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30 02:30:00
导语: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农民工的界定,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孙立平则指出,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表明的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的是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无论如何,当这些农民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返乡后势必要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即通过再就业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但是,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1.务农障碍
首先,许多农民工当初外出打工之时已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或转让给其他农户。对于转包或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工,由于期限未到等原因,当其返乡后并不能很快取得该项权益;对于部分将其转让的农民工,则更是根本无法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据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1000万农民工早已没有所谓“承包地”。这样,返乡农民工的务农之策势必难以广泛落实。
其次,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不仅会削减农民工的务农积极性,更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增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消息,据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调查,2008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25.5%、21.2%、12.6%和1.6%,同比涨幅逐季大幅回落。尽管国家表示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压力是很大的。
2.适合返乡农民工的工作岗位供给失衡
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迫停产、破产或大量裁员,导致岗位供给不足。在2009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从所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增减相抵,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失去工作岗位的有300万。总而言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岗位供给减少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此外,很多地区还存在岗位供给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原因则在于很多返乡农民工以前只是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受过各等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低,而这些岗位对技术要求较高,使其无法胜任。
3.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困难重重
(1)农村的创业环境条件仍有待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差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农村土地制度等的制约,使得创业基地的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
(2)很多返乡农民工的因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创业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低、创业产业选择单一等方面。
(3)创业离不开资金,尽管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但相对于创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受担保等因素影响信贷融资艰难,资金问题成为农村创业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表现
在我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了他们缺少自由迁徙权、平等劳动权等,受到很多城市各种政策壁垒的排斥,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今,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再就业之路上困难重重,长期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理应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2.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到春节前,我国返乡农民工约为7000万人。春节后,有80%以上农民工已经进城务工。其中,有4500万已经找到工作,其他人处于寻找工作状态;近20%就地就业或创业或寻找工作。以此推算,近2500万农民工仍处在工作不稳定状态,仍然面临着再就业的种种困难。因此,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势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3.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助于扩大我国内需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此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带动型至关重要,而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显得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在全国各省市实行“家电下乡”的利农政策,旨在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农村消费。然而,农村消费的增长是建立在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刺激经济增长。
4.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信息,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中从业或外出从事各种劳务以及在非企业组织中从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471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为50.9%,而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到全部收入增加额的62.4%。200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94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0.4%,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9.1%。2004年以来,江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07年已达3476元,也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尽管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不尽相同,但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都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而且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保证他们的工资收入来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意味着使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重返城镇实现再就业。我们的政策实施则在于促进返乡农民工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实现再就业。
1.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扩大投资不仅造成需求扩大,从而带动更多的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直接创造岗位。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农村民生工程等,而这些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将创造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总之,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短期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就业岗位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
2.通过信息提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使返乡农民工难以及时了解外部的用工信息,为此,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解决好企业和返乡农民工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双方损失。
首先,劳保部门应及时了解该地区以及外省市由投资等带来的大量招工信息以及目前的招工情况,并及时向返乡者传达该信息,实现岗位与求职者的尽早结合,同时避免返乡农民工不知情状况下大量聚向同一地区造成的资源浪费。
同时,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状况开展不同规模的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洽谈会。例如,2009年2月8日,在广西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联合举办了2009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大型劳动力招聘会中,103家企业共提供了425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2.35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当天签订就业意向协议7500份,现场录用1780人。此外广西贺州市、安徽等地也分别开展了类似的专场招聘会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通过技术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更好就业
技术培训可为改善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创造前提。政府可通过向返乡农民工发放就业培训券等形式,为其提供各类技术培训,使返乡农民工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例如安徽省目前建立了1000多个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全省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达94.9万人。在此,要注意企业需求与培训方向的结合。同时,对于某些培训成本较高的岗位,还可采取政府与企业协商一致,双方共同出资培训,培训合格者直接就业的方式,做好以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工作。
4.通过鼓励创业带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首先,要加大宣传,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其次,可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同时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再次,建立各类“农民创业园”,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基地,同时从长远来看还可发挥产业集群通过竞争带来的优势。最后,通过降低创业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5.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资金障碍
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的资金问题,要发挥好财税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如前面所说,对于返乡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甚至完全的财政支持,同时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给予贷款财政贴息、提供担保等。总之,要发挥好财税金融政策的作用,不能让资金不足阻挡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步伐。
此外,各地还可采取对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不仅使其自身发展得到保障,也可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得到一定保障。
总之,新时期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但针对现状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妥善处理好他们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走出困境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不断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摘要: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裁员、停产或破产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本文研究了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并分析了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杜敏: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永川市为例.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6(4):110—112.
[2]朱贵平吴静波赵国艮:安徽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无为、颍上等地66位返乡农民工的访谈.华东经济管理,21(8),25—28.
[3]杨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
[4]徐艳:重庆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
[5]谢芳.农民工就业歧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常红晓.“农民工失业加剧农地纠纷”,《财经网首页•新闻•政经•政经每日要闻》,2009年3月3日,20:30.
[7]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统计分析•农产品价格》,2009年3月3日,10:35:52.
[8]高松:“尹蔚民:1100万农民工失业企业岗位流失约300万”,《中央电视台网•新闻频道•中国新闻》,2009年3月10日,10:43.
[9]“统计局:截至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中央电视台网•新闻频道•中国新闻》,2009年3月25日,11:33.
[10]“南宁市多重措施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局势”,《新华网•广西•地方新闻》,2009年2月19日,08:54:26.
[11]“小丫跑一线:安徽突围返乡潮”,《中国芜湖新闻网•芜湖新闻•芜湖要闻》,2009年3月8日,01:22:51.
- 上一篇:邮政局团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