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与突出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4 02:37:33
导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与突出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言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联系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边疆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市场,正视问题,找准机遇,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引导人才回流,促成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持续“换血”,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机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高是我国产业的显著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保持强劲的态势。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灵活、廉价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劳动力转移迎来了许多新机遇。
(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全面取消福利分房,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体制后,全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及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来,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下表1。与此同时,从事建筑业农民工的比例也保持持续增长,2012年,在全国26261万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的占到18.4%①,见下表2。上述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城市化快速推进释放出的刚性需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大好机遇。
(二)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释放出大量岗位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除上述建筑业外,以加工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均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与农业之间形成互动和依赖,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物流业是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的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大都来自农村。各地的农特产品网店也同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岗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已达38780家,从业人员达265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近3倍,而这些人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用工环境的改善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吸引力
新世纪以来,为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2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文件和法律,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一系列文件的贯彻实施,进一步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从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到总理为农民工讨薪,直至各大媒体乃至全社会对农民工问题广泛关注后,农民工是城市的缔造人,农民工是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等认识已深入人心,“农民工工资不许拖欠”的表述更是成为大众的口头禅。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合力推进下,农民工的身份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农民工的地位有所提高,农民工劳动争议的案件新增率有所降低,无故恶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大幅降低,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些地区还专门成立了农民工维权协会。从2014年春运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为方便务工人员购买火车票,还专门开设务工人员团体票务窗口。总之,用工环境的改善,对农民工进城务工产生了吸引力。
(四)农业效率的提高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提供可能
为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农业部于2004年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生效后,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措施成了制度性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7.5亿元。10年来,累计对农机购置补贴952.2亿元。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情况见下表3。此外,新世纪以来,随着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密集出台,各地不仅开展了大量的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一些地区的农牧业局还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基层驻村蹲点开展科技服务。农技人员除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外,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连年的高额补贴和深入的农技推广为农业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提供可能。
(五)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新的机遇
近年来,中共中央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实施政策倾斜,加大了投入和帮扶的力度。就全国范围而言,涉及面最广的是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9个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自该项目实施以来,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的基础很扎实。以西部为例,从2000年到2013年,西部大开发共新开工重点工程207项,共计投资39944亿元②。随着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实施和推进,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总之,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和特别的帮扶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广大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劳动力素质低下、单向流动趋势明显、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转移成本高、盲目性、无序性、马太效应突出、权益保障难等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竞争力
