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综述
时间:2022-02-14 10:44:00
导语: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网络党建载体、拓展党建工作领域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创新载体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力地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
互联网作为继传统的图书、报刊、广播、影视之后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它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拓展党建工作领域、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促进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促使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党建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应积极顺应网络时展的要求,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创新支部活动方式和组织发展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效率高的优势,不断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1研究网络传播规律,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要利用网络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就要加强对网络的研究,探索其传播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工作要适应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对策,充分利用和发掘信息网络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丰富党建教育内容和形式,改进党建教育手段,增强党建教育效果。
1.1网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广泛的空间
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通过因特网涉足网络文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人。这表明,在网络应用的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不仅在网民年龄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普及率也最高。在学历结构方面,中国网民仍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可见,大学生仍然是上网用户的主流,这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不同地域、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教育资源,家庭、学校、社会联为一体,使原来的相对狭隘的思想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开放式的空间,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能有效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1.2网络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全新的宣传教育平台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能够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抢占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开辟学生党建网络新领域。同时,互联网具有内容丰富、可选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其成为极具感染力的传播工具,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核心是要让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网络突破了传统党建教育时空的限制,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丰富的教育内容,增强了党内教育活动的吸引力。网络上的党建工作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天地,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2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课余活动,信息传播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面对网络大潮,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宣传党组织的先进性,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党建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已刻不容缓。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先进文化和先进组织进行宣传,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率先在学生组织中设立“网络文化与管理部”,在各班设立“网络委员”。网络委员成为班级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标兵,重点负责班级的网络文化建设,协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网站制作、管理与维护,建立一支学生自助、助管队伍,使学生既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又达到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目的,将单向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互动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党建工作进网络的重要体现。
网络是教育的信息源,同时又是传播工具和通信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自我教育”,已成为思想教育的一种崭新途径。由于党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部分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承担,他们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高运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大学生党员自我塑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
新时期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应当是生动、丰富、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的网络阵地,要精心策划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活动,努力将教育方式由一般号召型向真理感召型、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3创新组织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3.1创新支部活动方式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能丰富教育形式,交互及时,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载体、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新领域的需要。传统的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内容容易流于单调陈旧,方法往往单一枯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交流的多元性、交互性、即时性可以让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一种新的教育载体,提升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的预期效果。
我校信息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忻晴静同学由于意外导致了高位截瘫,受伤期间,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多次安排师生党员和班级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宁波探望她,并通过QQ和手机短信经常鼓励她积极振作,勇敢面对挫折。躺在病床上的她,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更加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以顽强的毅力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她的病情逐步有了好转,也使她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为了让忻晴静同学跟上学习,信息技术学院党支部不仅在生活上关心、鼓励她,还安排同专业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网络不间断地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她。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各课程的学习资料,通过QQ等网络通信工具与忻晴静同学共同分享。多媒体专业的老师也开设了相关的网络课程,并采用了相应的网络方式对她进行考核。有了他们的帮助,忻晴静同学通过网络圆满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在宁波医院以第二现场的形式全程参加了毕业典礼,成为一名多媒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通过网络开展相关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不仅能以活动潜化教育功能,增强教育活动的亲和力,增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增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于互动及时,提高了党员的主体参与性和能动性,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3.2创新组织发展载体
党建工作进网络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树立了党建工作新形象。除开展党员的网络思想教育外,我们还实践了网络党建发展工作。运用网络化党员发展手段,开展网络党建发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时效性,使传统党建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忻晴静同学自入学以来,一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党组织靠拢,是组织培养考察的重点对象。在她卧病在床期间,有了支部党员的关心和鼓励,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入党志愿,仍然坚持不懈地趴在病床上写下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和战胜病痛情况。组织上全面考察了忻晴静同学的入党动机、思想觉悟及学习方面的情况,支部讨论一致同意将忻晴静同学列为发展对象。
在组织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创新组织发展方式,忻晴静同学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同步参加了党支部大会的所有流程,她趴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向组织表明了自己的入党志愿,并全票通过了表决,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校党委组织部、信息技术学院党总支、学生支部的老师和学生党员代表专程赶赴宁波忻晴静的家中,为卧床的她举行了一个人的入党宣誓仪式。
通过组织发展载体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组织发展形式,创新了支部活动和组织发展的载体,帮助特殊学生,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充分体现了党支部的和谐与温馨,凸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同时,创新载体形成了“多渠道、全覆盖”的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组织发展的形式,丰富了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并且在创新过程中注重培养、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在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党建工作进网络不仅仅是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党建新领域、构建了党建新格局,进而推进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党建工作进网络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为指导,以支部创新活动为契机,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重点,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彰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效应。
参考文献:
[1]焦涛.拓展网络党建的“六个平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17-19.
[2]林江梅,农贵.广西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6):290-292.
[3]黄庆桥,白杰.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03):59-62.
- 上一篇:探讨农业机械化面临时代的新挑战
- 下一篇:纳税服务处处长述职述廉小结汇报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