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储蓄经营管理思考
时间:2022-02-11 02:10:00
导语:企业人才储蓄经营管理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越来越缺乏优秀的人力资本,其瓶颈在于缺乏有效的培育和储蓄人力资本的手段和机制。本文在阐述人力资本储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储蓄的原因及其风险,探讨了我国企业进行广义概念上人力资本储蓄的人才经营模式。
关键词:人力资本储蓄经营模式人才经营
与人力资本储蓄相关的理论文献的回顾
1948年,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系统地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其模型中的一个前提假定是生产技术不变,因而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他认为,在实物经济中,不管初始状态如何,只要储蓄率不变,资本产量比率的变化总能使经济进入稳定状态。
贝克尔等人在1992年提出“劳动分工演进”的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劳动分工受“协调成本”的限制,均衡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成正比、与协调成本函数中分工人数的弹性成反比,如果参与分工的人数与协调分工的成本函数中的弹性与其在生产函数中的产出弹性之间的相对差异小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那么均衡增长率将大于零。
从国内学者李京文等人的分析看中国改革开放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一直保持正向贡献,但贡献率呈下降的趋势:1978-1984年为8.65%,1985-1989年为5.93%,1990-1993年为3.12%。宋林飞认为中国一方面由于政府长期倚重有形物质投资而忽视相对长期无形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了人力资本贡献水平低以及全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足导致人才短缺、人才外流。程承坪则站在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个体的角度,提出在人力资本所有者资源配置能力既定前提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率的差异关键在人力资本产权是否得到充分地界定和保护。其他许多学者也站在企业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泛泛地描述,如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储备、人力资本的培训等,但是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广阔的时空,较窄的视角会影响公司长期的发展和战略的实现。
笔者拟站在企业群的角度,就广义概念的人力资本储蓄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探讨,以期得出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储蓄方面的对策。
人力资本储蓄内涵和原因
人力资本储蓄的内涵
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以较大的技艺、知识等形式体现于一个人身上的资本”,人力资本储蓄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即人力资本载体,下同)在工作和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称为自我储蓄;二是人力资本的契约所有者为了组织战略、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在组织内外部进行人力资本的储蓄,称为人力资本的组织储蓄;三是人力资本储蓄不是由于人力资本契约所有者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力资本决策行为权主体与契约所有者不能产生共鸣而双方的产出为负,为了追求全社会人力资本产出效益最大化,由政府相关政策的干预而推动人力资本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或者人力资本所有者行使自身的行为决策单方终止契约,称为社会对人力资本的储蓄。本文人力资本储蓄仅指第二种情形。
人力资本储蓄的原因分析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具有能动性、可变性、不可彻底转让性等特点;而科学知识就其产权而言具有“排他性”,并且研发增加了发现新的中间产品的可能性。因此,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就有了扩张规模增加经验积累减少协调成本、加强研发增强专业化技能获取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提升公司绩效、追求人力资本的储蓄提供了动力机制。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是否实行人力资本储蓄这一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受具体情况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两大要素的影响。同样,人力资本储蓄政策也影响着组织的直接产出和长期效果,长期效果也影响着具体情况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储蓄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目标性的储蓄目前仅限于企业内部,管理者为了公司战略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对企业战略规划中需要发展的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会进行有意识的储备。企业对其内部关键技术和重要的管理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内部储蓄和培训,并利用组织的快速发展而提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企业能快速发展,管理者又会感觉人才储备的不足;如果企业发展较慢,一方面企业会考虑成本收益的关系,对所储备的人才不十分重视,另外一方面,企业所储备的人力资本会由于生涯发展的空间受限、自身的价值未能很快实现而对企业内部环境产生怀疑而跳槽。
企业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组织交易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成本结构上的不同,企业和市场都是组织生产的有效方式,企业通过行政方式来组织生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储蓄是通过市场机制完成还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完成,取决于哪种方式所需的成本较低,这种成本比较的判断正确与否也就带来人力资本储蓄的决策风险。因此,决策者对于欲储蓄人力资本本身的信誉、所处的行业、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状况、竞争对手人力资本储蓄的情况、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等要有清晰的了解,防止人力资本储蓄决策性失误,增强不确定性的感知、预防性的选择以及协调判断性的决策能力。
团体生产理论认为,组织能够考察的只是团队生产的整体绩效,而每个团队成员个体对产出的真实贡献和努力量则基于成本和技术上的原因根本无法科学准确的度量。而人力资本储蓄提供“搭便车”、“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更大的空间,这就需要一部分团队成员成为监督者专门从事对其他成员的监督工作,这就带来了监督风险,为了避免陷入无限循环的监督监督者的困境之中,最终的监督者就必须具备自我监督的动机,让监督者成为剩余索取者,分享企业剩余的所有权安排使现代公司企业具备了古典企业的内生激励。目前部分企业的改革使知识资本的拥有者也拥有部分股份,这样就克服了人力资本储蓄的监督风险。
