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监管综述
时间:2022-08-17 06:06:01
导语: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监管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这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一系列新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新生代农民工、Y一代崛起“、刘易斯”拐点、员工结构的变化,为人力资源管理赋予了“以人为本”全新的内涵;e—HR、ERP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沟通平台,迫切要求人力资源的行为和表达方式及时升级转换“;风战争”“、雾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知识与网络化环境,需要从根本上重构赢利模式,提升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地位,构造起新的企业核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环境,使企业在21世纪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人力资本,已成为克敌制胜的核心竞争力;转型,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人力资源部门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传播人力治理技术,担当起员工群体的沟通、宣传和倡议者角色,成为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
一、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与重要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企业治理最终就是人力治理”,这是美国企业管理先驱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名言。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全球领先企业纷纷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强调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塑造和深化,能够对企业运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何有效地把人力资源角色重新定位于专业中心、业务伙伴和共享服务,成为人力资源转型的关键。作为CEO战略伙伴和直线经理的策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时时关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聚焦那些具有战略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结合市场和企业本身实际,通过剖析企业内部动力的合成,对绩效成果给予准确判断,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将团队成员的激情点燃,让每一个人对企业高度热爱,让每一个岗位都有科学规范,让所有部门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协同作战,让整个企业肌体健康和谐高效运转。在企业中,人本管理中的“人”指的就是企业员工。也有国外学者曾指出:管理不是管物,而是开发人才。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从满足企业员工作为劳动者的需要出发,以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高和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诺基亚提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市场竞争思维”。因此,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社会个体由于个人条件各不相同,需求的层次也不相同,但受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活动中,要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充分体现企业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企业要建立真正地能够落到实处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让这种文化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成为企业的主角,特别是大型企业,尤为如此。要打破官僚体制的企业文化,引入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各项制度。只有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次才能得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转变才能实现。
二、心理契约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是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最早提出的,它的定义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是组织与个人双方彼此要付出什么同时又期望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它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非正式的隐形的契约,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越牢固,对企业就有比较深厚的忠诚感和依赖感,工作投入且关心企业及所在部门的整体利益;反之,心理契约就比较脆弱,对企业没有什么感情,员工在工作时不认真负责,不积极主动,也不关心企业利益,在企业危难的时候往往是“树倒猢狲散”,而不是同心协力,共闯难关。因此,心理契约是员工在企业中各种行为的基础,了解心理契约,就能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感情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一种无形的手段,与制度契约相比,心理契约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了企业管理效果与经营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制度契约的成本。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沙因(E•H•Schein)指出,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却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正式的经济契约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约可以填补经济契约留下的空白。心理契约的暗含条款能够弥补雇佣关系中正式文本规定的一些不足,降低员工与企业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个人与企业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同时,在心理契约构建和维护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变量。除了要正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问题,而企业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感受问题,也是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内容。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实现员工对组织较强的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进而起到稳定人才的作用。心理契约同经济契约相比,主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定量比较困难,一般只能进行定性或简单的定量研究;变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契约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进行必要的维护。心理契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者要正视它的存在和影响,让无形的心理契约变成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的有力工具。
三、转变思想,突出战略地位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首先是对人力资源定位的不科学、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地将人视为一种成本,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应当更多地强调人力作为资源而不是成本;其次,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人事管理不能够以市场为基础,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第三是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落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比较刚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强制性和命令性的,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于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表现为专业性不强,没有一套专门的完整的体制和规范;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短缺、结构单一。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必须首先从体制上进行变革,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以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也就是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关心员工的需要,并将每个员工视为有价值的人,通过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其次是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影响力,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优秀的管理技能,与员工关系也不再是领导与命令,而是协作和共同参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经理。再者就是要招聘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优秀人才、有效培训开发人才等。企业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更要培养杰出的人才,打造充满激情和富有极强竞争力的团队。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员工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只有这种思想深入贯穿于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心中,并为之行动,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才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只有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更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因而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将其纳入企业战略的范畴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构建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彼得•圣吉(PeterSenge)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著作中提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强调要不断深入学习并加深个人的愿景,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激励组织成员,通过“深度汇谈”寻找有碍于学习的因素,培养组织形成系统观察和系统思考的能力,培育集体的学习能力,将这种学习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并形成核心能力。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所指出的: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员工在这个组织里获得成长,战斗力更强,生产效率更高,从而使整个组织的能力随之增强。创建学习型企业,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团队的知识、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要以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为手段,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教育培训体系,以现代管理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为重点,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及操作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分析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掌握每个员工的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并根据企业整体和具体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出灵活多样的培训、学习计划,不断完善企业教育体系,创造出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及相应的激励体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潜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高级人才和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促进全体员工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水平。提供有利于开展学习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营造求知好学的氛围,促进员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拓展和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管理专家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在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组织中的团队精神至上,知识共享成为人人都遵循的价值观。在知识的共享过程中,企业成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加快知识的传输,在企业内部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知识交流和更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管理要促进组织成员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形成集体学习的文化氛围。建设以知识为核心,鼓励学习、鼓励知识交流与分享以及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正所谓一流的企业源于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效益源于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源于一流的员工,一流的员工源于一流的学习型组织。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学会如何相处,寻求合作的新形式,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20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在21世纪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我国企业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及企业发展现状,积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打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兴盛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会计面临的难点论述
- 下一篇:环境成效分行业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