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对电信员工思想影响
时间:2022-10-11 02:48:00
导语:转型对电信员工思想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国有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企业优秀传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思想和文化氛围,员工总体素质高于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但是在充分肯定国企员工主流思想的同时,我们看到由于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员工外部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自身利益受到了冲击,员工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而且社会消极因素对员工思想的影响更大。正视这种情况的存在,科学分析员工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树立全新企业思想工作理念,才能使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找准工作的立脚点和突破点,真正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转型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影响
1、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新的利益集团的出现使企业员工心理出现失衡
2、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使员工感到更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3、信息传播的便捷化、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社会公民道德的亟待提高,使员工更加感觉到精神的迷惘和思想的困惑
二、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影响
1、企业“关停并抓”和改革改制对员工利益的冲击
2、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员工压力的日益加剧
3、国企不断深化改革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和现有国企员工综合素质的不适应
三、社会转型与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的影响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国企员工对“民生”的强烈要求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国企员工对“民主”的日益追求
3、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企员工“创新”及“学习”意识的增强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和国企员工对荣辱观认识的深化与实践
5、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与国企员工缺乏和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应的市场意识
6、传统农耕文明和封建文化意识的沉淀与国企员工缺乏现代社会意识
四、正视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的冲击,明确国有企业思想工作创新的理论前提
1、科学理解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中性”属性,将企业思想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兼容并蓄地对待员工合法的价值取向,改变传统思想工作简单的教育和灌输功能
3、正确认识企业思想工作的学科性和科学性,积极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思想工作
4、辩证分析专兼职企业思想工作者的不同功能,从人员和机制上建立真正的“大思想工作”格局
正文
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无论任何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和内部管控等工作,最终都要由员工来完成,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企业永恒的命题。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界和学术界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及实践,但任何理论和实践都是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员工的具体状况而产生或实施的,而员工的具体状况,更多地表现为员工的思想状况,员工的思想左右了员工的具体行为,企业对员工的思想认识,决定了企业采取何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
由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基本是缘于企业对员工的思想的认识而产生的,因此,企业要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而员工的思想状况与其所处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就必须首先了解员工所处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对企业、对员工和对员工思想的影响。
目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搞活放开”政策的引导下,国有经济已基本从中小企业层面退出,而由于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和资源枯竭等原因造成的经营困难企业,在“关停并转”政策的引导下,也已基本完成结构调整。截至到2006年,国有企业已从1998年的5.14万户(按法人资格统计)减少到2.16万户,员工从3780万人减少到1824万人,资产却从4.79万亿元增长到12.27万亿元,利润从525亿元增长到7547亿元,国有企业以占全国9%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国54%的税收和近半数的企业资产,国有企业以规模大、实力强和行业分布重要的特性,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认真分析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思想,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国有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企业优秀传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思想和文化氛围,员工总体素质高于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但在充分肯定国企员工主流思想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员工外部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自身利益受到了冲击,员工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正视这种情况的存在,科学分析员工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树立全新企业思想工作理念,才能使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找准工作的立脚点和突破点,真正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转型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影响
任何一名企业员工,首先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而存在的,他的思想、他的行为都深刻地印有时代的烙印,国有企业员工也同样如此。因此,深刻分析我们现阶段所处的社会特征,尤其是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是研究社会环境对员工影响的重要方法。
同志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一个了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社会转型阶段(一般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到3000美元之间的社会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将集中显现,如果处理不当,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拉美等国家的发展就在此方面留下深刻的教训。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这个阶段,而且“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这是因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历经200多年,进入了全面的工业化时代,而中国只用了50多年的时间,就进入工业化时代,这虽然是世界的奇迹,但也意味着西方国家逐渐出现的矛盾,将在短期内在中国集中体现。