在广大的民族地区,劳动力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人力资本存量少,使得劳动力转移较为困难,能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也缺乏竞争力。我们对云南8个民族村寨的108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当地精英,但这108名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仅为8.67年,低于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其中不识字的占2.7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5.1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3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70%。据我们对8个民族村寨的抽样调查显示,这8个民族村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年龄在16~50岁的占92.59%,其中16~20岁的占18.52%,21~30岁的占21.30%,31~40岁的占20.37%,41~50岁的占32.41%,50岁以上的占7.41%。值得注意的是,20岁以下,错过学习提升的转移劳动力占到近1/5的比例。从性别比例来看,在我们调查的108人中,男性劳动力64人占59.26%,女性劳动力44人占40.74%,男性劳动力高于女性。由于缺乏竞争力,他们主要集中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业以及技能水平较低的餐饮服务业和低端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作大都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作技能要求低、工资收入水平也较低等特点。
(二)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
农村新增劳动力大多数仅具备初中学历,正值16~18岁的年龄,媒体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比第一代农民工有了显著改善,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在中学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其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由于个人、制度和市场等多方面原因依然滞留在农民工队伍中,但他们不再具有农民的特性,甚至都缺乏基本的农业常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具有脑子灵活、信息意识更强、见识相对较广、维权意识更强、吃苦抗挫能力差、职业忠诚度低、任性、精神诉求多、消费高等特点。例如,领导批评或遭受不公待遇时他们可能采取频繁跳槽或激烈反抗,有的甚至在起纠纷时动辄大打出手甚至出现重大伤亡;他们当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由于融入城市生活有困难,所以精神的诉求更高,需要广泛交际、四处娱乐来消除孤寂感,于是消费水平也较第一代农民工要高得多。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那样致力于攒钱娶妻建房。由于建筑业体力要求较高,脏累工作更多,新生代农民工更青睐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等行业,赚钱只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们更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如果长期不能迈过市民化这道“门槛”,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矛盾的累积,到一定时期有可能引发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劳动力转移成本高,盲目性、无序性、马太效应突出
相比较于发达地区而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交通、食宿成本、机会成本更高。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劳动力在一年内人均花费在交通、食宿上的开支约占其工资收入的1/10,甚至更多。盲目和无序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组织性,主要靠家乡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相对粗放的信息作为外出目标地的选择依据,对诸如流入地的用工信息、工资水平、生活成本、文化差异等综合因素了解不够,盲目跟风外出,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抱着“出去碰碰运气”、“出去了再说”的打算。劳动力转移的马太效应体现在越是优质劳动力越转向大中城市,越是牵累少、稳定性高的农村劳动力,越转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反,越是综合技能偏低、家庭牵累大、兼业性明显的劳动力,越可能在原籍务工。这种马太效应会导致优质劳动力过度向发达地区转移,进一步拉大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发展水平。
(四)转移劳动力工作稳定性差,权益保障问题突出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边疆民族地区转移劳动力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关系不规范、不健全,劳动报酬、工伤、医疗、养老、失业以及教育、住房等权益保障问题较为突出。我们访谈的108人中,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只占12.96%(14人),还不到1/5,有87.04%(94人)的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而在这部分人中,也仅有一半左右与用人单位有口头上的约定协议。在问及“为什么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我们得到较为悲观的结果,见下表4。从以上可以看出,不是农民工不需要,而是不敢提、不好提或者说提了要求也无用,所以放弃,事实上,绝大部分农民工是希望签订劳动合同来保障权益的。在我们调查过的108人中,仅有10人(占9.26%)所在的单位给他们缴纳了“五险”,但没有“一金”(住房公积金),而且几乎没有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购买“住房公积金”,至多为他们买了意外伤害险。另外,对于举家外迁进城务工的人员来说,因户籍与受教育机会存在关联,其子女的教育也是一大难题。
(五)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突出,吸引人才返乡难
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的问题非常突出。一般而言,向外流出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农村的“人才”,他们的外出,实质上是农村精英的流失。农村人才的过度流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制约农村发展后劲,进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二是农村人才过度流失会加剧土地粗放式经营的矛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撂荒,对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大;三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带来了农村“空巢化”现象以及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等压力增大;四是以中青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会导致“儿童缺管、老人缺养、家庭缺爱”等问题。长此以往,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面临人才瓶颈。我们还发现,在广大民族地区,吸引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更显得难上加难。照理说,随着系列惠农、强农措施的出台,宏观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农村人才返乡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事实上除家庭牵累、身体和年龄原因外,几乎很少有进城务工者返乡。
四、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的发展,既需要鼓励富余劳动力输出,也需要吸引人才回乡。只有在劳动力的输出与回流之间进行持续“换血”,农村才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希望。要鼓励缺失经验、综合素质低、缺乏资金积累的新增劳动力转移,利用城市优质资源快速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并积累人力资本,同时要吸引学有所成、财富和社会资源有所积累的农村人才返乡创业,创造财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宣教引导,鼓励劳务输出与吸引人才返乡相结合
