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问题探讨论文

时间:2022-09-20 03:15:00

导语:农村寄宿制问题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寄宿制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四川省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课题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已经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即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但是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实现以上目标。文章以“四川省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课题组的更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力求探讨出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教育;师资

中国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的老师还扮演着家长的角色,照顾孩子的生活,进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得到了不少非留守孩子家长的认同,认为孩子在这样的学校里,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常规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有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师资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批好老师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少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师资力量的问题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寄宿制学校中师资力量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存在何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师资对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

(一)学校的日常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中分别列前3位的都是数学、英语、语文。观察其原因,发现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授课水平与态度有关(见表1)。

(二)学校的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还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希望开设的课程”的调查中发现,175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6名学生不希望开设的课程,调查的结果(见表2)可以反映出学生非常重视学校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希望增设这些课程的理由很多,主要是认为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其他技能,使自己多才多艺;能够体验生活,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能让枯燥的学校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在175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名学生立志报考音乐或美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因此他们更希望多开设美术类或音乐舞蹈类课程。

(三)学校的日常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一般的寄宿制学校实行“三段管理”,即把学生一天24小时分成三段,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负责。他们代替家长照顾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能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相关老师或人员来保障学生的安全,如饮食安全,出行安全,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出,要达到寄宿制学校改善农村教育质量,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推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保证有高素质和足够的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

二、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老师素质低、数量少。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把生活老师的标准认定为保姆式的管理员,对生活老师的招聘还未形成统一的严格标准,招聘条件很低,在有些学校甚至招聘当地的农民作为生活老师,因此对生活老师的工作职责也只有很低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低素质的生活老师根本没有动力给予学生细致的照顾和关心。另外,部分学校具有高素质的生活老师,但数量非常有限,为了完成工作,学校不得不安排任课老师完成生活老师的工作,任课老师必须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任课老师也无法专钻研业务,更无法进行创新,达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公务员之家

第二,非主要课程的任课老师数量少。在表2中,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这些本应该开设的课程却出现在“学生希望开设的课程”中。原因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等非主要课程的老师数量少,工作量大,导致很多就算具有计算机实验室、体育器材等硬件条件的学校也无法完成正常的课时量甚至没有开设该类课程,那些条件更差的学校开设情况就更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了。

第三,心理辅导没有引起重视。由于学生24小时在学校,老师就需要像父母一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辅导。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健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表2中也的确反映了不少学生希望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但在实际中,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对这个问题都没引起重视,只满足于要求学生成绩好,不出事等目标。与非寄宿制学校、大学不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年龄刚好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间,作为老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都有职责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优良品质的学生。这种职责甚至比上好课、照顾好日常起居更为重要。

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存在的以上问题,造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并没有发挥应发挥的优势,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

三、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待遇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老师的待遇不好,对高校应届师范毕业生特别是本科生根本没有吸引力,甚至“工作稳定”的优势也没法吸引他们。从各省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中可以看出到农村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非常少,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更明显。另外,较低的待遇也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继续在农村学校继续工作。

(二)相关政策的限制

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非师范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愿意从事教师的工作,但是国家政策却限制了他们,如支教计划,专科层次学生就没有列入参与对象中。其实,专科层次的无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社交和沟通能力是强于本科层次学生。同时,学校要开设各类兴趣类和培养能力的课程也需要非师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另外,非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非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很难获得教师资格证,此情况也对毕业生的选择做了很大的限制了。

(三)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

各地的学校没有统一的招聘老师特别是针对生活老师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对工作职责的要求,造成了生活老师很多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

四、解决当前寄宿制学校师资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在各地区或各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老师的招聘条件、学生人数和各类老师人数的比例、工作职责与考核等都要有统一规范的要求。

第二,国家和各地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待遇问题,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待遇,如合理利用下拨经费和社会资金。各地政府也应和寄宿制学校配合采用其他方式吸引高素质教师和应届毕业学生,给予老师进修和深造等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第三,国家应放大对应届非师范专业和专科学生从事教师岗位的限制。各个高校包括职业技术院校应鼓励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并为非师范专业(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教师资格证提供方便,如为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提供指导与帮助,开设教育专业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进行辅导等。

参考文献:

1、身萍霞.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7(4).

2、陈新阳,王一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2008(1).

3、杨兆山,杨清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7(6).

4、叶敬忠,潘璐.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教育政策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