前几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极度索取、对人力资本的过度开发、对因社会改革而产生的大量的新的民生问题的重视不够,使自然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社会各种矛盾也更为尖锐化、复杂化和广泛化。这些问题已成为社会转型的主要问题,虽然国家通过各种努力予以解决,但是经济发展的惯性、传统的生产的方式、计划经济时代对社会保障问题留下的历史欠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权利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使这些问题又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它们对于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社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和思想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新的利益集团的出现使员工心理出现失衡
考虑一个社会和谐或公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安全警戒线是0.40,目前我国是0.45,已超出警戒线,而且正在扩大,由此表明中国社会在社会分配上已处于不和谐的状态,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展开。此外,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如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GDP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50%、30%、20%扩展到现在的60%、24%、16%,西部地区人均GDP不到东部地区的40%。
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另一大特征就是社会新的利益集团的出现,而且这种利益集团更多地体现在对社会财富的集中占有上。目前中国社会最贫穷的1/5人口的收入仅占全国居民总收入的4.27%,而全国最富的1/5人口的收入占全国居民总收入的50.13%,更为主要的是,部分高收入阶层主要财产来源(或原始积累)是利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机会,通过权钱交易而取得的,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对炫富的热衷、道德的缺陷、市场竞争的不公正手段,加之社会媒体追富捧富的新闻行为,冲击了社会基本道德的判断标准和贫困人口对贫富差距的忍受程度,激化了社会的矛盾。新的经济利益集团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动荡。绝大部分国企员工,他们不但属于社会中低收入阶层,而且与社会高收入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昔日的“工人老大哥”的感觉早以荡然无存,自己在社会的发言权越来越弱,而且随着经济地位的降低,许多人日益被社会边缘化,面对社会高收入阶层,更感到社会的不公和自身价值的消弱。
2、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使员工感到更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由于我们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广大群众为改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如前几年国有企业破产,平均每个员工的安置费仅为2万元,有的甚至就几千元,而且其中大部分员工是文化素质和再就业能力偏低的中老年员工。2005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支出仅占GDP的10%,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0%,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和就业难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4.5%,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位;大学费用18年上涨了25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10倍;住房价格更是如脱缰的野马,涨幅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中国社会进入了高增长,低就业的经济发展怪圈。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群体性事件从1994年的1万多件增长到2006年的近10万件,各种刑事案件近10年上升了2.79倍。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权力寻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城市建设、农村征地、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破产重组及各种社会事业活动中的腐败行为,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使员工对于企业的依附心理更加严重,企业成为他们生活保障的唯一希望,而企业除非“关停并转”,一般不敢轻易裁减员工,员工的只进不出的局面使企业的各项改革难以深入进行。同时,面对“四大民生”问题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员工对于人生的未来缺乏信心,对社会的发展和出现的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不满情绪严重。
3、信息传播的便捷化、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社会公民道德的缺陷,使员工更加感觉到精神的迷惘和思想的困惑
随着社会文化市场的日益功利化和社会受众对资讯的强烈需求,报纸与杂志的种类越来越多,页数越来越厚;电视台和电台的频道越来越丰富,播出时长越来越长,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是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与上个世纪相比,现在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速度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传播理念出现了质的飞跃,提高视觉感官刺激效果以增大人气并进而扩大广告市场占有率,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媒体的主要经营理念,以选秀速成、明星绯闻、大款逸事为代表的各种媚俗化、庸俗化甚至假新闻充斥于整个社会。
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使人们对过去的价值取向和信仰产生了更多的疑问,社会思想呈现异常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而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和手段,为人们接受新的思想提供了更加广泛而便捷的渠道。同时,社会媒体浮躁、庸俗的传播理念,更加剧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疑问,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化乃至混乱。此外,以师德、医德,尤其是新闻职业道德的为代表的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缺陷,使许多人在基本价值的判断上出现迷惘,几十年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成为许多人的主流价值观。在此形势下,许多国企员工的思想也出现了极大的波动,基于对现实的认识,对于过去思想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困惑,成为许多新思想的认同者和支持者。
二、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影响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GDP位居世界第四位),但这种发展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发展,是典型的“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三低”(低效率、低技术、低附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基本建设之快(水泥使用量占世界的54%)、资源之浪费(万元GDP能耗水平是日本的4.5-5.7倍,美国的2.6-3.3倍,摘自《人民日报》2007年04月25日,金三林:中国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耕地之减少(水土流失面积365万平方公里,摘自《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摘自《新京报》2006、3、16)、环境之恶化(全国七大水系中,黄河、淮河、松花江为中度污染,辽河和海河为重度污染,摘自《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谓触目惊心,中国的自然生存空间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为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产业调整也在不断加快,并由此对各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1、企业“关停并抓”和改革改制对员工利益的冲击