一是要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让大众明白人员流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人挪活”的基本道理,鼓励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吸引人才返乡两手抓等;二是组织专门队伍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较为集中的村寨,利用黑板报、张贴宣传标语以及印发简单易懂的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群众进行宣教,使广大民族地区村民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快捷途径,外出务工可以开阔视野、革新观念、增长见识、提升技能等,使他们打消外出务工的顾虑;三是可在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间,深入民族地区农村乡镇或村委会,组织开展在外务工与返乡创业交流会,借助此平台,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业指导专家提供交流机会,让他们利用现身说法方式革新群众观念。
(二)设立培训学校,加强对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的劳动力培训
鉴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现实,各地可在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内成立农民工培训学校,各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相关专业培训班。具体实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质量和有效性。一是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减轻农民的负担,学费和基本食宿费由政府补贴,补贴的数额要确保各学校能有适当盈余,才能保证培训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二是为确保教学的质量和培训的有效性,在学校的选择上要引入完全竞争,具体而言,培训学校的选择由各州统筹,在有资格开展培训的学校中每两年进行一次资格评估,仅赋予综合排名靠前2/3的学校培训资格,在该项目盈利并且评价客观的前提下,各学校将会努力提升培训质量,争取下一年的培训资格;三是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学校需要深入企业、深入农民工群体开展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培训课程,师资选择上主要应选择用人单位的业务精英来进行实操式训练;四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弱化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采用浅显易懂、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五是各学校要积极为优秀学员推荐工作,以激起更多的富余劳动力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扩大生源,获取更多的盈余;六是在全省范围内赋予农民工自由选择培训学校的权力,引入完全竞争模式倒逼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率;七是引入学员匿名评课、评校机制,并在网络上公开评价结果,为群众和用人单位选择提供依据;八是建立学员管理信息系统,规定每人在5年内仅有享用一次培训补贴的机会,避免学校和群众合伙欺骗政府套现培训补贴;九是加强监督和管理,畅通群众检举渠道,监督和制止学校不作为或侵犯学员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学校和群众假培训真套现等恶劣行为;十是采用地方电视台、宣传手册、墙报以及群众会等方式对上述扶智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学习,提升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多薪金和价值。鉴于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的现实,各学校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开设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重点解决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定位与认知错位、适应能力差、抗压能力不足、职业忠诚度低、眼高手低、缺乏韧性、不善理财、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以及不善体谅父母等问题,在施教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突出重点,要敢于碰硬,为其脱敏,以避免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中出现重大遗憾和过激行为。
(三)加强调控,降低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机会成本
有序转移、消除流动的盲目性,降低转移成本,缓解马太效应,需要各级政府同时抓好宣传、引导、释疑、调控等工作。一是要依托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成立省、市、县、乡四级劳动力转移和人才返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公安、教育、农业、卫生、妇联、工会等部门的组织和协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组织体系,逐步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国联网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管理信息系统和官方网站,要求各用工单位录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及薪酬等信息,在技术上实现数据库和官方网站的联动,实现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为企业用工信息,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提供信息支持;三是按照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组织有序的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鼓励劳务中介组织的成长壮大,充分发挥其沟通企业和劳动者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用工招聘成本与劳动力转移的风险和成本;四是各地要建立与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创业人才日常的沟通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记录和他们的求职意向,引入激励手段,鼓励他们提供用工信息和务工心得、经验,尽量为引导劳动力转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五是鉴于边疆民族地区大部分农村较为贫困落后,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困难大、盲目性突出的现实,相关部门应主动联系用工企业,采取结村帮扶转移政策进行劳务输出。
(四)组建工会、加强法制,采用制度化形式确保转移劳动力的权益
