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关系刍议论文

时间:2022-01-11 10:13:00

导语: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关系刍议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关系刍议论文

尊重,是一种双向行为,既指尊重别人,也指自己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即相互尊重。现代家庭教育中新型父母子女关系强调的是一种“人人”关系,是平等的,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尊重就是一种相互尊重,表现为父母与子女间尊重是双向的。而双向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我信任、价值、力量、能力、适合性等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显然,尊重的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具有持久的干劲。父母与子女都应明白,在自我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候,尊重他人更重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会提高自己的热情度,会获得自我价值感,会体验到自己成功的乐趣。尊重自己的最好办法是尊重他人,尤其发展到他人又尊重自己时双向尊重行为成立。

一、双向尊重:全新理解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他尊的需要,是建立平等尊重关系的第一心理动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信心,否则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父母与子女能否建立良好的平等尊重关系取决于父母与子女双方。

首先,取决于父母与子女是否“自尊”。

自尊感是一种对自己可以胜任、值得人尊重的自我体验。自尊感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自己尊重自己的情感体验,称之为自尊心;二是与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称之为尊重感。自尊与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自尊感,易于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消极的自我评价则产生自卑感,易产生自我排斥、自我否定。良好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建立在父母与子女双方对自我的积极评价上,即建立在自尊感的基础上。子女的自尊来自他们对自我的积极评价--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父母的自尊则来自于能教好子女的个人成就感以及家庭教育子女意义深远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自尊是自我对胜任、自信、成就、独立自主、个人力量等的需求满足,自尊是激发人们不断进取的可贵品质。有高度自尊心的人性格比较活泼,智力发展良好,喜欢探索,富于创造,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自信。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尊、自信,必将阻碍其潜能的发展。

其次,取决于父母与子女是否“他尊”。

“他尊”即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互动的基础,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要勉强对方,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但需要是要有理有节。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往往建立在对父母权威、个人修养、学术水平、人格魅力、劳动价值等认可的基础上;父母对子女的尊重则往往建立在了解、理解、热爱的基础上。没有对父母与子女双方的了解、理解,就没有热爱,没有热爱就谈不上尊重。不尊重人,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如果父母总指责儿女不听话不懂事,而儿女却总反感父母强加的意识观和行为观,就不会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也无他尊之言。

二、双向尊重:子女尊重父母

古往今来,“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职业、人格、劳动价值等的尊重及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和社会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因得到父母家庭教育而心存感激的情感体验激发的是对父母情感的尊重;“以父母的人格培育子女的人格”的家庭教育思想唤起的是子女对父母完善人格的强烈需求及对“父母是人类灵魂的第一工程师”的人格尊重。

(1)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使父母精神上得到宽慰。

作为子女,早出晚归,要向父母问好;外出之前,要主动告诉父母去的地方,做的事,啥时候回来;要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虚心向父母征求意见等等,还要与父母主动沟通,逐渐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寻找追求的目标,并一同与父母分享,这些都是敬重和爱戴父母的表现,是父母精神上的食粮。

(2)尊敬父母,还要表现在对父母的理解上。

父母由于爱子女心切,对子女的前途考虑较多,会更多地关心子女的考试成绩和名次,还可能要求过于严格,作为子女要能理解这种严格要求,不应让父母生气、伤心、失望,更不应有逆反心理,尽最大精力按父母要求去做;对父母的批评教育,不顶撞,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对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下或缺点,能在帮助的情况下就在心理和行动上进行帮助,不可嫌“丑”,子女只有尊重父母的权利,没有指责的权利。

(3)尊敬父母,更需要行动。

尊重父母,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一个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夸夸其谈强千百倍,行动上尊重了父母,才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整个世界。具体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虎,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实际行动中如关心父母健康方面: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劳累时,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还要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这样的子女会不断增强尊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在家里能养成尊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三、双向尊重:父母更应尊重子女

家庭教育过程是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平等主要在于父母能否平等对待子女、尊重子女。尊重子女体现现代社会中的民主平等意识,它是良好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重要尺度。