产业调整落实到最具体的执行层面,就是相关企业的“关停并转”,这也是产业调整的必然选择。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三线”工程、每个省的大而全工业布局下的企业,还有资源枯竭型企业,这些企业先天就不具备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只能最终走向“关停并转”的道路。目前,国企的“关停并抓”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现已完成60%多。同时,现有中央企业按照国民经济总体部署,也将从159家减少到80至100家,这也意味着许多企业将面临着“关停并转”的局面。无论何种形式的“关停并转”,但都有一个大部分企业既不愿看到,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许多国企员工要下岗,而且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肯定要少于减少的就业岗位。企业的“关停并转”导致大批员工的下岗,这是对员工利益最大的冲击,但也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继续存在的企业,对于继续保留工作岗位或重新在国企实现再就业的员工,又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国防工业出外)正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就是要在海外和国内上市,积极吸收国际战略投资者,并把国企改造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现代企业,以此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全面提升国企的国际竞争能力,由此,国企就要在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员工所习惯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将受到极大的挑战,企业内部权利分配、薪酬分配将重新进行调整,许多员工要选择新的工作岗位,而少部分员工可能要从企业退出。即使不上市的企业,也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参照上市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员工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2、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员工压力的日益加剧
企业的生存要靠实力,而实力的最终体现就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产业调整中,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多元化。
过去的市场,竞争绝大部分是低层面的竞争,而在新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成本的降低、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享乐主义与时尚主义消费理念的盛行、消费者素质的提高,使用户的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企业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开发符合经常变化无常的用户需求,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过去的市场,国有企业虽不是一家独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领域民营资本是无法进入的,或者是进入很少,但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特别是国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企将在过去受到政策保护的领域内,受到极大的挑战。过去的市场,商业机会非常多,有许多领域是空白点,国企可以从容地抢得市场先机,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激烈,市场的空白点已基本不存在,国企在任何可能想得到的领域,都会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即使对于过去自己看不上眼的生意,现在也要与对手去争。过去的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法则还不完备,国企可以凭借政策优势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人脉优势,以较小的成本,获得商业机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随着政府市场服务定位的日益明确,国企传统的政策、政府关系等优势将逐步弱化,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法则,经营成本将加大,运作模式将改变。
全新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和员工倍感市场的压力。过去的国企员工,搞市场营销的,凭借政策、地域和人脉优势就可以轻松进入市场;搞生产和研发的,只要按计划完成任务就行了;搞管理的,只要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可做好工作。但现在一切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营销人员将不得不进入惨烈的、直接面对面的市场商战中;生产和研发人员也要加班加点,千方百计地研制和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管理人员也要被迫熟悉现代企业制度,按照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管理机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竞争的加剧,使员工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工作压力,超时长、超负荷工作,已成为许多国企员工的家常便饭。
此外,国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税收的大部分来源(占50%以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都主要取决于国企的发展,国家对国有企业有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要求,而国企的每位员工也能感到这种责任的艰巨和带来的工作压力。
3、国企不断深化改革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和现有国企员工综合素质的不适应
在产业调整中,国企无论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是进行兼并重组、还是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国企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真正参与到新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中。改革涉及企业营销、生产、研发、内控等方方面面,不但要在企业机制体制和运作模式上进行改革,还要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改革需要每位员工的参与。
面对改革,国企的每位企业员工都是无法逃避的,不是积极参与,就是被动消极参与,而被动消极的参与,就可能被企业的改革所淘汰。目前,国企员工基本都能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愿意参与到企业的改革中。但仅有参与的热情和决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参与的能力。在思想理念上,许多国企员工虽有参与改革的热情,但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还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文化素质上,虽有许多高素质的人才,但大部分员工学历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在劳动技能上,大部分员工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是十几年一贯制,对于新的岗位要求和生产经营模式并不适应,甚至出现天然的“排新”情绪。改革需要员工思想理念的调整、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但这种调整是员工对自身传统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工作习惯的全面否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国企现有员工综合素质与企业改革发展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是国企未来改革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国企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与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的影响
