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影响探究

时间:2022-12-08 11:41:50

导语: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影响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影响探究

摘要: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个人信息具有情报价值、凭证价值,这种个人信息被存档后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辩证看待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个人信息被存档的法制管理、源头管理、行业自律管理以及存档行为引导管理方面提出规范管理的措施,以促进个人信息存档后的安全保存与合法利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个人信息;被存档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是指“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者收集网络上产生的个人信息并将其档案化,使其能作为档案被使用的活动行为”。这种存档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主要是从其负面角度进行阐述,比如侵犯了隐私权、信息被用于商品推销等,较少谈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事实上,个人信息被存档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动因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广泛产生,为后续的存档行为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可能在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变成了现实。(一)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个人信息一般是零碎的、分散的,这样的个人信息对企业来说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当这些零散信息经过整合,以“档案”形式呈现后,其利用价值急剧增加,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会分析用户浏览痕迹,提供“同款推荐”“猜你喜欢”等产品推荐功能,这样可以直接提供用户有购买意愿的产品信息,节约用户的挑选时间,增加用户的购买可能性,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二)政府社会治理需要。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管理逐渐数字化、网络化,网络环境下所产生的个人信息也成为政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断完善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治国理政,无信不立,信用是政府得乎民心的重要制约因素,是政府社会治理的基础保障。一个诚信的政府,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是人民信赖、支持、拥戴的好政府,才能长久地存在与发展下去。[1](三)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个人信息可以为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及真实性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一是个人信息对科研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人”为对象的研究中,比如社会学与行为学。这些学科在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和确认后,采用大数据交叉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其差异性或异同点获得最终需要的科研结论。二是在学术研究中,学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汇总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课题研究现状以及进展程度,从而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性”及“时效性”。

二、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讲,要想长久稳定发展,高质量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后,形成“个人档案”,它的凭证价值与参考价值能够帮助“伯乐”识别“千里马”,单位可以将这些个人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大数据并加以分析与利用。首先,从个人信息的内容来看,除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分析出个人的经历、性格、表现等,这些相对客观的信息对单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而且还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避免人才被埋没。其次,这些被存档的个人信息越完善,越有利于单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对人才进行选拔任用时,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并最大化提升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契合度。2.留存活动轨迹凭证。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个人信息是个人工作与生活的记录,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个人信息被存档后具有一定的原始记录性,如果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纠纷时,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直接的凭证依据。例如,为了方便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实时交流,淘宝开发了“阿里旺旺”软件,该软件可以记载所有的聊天记录、短信记录和文件记录等信息,如果发生交易纠纷,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凭据。[2]3.助力社会治安防控。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人的管理,那么这些被存档后的个人信息可以为社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2]如今,政府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采集个人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可以更高效地开展社会安全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例如,2020年我国防控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级政府为应对疫情,积极采取合法App、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对进出小区、单位等的人员进行个人基本信息及近期活动轨迹采集。大量的个人信息被存档后,政府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海量的个人信息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准确筛查、识别出谁曾经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及时且准确地为当地联防联控防疫小组提供信息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消极影响。1.泄露个人隐私。网络上产生的个人信息被存档后,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的经济和人身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表明: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以及工作单位等被泄露,63.4%的网民个人网购记录、通话记录、网站浏览痕迹等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3]2018年10月,金雅拓(Gemalto)了全球范围内公共数据泄露事件严重程度指数,共涵盖945个事件,导致45亿条信息泄露;仅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超过2500万条数据遭到入侵或泄露,其中就涵盖了个人身份信息。[4]这些是个人信息被存档后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2.干扰个人生活。姓名、联系方式、网络账号等内容是基本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被存档后,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将产生信息骚扰和电话诈骗问题。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2019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360手机卫士拦截骚扰电话约260.9亿次,拦截垃圾短信约95.3亿条,[5]这些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会严重干扰公民的正常生活。3.裹挟个人思想。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个人信息被存档后,就相当于一个“透明人”被暴露在公共视野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或不法分子会窃取人们的个人账号,推送一些垃圾资讯,这些垃圾信息和歪曲的言论将逐渐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如果自身缺少阅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三、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后的规范管理

如上文所述,个人信息被存档后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留存活动轨迹凭证、助力社会治安防控,同时也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个人生活受干扰,个人思想受裹挟。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后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博弈中,我们应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在个人信息被存档后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一)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我国目前关于个人信息权的相关立法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概念以及侵权个人信息的行政处罚做了相应说明和规定。但是,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需要辅以完善的法律治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国相关执法部门尤其是政府及司法部门对违法侵犯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还有待提高,对不法分子的信息侵权行为应适当加重惩罚。(二)加强个人信息生成平台的源头管理。个人信息从产生到利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存档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所以,仅仅采取事后救济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需要从信息“源头”进行管理,加强信息责任监管。在现行网络条件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覆盖个人信息从产生到利用各个阶段的信息库(包含产生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以及收集、存档、利用个人信息的信息责任者等),利用个人信息大数据对相关联的人和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责任人可以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建议该平台在合法的范围内可以对公民开放,让公民通过管理平台了解自己产生的网络信息目前处于哪种阶段和状态等,有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提升相关行业信息行为的自律性。行业自律是指业界通过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在个人信息收集、利用、交换方面的行为,以达到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行业的服务者包括政府、企业、网络运营商等应当制定明确的行业行为标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处罚措施,端正保护个人信息的立场和态度;行业应自发成立信息发展协会,负责监督管理行业处理个人信息的全部流程,采取措施促进网络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员工须遵守职业道德,抵挡住金钱利益的诱惑;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强化其保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权的职责意识,必要时可采取行政处罚手段避免侵犯用户隐私权现象的发生。(四)注重个人信息存档行为的引导。首先,个人应具有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进入网站或下载软件时,应认真、仔细地阅读并安全设置各种权限,定期清理浏览器等各类软件上的活动痕迹,必要时可以关闭地理位置查询等跟踪功能,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其次,对于邀请成为网络会员等行为要谨慎对待,毕竟很多会员制是强制要求登记真实个人信息的。最后,个人在强化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应当勇敢地举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空间内产生的个人信息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为了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对个人信息进行存档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个人信息被存档后所带来的影响,扩大其有利影响,尽量避免其不利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存档的影响,结合我国信息行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同时,个人信息资源也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冰.信用档案建设刍议[J].北京档案,2012(5):32-34.[

2]仇壮丽,郑凡.个人即时信息归档保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3(1):29-32.

[3]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EB/OL].(2015-7-22)[2019-12-06].

[4]2018年上半年全球数据泄露事件严重程度指数一览[EB/OL].(2018-10-15)[2019-12-06].

[5]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9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EB/OL].(2020-02-04)

作者:李彩丽 张强 单位:1.广西民族大学档案馆 2.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