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5-29 02:58:00
导语:医学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社会对于人才的创新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医学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当中一个重要群体,在社会生产当中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一旦离开校园,许多步入社会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出现了茫然的情绪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之现象,这充分反映出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不足之处。所以,高校应当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一、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
当前社会的发展,为现代医学人才素质的发展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创新医学人才应当具有以下四层含义:其一是应当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结构,即不仅要具有十分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医学专业相关的各类新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而且又要具备较为娴熟的医学基本技能,从而提高获得新知识、积极探索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其二是应当具备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思维要活跃,应当善于进行想象,而且积极进行创新,不仅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而且又不被传统所约束,对于已知领域有极强的探求兴趣与创造热情,对于已知领域能够从全新的角度上提出问题,并且研究问题,努力寻求突破;其三是应当具备极强的发散性思维,并且具有相当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也就是要能够从现有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当中,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索,从而得到大量的新观念与新见解之后再重新组合而成全新结构。通过这样的反复来求得升华。其四是应当要具备高尚的意志品质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医学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1.培养创新医学人才是医学模式转变之需要鉴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已经从以往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为生物—心理—社会型医学模式,从以往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参与型模式。这一转变要求医学人才必须深入掌握当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具备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坚韧不拔的意志与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2.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是适应医学发展之需要医学以人体为其研究对象,具备了实践性比较强、风险性比较高等特点。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在医学院校接受过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大学生与未能接受过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大学生比较起来,在接受需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前者成功之机率往往要比后者高出三倍以上。创新医学人才能够对于患者复杂的病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并且判断预后,从而减少病人所承受的风险,并增加其生存的机会。
三、医学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1.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当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这是设置专业之基础,也是制订教学计划之依据,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出发点,也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归宿。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依据。中国各大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确定应当准确地认识到不同的高校类型与不同地区之差异,并且进行认真研究与全面讨论,并且明确地制订出适合于高等院校发展的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保障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之所需,特别是围绕着中国现行医疗行业的人才需求,努力培养既用得上,也留得住,而且有作为的创新型医药卫生专业人才,这更是当今阶段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体系,对于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要优化医学课程结构,建立起创新型教学模式。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符合大学生个性的课程结构。在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的环境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共同促进与共同发展,在医学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建立起一个能够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有利于让大学生尽快地参与到临床医疗工作的教学体系。一是这一课程结构体系可通过对医学类专业课程实施前期打通与后期分流,在确保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能够掌握以后,应当依据大学生的自主意愿与专业的规划,分流出各个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也就是要能够适应于医疗卫生事业当中的不同专业技术需求,又要能够全面地考虑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且适应于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在专业性学习当中创新意识之培养。二是这一课程体系通过进行课程的整合,能够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对课程进行整合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核心。要通过对现有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梳理,从而改变只注重于专业上的对口,却忽视了课程教学内容之整合与重组等现状,并对各个课程模块进行优化和整合。
3.注重于培养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注重于学生能力之培养和提升,是培养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彻底地改变只管对大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过于忽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只关注大学生的考试分数,过于忽视医学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只是让大学生们进行死记硬背,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的陈旧落后观念,从而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创新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并且积极探索全新的学生能力培养方式,并且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要进行多式训练,以培养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如今的时代,知识是天天升值的。新知识的不断增长,也就相应地导致陈旧知识的不断发展、取代和被淘汰。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够跟上当前时展的步伐,应对如今时代的挑战,只依靠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并且引导大学生运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自觉学习,并且刻苦钻研,从而多方面地获取相应知识,汲取营养。要让学生坚持不断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二要启迪智慧,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医学人才能够在十分相似的医疗实践之中快速地发现其中的细微不同之处,他们总是需要依靠创新思维来创造出全新的与独特的概念,并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作为创新人才的一种最基本特征,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所以,在培养创新医学人才一定要注重于创新思维能力等培养。高等院校应当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要结合实际,以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医学是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之一。大学生今后要走向社会与服务社会,就需要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大量经验都已经证明了创新更是需要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院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能力会激发出医学院校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且还能提高大学生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积极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临床实习,以此来培养包括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在内的各项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肯定会需要更加多的具备专业素养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显得任重道远。但是,笔者坚信,只要医学院校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定位,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能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进而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 上一篇:医学药理学绪论教学
- 下一篇:市委书记在统计研究会讲话
精品范文
10医学检验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