前面所述,社会转型与产业调整是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每位员工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外部环境的改变下,在自身的利益受到冲击下,企业员工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员工对于社会与企业的未来更加关注,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各项权益的保障更加关切。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自主创新性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使现阶段国企员工的民生、民主、创新、学习和荣辱观意识更为强烈,而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思想与这些理念又交织在一起。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国企员工对“民生”的强烈要求
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随后,国家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和谐之风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和谐”理念的影响下,国企员工比以往具有更加强烈的“民生”思想。
“民生”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员工要求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生存的基本保证。一是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国企中除少数白领工人外,大部分蓝领工人已属于社会中低收入阶层,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老大哥”社会形象,在经济地位上已无法体现,今年年初,在上海市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只有1%的市民愿意当工人(主要指蓝领工人)。对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国有企业员工更加强烈地要求通过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二是由于许多国有企业的“关停并转”,加之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使许多员工面临下岗再就业的问题,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之下岗员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使下岗员工再就业非常困难,即使实现再就业,也基本是岗位差、工资低,并可能随时再下岗。因此,国企员工更多地要求工作权利,要求通过稳定的和具有必要的社会保障的工作,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权。三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之就业难度的加大,许多国企员工的家属在下岗后无法实现再就业,增加了国企员工的家庭负担,使他们对自身的工作权利看的更为重要。四是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社会共性问题,增大了国企员工的生活成本,加之对下岗、退休、伤残、病养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措施并不完善,使大部分国企员工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忧郁,更加要求有稳定的工作和可靠的福利保障,对生存的担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五是员工越来越要求企业的发展要有度,要在工作强度和难度上充分考虑员工的可接受能力、员工的身体状况、员工对家庭的照顾,片面地强调奉献已成为员工最忌讳的语言。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国企员工对“民主”的日益追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目前,党中央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时,政治界和理论界也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社会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呼声日渐强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最大的特色就是“民主”,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社会不同群体,由于自身忧患意识和工作压力的加大,都要求通过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权益。同时,现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广泛化,社会迅速崛起的民主、平等、公正的意识,加之以《物权法》和新的《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对社会个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的法律体系的建立,使员工的“民主”意识愈发浓厚。
对于国企员工,“民主”意识的具体行为表现就是员工要求了解和参与企业和社会相关事务,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是员工对企业事务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传统的厂务公开基础上,员工要求企业对各项改革举措,尤其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要通过各种途径,在事前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并积极畅通员工反映问题的渠道,在具体执行中,允许员工通过职代会等方式,积极进行参与,并按员工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员工也敢于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和新闻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员工的个体价值意识的凸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员工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完善,更多地从职业生涯发展、家庭享受和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择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式,敢于对企业说“不”,甚至可以为了一次自己喜欢的长途旅行就辞掉工作。三是员工的思想受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呈百花齐放的态势,许多人喜欢表白自己的思想,刻意追求自身的与众不同,热衷成为“草根”领袖,部分人对社会、对人生缺乏理性思考,主观上表现出极端的片面、浮躁,网上交友、不顾客观事实的发表评论和恶意嘲讽成为他们的主要心理宣泄方式,对于统一的价值理念具有天然的排它性。四是员工对于非企业组织的社会事务,表示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参政议政,喜欢成为社会不同群体的“代言人”。
3、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企员工“创新”及“学习”意识的增强
