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时间:2022-04-23 10:51:22

导语: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和优化,是保证新常态下创新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快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改革,首要的工作就是切实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推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向人力资源管理要红利,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从企业层面上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企业管理的高效,通过体制机制优化创新、要素重组,采用科学化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提高;二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组织管理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曾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就是要将发展方式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转变。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要想实现新发展,关键在“人”。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要素,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因此,企业转型升级和人力资源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又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所以,转型升级的根本,终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新常态下企业转危为安的步伐。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进行变革?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来调动各岗位的人员积极性与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看不见”的人力资源价值转化成为“看得见”的组织绩效,就成为我们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制约国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1.“人”的困境制约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过去,由于技术落后,港口生产作业方式不发达,港口装卸作业主要靠人抬、肩扛,依赖大量的人力,港口生产作业效率主要体现在人员的数量上,人员数量就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正在兴起通过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智能监管、智能服务、自动装卸为主要呈现形式,打造安全、高效、高品质服务的新型港口,即:技术密集型的智慧港口。随着智慧港口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人”形成了重大冲击,对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人员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少,过去人力资源数量多的优势逐渐变为劣势。在这种形势下应该如何应对,成为各个港口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2.资源环境约束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目前,随着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比重提高,煤炭业务逐渐萎缩,近5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煤炭产量减少2.15亿吨,我们传统主业受到市场冲击,增长日趋乏力,这也必将导致企业人员需求数量的下降。形势倒逼我们不得不调整产业布局,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走产业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保障高的现代化之路。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身存在的弊端和症结。国企职工普遍年龄结构老化,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同时,学历偏低,员工的知识能力储备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另外,当前企业内机构设置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致使管理粗放,人浮于事,竞争意识差,效率低下。由于国企一直在“泛行政化”状态下运营,市场选聘经营者只是一个补充,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有效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各个港口都在金融、物流、贸易等业务板块开拓发展,需要相应专业人才作保证,而人才匮乏是我们突出的现实问题,对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形成了人才制约。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薪酬体系不完善,“大锅饭”问题突出。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薪酬分配制度不够合理,考核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不能有效调动积极性;也没有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组织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做出彻底的改变,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对症下药、刮骨疗毒,就必将是死路一条。柯达、索尼、宝洁等国际优秀企业的衰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老牌企业而言,要么在固执中死去,要么在持续创新中重新焕发生机。百年老港更需创新,世间没有绝对的基业常青,企业的生死存亡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创新和变化虽不能完全确保企业永立潮头,但却是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故步自封、不思创新均难以赢得未来。

三、以人力资源改革促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近年来,许多大型港口企业进行了多项有益的尝试,基本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优化整合机构,推行盘活存量、主动减量、做好增量的“三量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提升要素活力,提高规模和资源配置效率。一是盘活存量。对于同质化、同构性单位,进行重组整合,下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集团内部的运行效率。二是主动减量。对于集团内部结构调整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敢于壮士断腕,果断予以退出,及时止住“出血点”,使企业轻装前行,走“精干高效”的发展道路。三是做好增量。曾经讲过:“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内因是什么?内因就是创新。因此要坚持创新驱动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将集团现有中心等经费单位按照市场化转型要求进行整合,实行市场化运作,以新观念引领新发展、开创新局面。2.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人才是根本,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因此,需要我们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明确选人用人导向,以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汇聚各路英才,全面加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国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选聘人才由组织部牵头,在独立面向外部市场的经营单元单位试行。这对即将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同志是个考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制度将对管理者应承担的责任、义务进行明确,有奖有罚,纳入绩效管理,打破国企干部“终身制”“铁交椅”“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思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文化氛围,激发管理人才队伍生机与活力,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双赢”。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不能墨守成规,慵政怠政,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党组织也会通过这项工作着力打造有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3.以“分层起立”为手段,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制定《竞争上岗管理办法》,自上而下就地起立,实施层层竞聘上岗。对于所属子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实行任期制,对业绩不达标、考核不称职的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管理人员引入淘汰机制,真正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劳动合同管理为载体,建立员工退出机制。修订集体合同,引入不胜任员工退出机制,真正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使用工管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4.优化市场化薪酬制度体系。企业的激励制度对员工效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激励不足是产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激励不足的本质就在于激励供给与激励需求不相匹配。激励政策具有天然的杠杆效应,能够四两拨千斤,企业激励制度越完善,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要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是企业现代管理的标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指挥棒,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正向激励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压力层层传递,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促使人人出智慧、想方法,人人有压力、生动力,提振队伍精气神,提高劳动含金量,提升绩效正能量,进而推动从任务导向转变为增量导向。建立《员工职位管理办法(试行)》,推行员工职位管理,取消行政级别,科学构建职位体系,建立管理、专业技术、生产操作三条职业发展通道,实行“纵向可升降、横向可转换”的管理机制,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实现薪酬可期待上升,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秀人才实行聘任制,动态评审,充分发挥高级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员工队伍的工作热情、工作活力,发挥人才的资本性要素作用。5.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通过新技术的开发来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而,企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建立以市场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高适应市场、引导市场的应变能力。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需要良好的竞争机制和人力资源。企业想要发展,想要提高自己的全要素生产率,就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自觉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谋划发展,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企业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静.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收敛性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魏下海.张建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05):48-57.

作者:邢健 单位:河北港口集团秦港股份九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