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同样的人力资本储蓄可能差异性很大。高存量的人力资本由于其稀缺性使得跳槽现象没有正常的交易过程和确定的交易结果,因而使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安全性较低,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储蓄的管理风险。对管理风险的防范无外乎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激励机制中除了普通的经济利益激励以外,由于高存量的人力资本拥有者在专业上拥有对低人力资本存量拥有者的指导权,因此,还可以对人力资本的权利和地位进行激励,甚至采取期权激励行为,使之成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拥有者。
人力资本储蓄的风险最终是由于涉及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所谓人力资本的产权是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人力资本收益权是指产权主体享有由人力资本使用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分配权。又由于人力资本的特点,因此,企业在按上述三种方式进行人力资本储蓄时有可能得不到投资收益,甚至由于企业储蓄的人力资本被竞争对手所拥有而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损失。
这样,就要详细分析人力资本流动的原因。由于人力资本自我储蓄是一个增量的过程,因此,企业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激励约束机制也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在激励约束方面,要因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同的企业文化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于高新技术行业中人力资本流动比较频繁的企业,一方面要靠经济利益的激励,如靠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高发展机会等等吸引保持人力资本储蓄的良性流动。
另一方面,一要靠激励机制中的环环相扣;二是靠制度合同约束;三是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环境去感染,很多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的流动原因是由于缺乏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四是靠企业联盟、中介组织或政府共同构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信用体系,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道德约束、法律约束和市场约束。但如果是人力资本契约所有者不能满足人力资本所有者发展的需要或经济利益,此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人力资本的中介组织向外积极输出人力资本,也可以对外进行有感情的人力资本的储蓄,让这些人力资本在跨国公司中工作。
人力资本储蓄的意义
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的结构矛盾大于总量矛盾(高存量和特殊行业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人力资本的有效储蓄不足,国内企业在人力资本使用的过程中忽视人力资本的追加和更新,同时也缺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保障机制,往往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储蓄搁置一边,损害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我国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瞄准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这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本的储蓄;在人力资本储蓄的管理上,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约束中包含激励,在激励中体现约束,增强人力资本的退出壁垒。
就单个企业而言,储蓄适当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发展战略的实现,有利于内部竞争向上气氛的形成,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根据米切尔·谢帕克等人提出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组织绩效的提高是企业的环境、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四个变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复杂系统涌现行为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单独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必须与其他三个变量相互配合。而企业人力资本的储蓄可以优化四个变量的效果,有利于组织效益的提高。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企业储蓄适当的人力资本的收益大于其支付的成本。
就整体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储蓄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的层次。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主动性资本,其资本能力蕴藏于人体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外界的环境、客观的条件和恰当的约束激励机制等等。普遍来说,人力资本比较重视对组织的贡献和成就的满足感,所以人力资本储蓄要放到社会环境甚至全球环境去考虑。对于我国人力资本在国外的储蓄,我们要打造人力资本适宜的工作环境、利用人力资本的成就感和传统优秀的中国文化去吸引储蓄,发挥储蓄乘数的放大作用。
参考资料:
1.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十九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宋承先,《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三章,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李京文等,《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2(1)
5.宋林飞,《“入世”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五大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6)
6.程承坪,《论人力资本产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管理科学,2003(1)
7.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6
8.迈克尔·比尔等著,《管理人力资本》第二章,华夏出版社,1998
9.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经济学家,2000(5)
- 上一篇:岗位分析研究人力资源思考
- 下一篇:探索高校班主任队伍现状及成因论文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