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证明,只有创新,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06年1月,国家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要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前,“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创新”意识的带动下,国企员工为了增加自身综合素质,改善工作条件,也表现出比以往更强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变意识,它不仅表现在技术创新上,而且也表现为员工通过要求管理创新,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空间。一是技术创新之风在企业日渐风行,国家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强调: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目前,广大国企员工深刻认识到,没有技术创新,中国只能成为世界加工厂,只能永远获得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时可能被国外企业挤垮。二是对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不管企业内部各个群体员工对改革的认识有何不同,背景有何差异,但都希望通过管理创新,维护自己现有的权益,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最时髦的用语,无论企业发展,还是发展失败;无论是员工利益受到保护,还是受到损害,往往都归结于管理的守旧或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薪酬分配、经营理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甚至许多员工将企业改革等同于企业管理创新。三是员工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创新需要新的知识,员工增加劳动技能提高自己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也需要增加知识。在全民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的熏陶下,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企业员工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不但敢于付出物质和精神成本去学习,而且也会学习,知道如何将学习结果最大程度地应用到现实和未来工作中。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和国企员工对荣辱观认识的深化与实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发展形势,针对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国企员工也从一个基本的社会人的角度,从自身和社会和他人和谐的角度出发,也将荣辱观意识深化到自己的行动中。
一是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的国企员工,经过多年的政治和理论学习,思想素质一般比其他企业员工要高,因此,国企员工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执行者,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是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中,员工一般都结合本职工作,通过职业道德的建设来具体实现,如员工都比较认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心系用户、努力学习的企业精神。三是国企员工更加强调积极培育新型的企业人际关系,大力提倡团队合作、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集体道德观念;努力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自己工作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四是在科学发展观的作用下,员工越来越要求国企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的可承载能力,做到企业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对于自身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许多员工荣辱观意识的重要体现。
5、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与国企员工缺乏和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应的市场意识
中国过去的经济模式深受前苏联的影响,片面地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在战争时代和国民经济恢复初期,计划经济确实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使我们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经受各种内外考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如行政色彩过浓、统的过“死”,企业缺乏市场意识,等等,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所造成的企业思维方式,在国企员工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是企业行政管理意识浓厚和员工人身依附思想严重。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也有相应的行政级别,过重的行政色彩,使企业不会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只会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而这种行政管理方式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思想,仍作用于许多员工,如处理问题怕承担责任、工作不敢创新、等级思想严重。在行政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员工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干预权,员工为了保护的自身权益,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上级领导的管理,造成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企业内部派系林立,内耗严重,员工的权利斗争意识大于经济意识。二是缺乏竞争意识和大锅饭思想严重。在计划经济的调解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由政府负责,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和员工没有关系,企业没有市场竞争意识。在政府大包大揽的企业经营状态下,员工拿的都是国家发的,与企业经营业绩没有关系的“死”工资,造成员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的局面,员工习惯吃大锅饭。由于目前工作压力的加大,市场竞争形势的严竣,使许多国企员工更留恋过去国企四平八稳的工作方式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少部分人甚至认为“今”不如“昔”,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三是好大喜功和急躁冒进思想盛行。具有较重行政管理色彩的国企,企业领导首先是某个政府部门委派的领导,为了对上级领导负责,为了通过政策倾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按上级行政部门喜好办事,喜欢搞一些能迅速引起上级部门重视的政绩工程,工作中急躁冒进,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手段,对企业发展竭泽而渔,而部分政府部门,为体现自己的权威和政绩,也喜欢企业这种好大喜功的表现。在这种工作思想指导下,部分员工(或群体)为了取得企业的认同和赞赏,急躁之心严重,贪功求胜心切,导致工作粗放,缺乏可持续发展思维。
6、传统农耕文明和封建文化意识的沉淀与国企员工缺乏现代社会意识
中国有着两千余年的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历程,而中华文明更多地是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特征的,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所形成的许多道德理念和哲学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公众道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以自然农业——宗法(宗族)型社会为土壤,以家庭为成长点而形成的农耕文明和封建文化意识,对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整个社会群体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自不觉中成为这种思想的实践者和维护者。而且基于自然经济形式的农耕文明和封建文化意识,在许多方面与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有着截然的不同。
一是墨守成规和办事效率低,在“礼之用,和为贵”思想的作用下,包括国企在内的许多社会群体都片面地强调谦虚的美德,使人墨守陈规,不敢创新、不会创新和反对创新。同时,在墨守成规中,企业缺乏对犯错误的宽容态度,许多员工做事都要先看一看再说,瞻前顾后,办事效率低下,而且为了做和事佬,工作缺乏原则。二是缺乏民主作风和官本位思想严重。由于封建文化意识过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强调权威的重要性,使整个社会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民主的破坏者,许多人认为别人缺乏民主,实际只是认为自己得到的权力太少。在缺乏民主的气氛中,社会群体就表现出对权利的迷信和追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官瘾”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企业中,部分员工就会唯上不唯真,认为说真话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一切按长官意识执行。三是目光短浅和缺乏合作精神。受传统自然经济影响,狭隘的小农经济思想,使许多员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于长远的利益,很少做认真的计划,甚至会经常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目光的短浅,使大家为了眼前的微利,相互算计,难以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合力,中国企业在海外竞相压价就是很好的证明。四是狭隘的平均主义思想和仇富心理。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中,部分员工既怕自身利益受到损失,更怕别人的收益超过自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保持这种“平均”,个别员工不是自己奋起直追,而是更多地给别人设置障碍。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对于富人,不管他们成功的原因如何,本能就有一种仇富心理,喜欢参与社会对富裕阶层的片面谴责和丑化活动。
