg4,平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通过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新型的民主政治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各项法律制度,从而给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可靠的有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邓小平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他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用制度设计安排好,并用规范固定下来,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主意的改变而改变。以法律为准绳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防止以前的因主观随意性而导致的恶果。

同志提出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从邓小平一直强调反对人治,加强法制建设,实质上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目的,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手段。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内容是民主治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成社会的有序、稳定、协调和良性发展。而这一切正是和谐社会的特征和体现。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和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是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人民利益的多样化,工农城乡矛盾,贫富分化的矛盾等大量涌现,因此,没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社会的方式,社会是难以达到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是最理想的控制社会的方式。三是民主法治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前提。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的重点是收入分配公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意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为群众提供公平的机制、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

(三)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传递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途径。“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教育理论在中国当代的新发展,他深刻地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立国之本。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两条方针,其一,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实验工厂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实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状态所要求的高度”。曾指出“学校里面出身的学生”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参加社会实践,“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的知识偏重于感性的局部的,缺乏理性的普遍的知识都是不全面的,要使他们的知识全面发展,就必须“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必须使两种人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教育理论,提出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其二,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的方针。邓小平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社会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宽让、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只重视物质文明,不重视精神文明是不行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是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动力,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念指引我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的俘虏,那绝对不行”。其次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实现人际的和谐,关键是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关心的基础上,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

(四)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身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和谐社会中人自身和谐的发展方向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提出“关键在人”的论断是对建国以来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在1956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随后又针对我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处理政治学习和业务工作关系上,提出了“又红又专”。“红”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专”就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这里政治是第一位的。的人的发展思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对以无产阶级思想来确保人才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起了极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左”倾思想、教条主义特别是“”的错误,在对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政治思想的标准,粗暴的批判人性、人道主义,极力否定和排斥个人欲望、个体利益、个性自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发展中出现尖锐对抗局面。邓平对那种是非不分、善恶颠倒,任意践踏人的价值尊严的错误加以纠正,提出一系列“关键在人”的人的发展思想。1.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再次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将“四有”新人培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在“四有”中,平偏重于“有理想、有纪律”。他指出:“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样能够取得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邓小平的“四有”思想是对的“又红又专”思想的具体化、明确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2.邓小平提出实现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使自己的观念、能力、活动和交往及其素质等方面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阶段。人的现代化就是要大力消除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如对政府、单位的依赖思想,只提倡竞赛不提倡竞争,耻于言利,特权主义思想,缺乏效率、风险意识和时间观念。消除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保守观念,如宗法血缘和等级观念,乐天知命、事事无争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意识,父母在、不远游的孝悌观念等。大力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念,如诚信、竞争、效率和风险意识,平等、法制观念,创新和进取精神等。3.邓小平提出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他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他强调:“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同时不断提高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劳动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我们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这也是人与外部关系和谐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的“关键在人”思想揭示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