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时代性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3 03:52:00
导语:新农村建设时代性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自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三年制定的推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都明确指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深刻地说明,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了强有力的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具体来说,一是农用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生产力水平低下,许多农业劳动仍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力低;三是农业技术储备不足,农业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四是农民经济管理理念陈旧,单凭经验搞种养经营,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思路和观念。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把坚持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就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用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
第一,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片面地理解为大量投入资金建新房,从而不顾实效搞形式。以前出现过的有些地方,往往借口整治村容村貌,盲目地投入大量资金所谓帮助农民建设新房,外观上确实看来整洁漂亮了,但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观念没有得到改善。更要防止大拆大建,搞强行集中,防止一哄而起、搞运动式推动的“政绩工程”;防止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始终做到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坚持“点状”推进与“扇面”发展同时推进的原则。
第二,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立戒盲目追求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循序渐进,确保这项历史性工作有一个良好开端。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各种因素影响都不能低估,因此,只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照搬照套,更不能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
第三,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由于受自然条件或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虽然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抱有很强烈的愿望,但毕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可能全面理解,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意见。再加上不同地区由于历史、环境、基础的不同,新农村建设在内容、要求、进度上也应有所不同。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与农民民主协商,按照农民的意愿进行安排。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对强迫命令,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尽最大可能地遵循政府推动与农民发动同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举的办事原则。
第四,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状况,而现有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具有层次性,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根据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北方农村和南方农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各具特色。
第五,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虽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实施者是各级政府,政府较全面地掌握着信息、技术以及资源,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各级政府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切合实际地把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等有效地传授给广大农民,放手让广大农民凭借政府提供的条件发挥主体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对策
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化”社会结构。“二元化”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促进中国以农业支援工业发挥了一定历史作用。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这种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已经严重地阻碍着各种生产要素不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组合,极大地阻碍着中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逐步消除二元化社会结构,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新农村建设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摆布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是要调整国民收入与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从法律和制度上解决拖欠农民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四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五是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六是要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要按照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一是要适应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应;二是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三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四是要合理规划利用荒山草原,加大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缓解牧区草场超载压力,推广集约饲养模式,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加快发展畜牧业;五是要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合理发展河流湖泊海洋的养殖方式,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业;六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出产率,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第三,调整农村政权结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村政权结构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政权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束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成为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因素。机构林立,冗员众多,也是造成农村社会问题和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大力调整、精简农村政权机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型农村政权机构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做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一是要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二是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改革,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要切实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农业、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四是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建设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鼓励采用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五是要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探索采取多种办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六是要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第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一是要把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切实落实好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二是要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三是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在巩固人畜饮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及其他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燃料和能源;四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五是要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培育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第五,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重点是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发展特色农业,注重区域农业的合理发展,提高养殖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计。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为他们提供及时的信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建立农民进城务工的阳光工程,彻底取消歧视性规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四是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补偿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切实落实农村的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扩大政策性银行对三农服务的范围,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重视三农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全面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长期任务,也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情。我们既要有充足的信心,但也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破解三农的困境和出路,其意义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06-02-22(1).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6(1).
[3].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N].光明日报,2005-10-20(1).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但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时代性;现实意义
- 上一篇:农村经济建设中政府职能定位分析论文
- 下一篇:农村改革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