四、正视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对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的冲击,明确国有企业思想工作创新的理论前提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目前,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对于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员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员工的思想不可能不产生波动,工作的压力感受之大、生存的忧患意识之深、思想意识之多元化,是当前国企员工思想最大的特征,而且还在不断加剧。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要敢于承认国企员工思想上出现的新问题,要敢于承认许多传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现实性,要敢于承认社会发展的日趋复杂对国企员工思想影响的客观性,惟有此,我们才能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突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有关企业思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目标、功能、社会属性等方面对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有新的认识,为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思想指导。
1、科学理解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中性”属性,将企业思想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国有企业思想工作,从工作理念到具体行为方式,很多是缘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计划经济时代,带有强烈的阶级色彩,虽然国有企业思想工作者本身并没有感觉到这点,但是思想工作的一些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对思想工作所赋予的过多的改造“人”的功能,都带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也是许多员工不爱参加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国有企业思想工作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现迷惘的症结所在。任何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不管所有制形式如何,不管所处的社会制度如何,都有自己的思想工作,如日本企业的“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和“忠诚”教育,只是形式和提法不一样。所以,企业思想工作并非国企所特有,而是具有很强的中性原则,就像许多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不天然就具备某种政治和阶级属性一样,只是国企受过去的社会大环境的左右,赋予了企业思想工作不应该有的政治和阶级属性。
承认企业思想工作社会属性的中性原则后,我们就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将国有企业思想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经济价值。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它包括从物质方面、意识方面和组织方面对员工进行管理,作为负责员工思想管理的企业思想工作,自然也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国企思想工作长期游离企业中心工作之外,“两张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就是因为国企思想工作片面地强调思想工作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将其置于企业其它管理之外,使人们对于企业思想工作敬而远之。将企业思想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可以使思想工作与其它管理手段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进而通过与工作对象的思想沟通,把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组织目标渗透到被管理者的头脑中,并外化成被管理者的自觉行动,使员工充分发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2、兼容并蓄地对待员工合法的价值取向,改变传统思想工作简单的教育和灌输功能
在思想工作的功效上,传统的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更多地强调要端正员工的认识,统一员工的思想,但忽视甚至否定员工个人的自我价值,过多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和认同。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就很难发展,但是企业思想工作需要统一员工的那些思想,却是传统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一个问题。社会的转型、产业的调整,使员工个人利益受到巨大的冲击,生存的紧迫感和工作的压力感充斥着每个员工的心理,加之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快速、社会各种思潮的风起云涌,尤其是面对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的不公正现象,使国企员工的思想也出现极大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员工对于过去所信奉的社会价值准则产生很多的疑惑,各种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即使最权威的专家也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在此形势下,如果片面地将员工的所有思想统一到一种模式上,如果一定要将员工的思想分为正确和不正确的,不但无法做到,而且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国有企业思想工作要勇于承认员工的个人价值选择和思想认同是有深刻的现实和历史背景的,不是简单的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要允许员工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公民道德的基本前提下,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向,选择的自己价值认同和信仰,而且这也是国家法律赋予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所有社会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的先决条件,是未来社会文明发展根本趋势。
