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三重忧患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02:55:00
导语:弱势群体三重忧患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弱势群体生存、教育及身心等三重忧患逐渐凸显出来。它们不仅影响弱势群体享有权利,也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三重忧患,为弱势群体充分享有权利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对弱势群体的自身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三重忧患;贫困
本世纪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弱势群体不得不面临三重忧患(生存忧患、教育忧患、身心忧患),虽然它们并不总是集中地暴露出来,但这三者却有着内在联系,常会发生连锁式反应,构成了对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构成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威胁,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弱势群体及其三重忧患
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下岗工人,“体制外”人员,农民工和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但据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及的“被置于脆弱地位群体”,特别是根据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分化转型所带来的冲击来看,弱势群体还应包括久病或重病患者、孤儿、城市及其制度边缘者。“弱势群体”有不同叫法,如社会学中的社会弱者,政治学中的不利群体,法学中的边缘群体,经济学中的脆弱群体等。但究其根本,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变化而造成对社会及生活的不适应并处于脆弱地位、面临生存和发展困难的人群。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低层次性,承受能力上的脆弱性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是弱势群体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地表现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忧患、教育忧患和身心忧患。生存忧患指由于缺少或丧失经济来源,不得不承受着沉重的生活负担。教育忧患指弱势群体由于经济状况的恶化或其他客观条件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身心忧患指面对激烈竞争或生活窘迫,不得不承受其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甚至放弃改善身体和心理现状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弱势群体的主客观条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享有公民权利的充分性,而他们所面临的忧患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爆发出来,对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这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潜在的危险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如《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规定:“必须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属于被置于脆弱地位群体的人的人权……各国有义务确定和保持国家的适当的措施……争取促进保护其人口脆弱层次者的权利。”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弱势群体谋好利益……千方百计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难,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是一种很重要而且紧迫的治本。”
二、根除贫困,解决弱势群体生存忧患
中国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有些甚至属于赤贫。原因有下岗失业、年老体弱、长期疾病、丧失劳力、父母双亡、处于政策和制度的边缘地带等。他们绝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其恩格尔系数高于60%甚至高达80%。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极端贫困的广泛存在妨碍人权的充分和有效享有,立即减轻和最终消除贫困必须是国际社会的高度优先事项。”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也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见,根除贫困,解决弱势群体生存忧患,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1.以就业和扶贫为主要渠道。要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用工单位要根据条件来扩大用人范围,提供就业机会。国家和社会及其保障机构应对再就业的弱势群体进行培训和引导,提高其主体意识,增强其劳动技能,鼓励其发挥特长以应对社会的变化。居委会和社区要为其提供条件,鼓励其自谋职业。解决贫困户脱贫启动资金短缺问题可大力推行小额信贷、扶贫部门筹措的脱贫基金等扶贫模式。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自199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验,目前已进入全面试行并推广阶段,其手续简便,效果显著。扶贫部门筹措的脱贫基金要循环使用,可由脱贫致富人员自行缴纳,接受企事业单位捐赠,或合法募捐等。
2.以保障措施和制度为依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指为那些丧失或不具有劳动能力的弱势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根据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能力和范围还很有限,很多处于贫困线下的人群因各种原因而没有被覆盖进去。要建立起国家、社会及公民自我救助三者有机结合体系,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另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和社会有责任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上的困难。社会保障制度要体现出人本主义精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包括失业保险、救助保障、收入调节以及养老保险政策等。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其制度还不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制度建设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3.以完善监督反馈机制为制约条件。社会上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构,督促监查社会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关注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及时反馈,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才能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效地缓解社会压力和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坚持共同富裕,要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应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就要解决其迫切需要解决的疾苦,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面临的生存忧患,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追求,而外围机制的制约有利于各种措施的真正实施。
三、发展各级教育事业,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忧患
经济上的贫困和生活状况的低下,影响到弱势群体甚至其子女的文化生活及教育状况。据调查,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农户中对子女入学以及接受继续教育,表示有心无力的占很大比例。不接受教育或少接受教育不仅会严重影响整个国民教育及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到本人享有权利的充分性,甚至会失去享有权利的机会。列宁曾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意思是,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不能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
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扫除弱势群体教育的盲区和弱区,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忧患。(1)建立教育保障制度。国家运用其社会职能,创造条件,给予弱势群体以特殊的教育上的保障。如增加职业教育和技术的培训,形成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网络体系,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2)积极筹措资金。社会保障制度在其运行过程中应确保政府教育救助资金的稳定投入,设立专项的义务教育基金。对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应给予其政策上的倾斜,以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筹措。加强防范和制约机制,监督和保障教育资金的有效使用。(3)扩大免费教育和免费服务的范围。对于弱势群体的适龄义务教育的子女确保其免除所有费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对于非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青少年,校方和社会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为其完成学业提供补助。此外,还应设立公共机构、发动社区服务及鼓励自学成才等,为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提供优惠服务。四、提供医疗和心理救助,解决弱势群体身心忧患
据卫生部官员公布,中国农村一半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西部农民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广州日报》2004年11月6日)由于生活水平低下,缺乏保健知识,贫困人群的抵抗力降低,一旦生病,家庭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打击。城市边缘人群往往被排除在医疗保障之外,也同样面临着无法承受的问题。在对待疾病、困难以及逆境上表现出的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承受能力上的脆弱性和极为强烈的挫折感,成为弱势人群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身心忧患。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已成为新的救助领域,对人的精神关怀及心理救助也应提上日程。(1)提供医疗救助措施。应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使下岗职工、城市边缘人群等也能享受医疗保障。尝试建立医疗救助机构,对大病重病弱势群体人员提供无偿的帮助,允许缓交、免交部分费用。积极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积极筹措医疗救护资金,集社会力量之捐助,对弱势人群实行优惠或补助。建立社区医疗互助小组,明确医疗帮扶对象,定期回访。(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需要亟待完善和发展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政府及社会应从精神上鼓励弱势群体人员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动力,激起其健康向上的竞争意识。通过制度和法律的手段,确保其享有充分的权利,维护其尊严,消除其被剥夺感。广泛开展社区互助,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并提供心理教育及咨询等服务,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矫正其心理发展不良倾向。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发动各种媒体,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发动家庭、社会、街道关心、爱护弱势人群,调整其心理状态,克服妥协自卑的心理,强化其自我发展意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只有从经济上、政策上、法律上、心理上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才能使其生存和发展得以保障,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于弱势群体的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覃丽华.对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2,(1):42-45.
[2]艾其茂.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及其救助对策[J].党史文苑,2006,(12).
[3]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J].前线,2001,(5):21-22.
- 上一篇: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研究论文
- 下一篇:老干部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