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03:10:00

导语:生态文明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探究论文

[关键词]社会形态;文明形态;文明结构;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大工业时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一切文明形态得以产生的宏观的一般条件。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持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文明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物质文明是在满足人类需要、实现人类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的产生。在这个问题上,“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3](P373)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只是一种手段,而只有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身体的无机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种的再生产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要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自然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需要、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都是意识的对象,从而既是科学研究和认知的对象,也是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自然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272)所谓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恰好反映的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物质变换,说明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变换把人和自然结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自然、作为人的需要满足和本质确证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以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形式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学特征和要求的复杂系统。这样,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状况就成为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这一主题对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否则,人类既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状况是影响一切文明存亡的基本变量。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1)地理基础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是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3](P731)这里,地理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就在于它已经是人化自然。(2)自然生态系统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是,不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始终是文明发生的前提和文明存在的基础。“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P586)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为中介,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这样,生态文明事实上成为伴随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3)自然条件是形成文明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相同的经济基础就会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文明结构和文明形态。“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P894-895)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然条件特点的不同,必然使其自然需要也不同,这样,就使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同一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关系。这样,就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必须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和可承载的范围内。因此,生态文明是作为贯穿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基础性的文明结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生态文明结构。生态文明不是存在于文明形态之外或之上的一种文明结构。事实上,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1)渔猎社会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通过宗教的形式不仅反映和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际的生态联系,从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因此,这种通过宗教禁忌来起作用的自然保护,逐点来看,近似于现代在自然纪念碑或自然保护区上规定的自然保护。”[6](P92)当然,在这种意念中,也包括人类试图同化自然的企图。(2)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现实发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P399)这样,就要求人类要在学习和模仿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模式(都江堰、桑基鱼塘等等)就奠定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的经济技术物质基础,而“天人合一”(就自然之天而言)、“民胞物与”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成果在自然观和伦理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不具有终结工业化和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这个“变数”来说,大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P76-77)因而,没有必要的大工业的支持和支撑,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工业文明中已经孕育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的可能和形式。现在,在工业文明内部中展开的一切修补和完善、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绿色思想和绿色行动,就是现实的生态文明。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等。显然,试图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不仅犯了逻辑错误,而且迷失了现实方向。当然,只有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理性的行动。这就是生态文明演进的真实进程。

总之,正像每一种文明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

三、走向新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形态的整体变革

尽管智能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违反生态化的原则,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向人与自然的新的科学的人道的和谐,必须对社会形态进行总体的变革。

政治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证。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希望在不触及政治社会形态的条件下来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或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都是改良主义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且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技术的社会形态只是整个社会形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是要受到整个社会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社会形态的制约和影响的。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剥削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公共利益保证的自然物质条件的矛盾和对立。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危机的具体表现。“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P104)这里,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通过总体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埋葬。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彻底铲除资本家私人利益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全实现,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极明白而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这样,才可能在技术的社会形态上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文明,才能在智能文明的基础上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和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因此,当用智能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还必须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只有智能文明和产品经济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宜新生态文明生长的土壤。当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即使在向未来的产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因素也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5](P686-687)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在根本上是与人的发展实际逻辑相一致的。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自然经济。在物的依赖性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样,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样,就需要产品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才能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样,在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只有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信息化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思想条件。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其实,德文的“文学”(Literatur)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可以将之看作是“文明”的意思。这样,在文化的社会形态的层面上,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地域文明)和“世界文学”(世界文明)两种形态。因此,只有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智能文明才能成为新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这就是要通过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来建构生态文明。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事实上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过程和产物。这样,就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引领全球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自觉的民族意识。目前,主要是要防范后现代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陷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的历史资源、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这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生态治理经验,在包容和开放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今天,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重大原则。因此,文明多样性原则同样是建设新生态文明的科学的文化视野。总之,只有在社会形态的总体变革的过程中,智能社会和智能文明才可能在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式,否则,智能社会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事实上,生态文明就是随着文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人们才真正开始了自觉地建构新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约阿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