对于员工的价值取向采取百花齐放和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于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是一个艰难而又必须接受的选择,过去传统的企业思想工作理念是“上对下”的思维方式,即使在工作方式上采取“俯下身、交朋友”的方式,但最终结果还是要起到“端正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而现实的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国有企业思想工作要允许员工价值取向的不同,还要为员工表达不同思想创造宽松的环境。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传统功能又受到挑战。为避免国有企业思想工作陷入一种“无人听、无人信”的尴尬局面,要使国有企业思想工作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就必须重点加强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所谓“引导”,就是在允许员工选择不同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导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的价值准则,逐渐养成企业所要求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思维(一般指企业文化所描述的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最终形成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企业内部环境。同时,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正确认识在产业调整中企业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深刻分析这些问题产成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另外,国有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企业思想工作并不是企业管理的万能钥匙,尤其要改变其“救火队”的角色定位,当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上出现危机时,思想工作可以起到鼓舞士气,发动员工和企业共渡难关的作用,但对于由于社会问题、产业调整、经济周期波动而形成的企业关停并转,或由于企业管理人员营私舞弊、重大决策严重失误而造成的企业问题,企业思想工作只能在稳定人心,防止极端事件出现,引导员工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3、正确认识企业思想工作的学科性和科学性,积极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思想工作
对于企业思想工作,许多人认为它属于单一的政治范畴,是国有企业所特有的,但是企业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承认企业思想工作的科学性,承认它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是未来企业思想工作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过去对企业思想工作的片面认识,把它归结为政治工作的特殊手段,甚至为它涂上浓厚的阶级色彩,使企业思想工作高高在上,令人敬而远之,偏离了思想工作的本质。企业思想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是对工业文明以来,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在企业的反映和运用的一种总结,吸收了许多人类思想科学的经验,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相互融合,认识到这点,就可以站在整个工业文明发展的高度、站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站在人类自我管理和不断进步的高度,拓宽视野,科学地把握企业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全面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思想工作。
承认企业思想工作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就可按照企业思想工作自身规律,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针对员工现有思想特点,积极进行企业思想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即现在通常所说的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是有目的和有选择的创新,而非为创新而创新。一是理论创新,就是要重新定位企业思想工作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坚持合法及适用的目标选择和工作原则,积极吸收社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经验,找准企业思想工作与企业管理、与员工实际的结合点和突破点。二是内容创新,企业思想工作不仅是简单的有关社会道德观念和企业价值观的工作,而是更广范围的整个企业意识形态的工作,不但包括员工的社会道德观、企业价值观,也包括员工对社会的认识,对信仰的选择、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等,要将员工思想所产生的整个社会背景和背景下产生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三是方法和载体创新,要积极采用相关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服务员工的角度出发,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条件下所产生的网络等新型传播载体,全面创新企业思想工作,增强思想工作的亲和力、渗透力和引导力。
4、辩证分析专兼职企业思想工作者的不同功能,从人员和机制上建立真正的“大思想工作”格局
目前国有企业思想工作者的组成,既包括专职的,也包括兼职的,而且在人员数量上是以兼职为主。但专兼职思想工作人员的功能与职责定位,应根据具体和岗位不同,有所区别,防止相互混淆,使各自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对于专职思想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社会和本行业的宏观环境,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本企业的员工思想状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并确定本企业思想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再组织、指导和检查相关兼职思想工作人员开展思想工作,并对思想工作的最终结果作出分析,而目前专职思想工作人员往往局限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就事论事、被动应付,缺乏对本企业思想工作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协调能力。对于兼职思想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自己接触企业具体经营及管理(本节所讲“管理”均不含思想工作)工作和员工机会较多的特点,将企业思想工作的任务和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即具体经营管理工作要体现企业思想工作的意图。同时,兼职思想工作者要及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并向专职思想工作部门进行反映,而目前兼职思想工作人员则是过多忙于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对于上述工作无暇认真考虑,只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员工进行思想管理。
由于企业专职思想工作人员很少,主要靠兼职思想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国有企业应形成广泛的“大思想工作的格局”(类似于“大政工”格局,但“大政工”更多地强调思想工作简单的教育和灌输功能)。一是人员和组织设置要广泛,除专职思想工作人员和专职思想工作机构外,兼职思想工作人员和部门还包括企业党政工团的各级管理组织和管理者(包括专兼职),要形成各部门的合力;二是内容要广泛,不仅包括狭义的企业思想工作内容,还要更多地在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中体现思想工作的意图,也可以说企业的所有管理手段和方式都要体现在思想工作的意图中;三是时间持续要广泛,企业思想工作不仅要在企业专兼职思想工作人员做狭义的思想工作时要体现,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予以体现;四是载体选择要广泛,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内刊、墙报和会议等形式,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传播载体。五是学科知识运用要广泛,不仅要运用政治学、思想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还要积极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相关学科的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所应坚持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国有企业员工受到极大的冲击,加之各类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使国有企业员工思想产生的巨大变化,也对国有企业思想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正视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和历史问题,站在整个社会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社会定位、学科定位和功能定位,通过积极创新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方法、载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 上一篇:领导经营员工心态体会
- 下一篇:电信思想政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