(1)尊重子女的人格。

现代家庭教育中新型父母与子女关系强调的是一种“人人”关系,也就是说父母与子女都是相对独立的人。父母把子女看作是“独立的人”的观点是父母尊重子女的前提。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当子女出现差错时,父母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进行训斥,而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如果一位父母在子女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父母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千万不能说有辱人格的语言,“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这德性,就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平时的语言里消失。

把子女当成独立人格的人,还要听取他们的意见,不仅要听,还要分析,对的采纳,不对的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且加以纠正与引导。

另外要为子女保留一点“秘密”,包括过去和现实的“秘密”、“隐私”,这并不是放纵,并不是撒手不管,这是一种人格的体现,只有这样,在关键时刻和关键场合子女需要帮助时,才会把真心话向父母讲,父母再进行适时的、正确的引导就真正保护了子女。

(2)尊重子女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自尊心就是保护潜在力量,使其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危险与伤害,更加有序地发展成长。自尊心强的子女对自己的品质持积极态度,他们容易形成较高的抱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因此容易在所投入的各项活动中取得成绩。反之,自尊心差的子女对自己的态度则比较消极,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在各项活动中退缩不前,成绩也较差。自尊心的形成,不但可以挖掘出子女现有潜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成效,而且还为平稳地渡过下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期创造良好的背景条件。

无数事例表明,在子女发展自尊心的过程中,父母的尊重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检查父母自己对子女的评价。是否因为子女显得一般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失望?是否时常由于子女不可爱或有些笨拙而否定他?是否认为子女愚蠢?一个子女的自我概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认为父母是怎样看他的,当一个子女确信他的父母爱他且尊重他时,他更易于建立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其次,是爱护和赏识子女。没有爱护和赏识就没有教育,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子女仿佛都是为得到爱护和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爱护和赏识的奥秘在于让子女觉醒,觉醒的生命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第三,批评教育子女应以个别为宜。对待子女的错误,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子女,多给子女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子女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要有宽容之心,让子女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从内心深处去影响和感化他们。

另外,避免溺爱子女。一个过分宠爱子女的父母会使他的子女落在其正常发展的时间后面。溺爱子女会使子女发现很难单独作出决定或很难进行自我约束,对所遇到的自主与责任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丧失自尊心。

(3)尊重子女的差异。

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个性方面会产生巨大差异,特别是进入学校的子女,渴望自立但又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观念甚至做出错误的举动。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子女充满希望,哪怕是基础再差的子女,父母必须作出细致客观的分析研究,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给予更耐心的辅导,促使他们能一点一点的进步,并根据他们的进步情况恰如其分地进行激励,使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品味出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及继续努力的方向。

父母还要鼓励子女大胆思考、勇敢探索。慎重对待子女的提问,尤其是简单问题。对待子女的发问要鼓励,用最大的热情谨慎回答,保护好他们的求知欲,启发子女勇敢探索的精神。父母只要鼓励子女思考、探索,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才能激发子女的勇往直前的良好品德。

另外,父母的任务之一是要做一个有信心的同盟者:当子女泄气时进行鼓励,当子女遇到挫折时同子女在一起,并给予子女克服挫折障碍的工具。这些工具之一就是帮助子女得到补偿。每一个人都是利用其能力来与其弱点相抗衡。父母所要干的事就是要帮助子女发现那些能力。当然父母还应对子女的能力进行估价,然后再为子女选择一项最有希望成功的技能,如果必要的话,奖赏、逼迫、引诱都行,只要他能学会。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选择错了,那么就应重新选择,千万不要让惰性妨碍向子女传授这项技能。

建立新型的父母与子女间良好关系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有人认为,要建立民主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还有人认为,考个好成绩,回家让父母高兴高兴,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没有平等作前提,尊重作基础,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可能偏离轨道。

因此,建立新型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既是双方作为特殊社会关系中的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的需要,也是真正的人的心灵沟通、个性张扬以及营造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的需要。新型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强调平等、尊重和促进个性发展,强调父母与子女真情投入与回报、张扬个性魅力。透视新型父母与子女关系,平等是其核心要求,双向尊重是其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