鉴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组织意识薄弱的现实,我们认为鼓励农民工在劳动力输入地加入工会对促进规范用工和农民工职业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为此,建议各地加强农民工工会的建设。一是要根据农民工数量单独预算农民工工会运转经费;二是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采用公益广告方式宣传农民工工会的意义和价值,采用免会费等形式吸纳农民工入会;三是定期为会员举办职业技能、法律知识及维权技能等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四是组建老乡会、同学会,促进他们互通信息、联络感情,促进以新生代为主的农民工尽快适应工作和城市生活;五是定期组织文体活动,愉悦农民工的身心,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促进农民工的全面发展;六是对农民工进行正向引导,提升他们的责任和职业意识,在用工双方发生纠纷和矛盾时,及时排解他们的不满情绪并合理疏导,缓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隐患,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积极作为;七是工会要加强与司法部门和民政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合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和救助中心,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个案分析、诉讼、非诉讼调解以及委托维权等多方面援助服务,重点解决建筑业、采掘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力密集行业领域内的劳资纠纷以及工商赔偿问题。农村转移劳动力工作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与目前劳务市场上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相关法律不健全息息相关。为此,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一是强制要求企业为进城务工人员购买工伤、医疗、失业、生育、养老等社会保险,按工龄、行业分类出台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缴纳政策,逐步将长期进城务工者纳入到企业职工社保体系;二是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确保进城务工者相关权益,完善《义务教育法》,确保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三是尽快出台《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公共物品使用、民主参与等领域享有“国民待遇”。
(五)抢抓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展当地就业潜力
乡镇企业在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边疆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在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潜力巨大,建议各地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是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为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设立招商部门,重视招商引资,把小城镇培育成农村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民城市化的转换地,充分发挥小城镇辐射广大农村地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点。大力挖掘广大民族地区所拥有的动植物、矿产、民族文化、民族旅游等资源,大力支持返乡人才创业,实现农业产业向种植、养殖、加工,产供销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点,提高附加值;四是利用好小城镇承接广大农村和大中城市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六)加强软环境建设,优化返乡人才创业环境
一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镇容镇貌,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严厉打击收保护费、抢劫、偷盗、讹诈等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二是搞好创业服务,成立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专门人员,在创业培训、行政管理、场地支持、财政税收、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减少审批、理顺机制、开设绿色通道,为转移劳动力和回流人才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集中办理各种证件、手续,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并减收、免收工商管理、税务登记、执照证件等行政性事业收费;四是给予返乡创业人员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融资贷款方面,相关部门应做好返乡创业人员与银行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设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为“有一定社会信誉、一定比例自有资金、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给予信用担保;五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消除返乡创业劳动力后顾之忧;六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数目和增速纳入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绩考核体系当中,并适当提高权重,强化考核的倒逼效应。(本文来自于《宁夏社会科学》杂志。《宁夏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七)加强硬件建设,为“引凤”筑“好巢”
鉴于广大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创业硬环境急需改善的现实,各地要加强硬环境建设,切实做到硬环境要“硬”,为引“凤”筑好“巢”。边疆地区各级政府要超前做好城镇发展规划,明确城镇各功能分区,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给外界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同时,可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完善创业园区的交通、通信、水电气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交通方面,应重点加强连接县、乡、村的主干道建设,提高交通道路等级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通行和运载能力。在通信方面,应该重点加强广播、电视、固定电话、移动手机等在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的覆盖,避免信号覆盖盲区、死角,为返乡创业农民及时了解、掌握并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便利。在供水方面,应重点加强坝区水库建设和农田水网工程建设,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便利;在供电方面,鉴于民族地区输电线路长、电压不稳定以及用电成本高的现实,应该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完善一刀切的阶梯式电价,减轻租房户和返乡创业人员的电费负担。在供气方面,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小城镇,优先解决城镇家庭的供气问题,而后再逐步覆盖乡镇和农村。在网络建设方面,也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小城镇,并逐渐向行政村延伸,最后覆盖广大的自然村,为返乡创业的农民查询、学习种养殖实用技术、相关创业政策和法律知识等提供便利。
五、结语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才回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和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联系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广大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而言,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是激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必须在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同时,又要大力“筑巢引凤”,积极吸引人才返乡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唯有把劳动力的转移与吸引人才返乡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才能做到“鼓励务工增收与留人保农”两不误,才能持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本文作者:王俊程胡红霞赵秋苑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 上一篇:企业档案管理发展思路
- 下一篇: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研究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