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5-25 03:01:00

导语: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金融业务也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因此,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从业人员须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这都为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金融学科建设水平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还具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金融人才队伍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金融人才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现有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缺乏明确定位,教育理念明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各层次金融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且大同小异,通常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研究生也只不过定位为“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这种定位很难体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区别。而且,现今高校通常都过于强调宏观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微观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学内容空泛陈旧。就全球金融的发展速度而言,许多高校金融专业体系设置仍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反映信息化的课程还开得不多,教材普遍质量不高或缺乏针对性,难以保证教学内容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同步。现在高校的教材建设普遍滞后,理论课程的内容未能跟上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

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欠缺,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部分教师对国内外最新的金融理论、金融产品及创新缺乏认知与实践,其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科学研究明显跟不上世界金融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成本和效益的抉择中,多数高校宁愿外聘教师,特别是外聘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而轻视对自有师资的培养。现阶段,一部分教师理论功底强而实践不足,另一部分教师科研能力强而教学不足,教育部倡导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还需要较长时间,这些矛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

4.教学手段极度落后,忽视学生兴趣和客观需求。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灌输式为主,较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对知识点的应试型的简单记忆,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从目前我国高校金融教育来看,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具有普遍性。

5.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不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金融业违规操作的案件时有出现,这虽然与我国金融业的内控和监管体制不严有关,但也说明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这种现象与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无直接联系。

三、金融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和通讯的飞速发展导致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达到历史新高,这都要求高校要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以最高的效率和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能适应全球竞争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调整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应该坚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和金融学微观化、数量化和交叉化等的发展趋势,创新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基础理论、实际工作技能、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教学目标定位要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从偏重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掌握金融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深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革金融课程体系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金融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将专业的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要开设一系列带有国际性、前瞻性的课程,比如投资银行、风险控制学、网络金融、行为金融等时代感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超前思维和视野;也要开设一些实务性课程,比如资产负债管理、客户管理与服务、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以突出为市场金融培养人才的理念,使学生毕业后到金融第一线就能很快上手,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大力引进国外金融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金融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善金融学科体系。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服务意识。高校在对金融专业大学生教育时,要及时引导、巧妙地灌输金融从业人员所具备的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在教学中要对他们强化基本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进行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金融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因此高校应增开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并增加学时,制定考试标准要求学生达标,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操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德比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修养。

4.革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习金融的兴趣。一是要革新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探讨式、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当前的经济现状或事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使学生自我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思辩能力。二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建设金融教学实训基地。课程教学应一改以往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的观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丰富实践教学途径,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高校可以加强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所、货币陈列馆等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处理国际结算、票据交换等银行业务,并对股票交易、期货交易等交易进行实盘操作,把抽象的理论、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具体化,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拥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的优势。

5.重视金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高校应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攻读学位或参加各类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术动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金融理论水平。二是高校应鼓励教师加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最好还参加考前培训,接触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三是高校专任教师要主动完成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同时也在与行业兼职教师的互动中去掌握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与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和职称评聘制度,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形成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