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校园伤害事件研究

时间:2022-01-22 04:08:16

导语:和谐社会下校园伤害事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社会下校园伤害事件研究

一、校园伤害事件社会原因

1、城乡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社会矛盾无法及时解决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的增加,农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受机制、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其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一些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群众有不满情绪。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按法规办事,矛盾层出不穷,有的不断激化酿成后果。据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而逐次降低,这也正是一系列恶性事件在基层频发的原因。当前,就业、住房、教育等民生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后勤社会化后,淡化对本单位的人的生活、思想方面管理、帮助,完全将生活事务推向社会,街道、居委会,社区管理与单位对人的管理不能对接,出现管理盲点,特别是一些被单位辞退、下岗等特殊群体因社会矛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疏通,往往会有过激言行。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街道、居委会、社区等城市基层组织因人员、机制等因素,管理辖区的力量薄弱,应对新问题能力缺乏。造成了很多小的社会问题不能解决在基层,最后酿成大的后果。2、救助机制缺失,社会救助不力首先,司法救助机制滞后:弱势群体在司法上的劣势地位,得不到法律保护,往往会因绝望而引发极端的行为,有的自杀,有的杀人。其次,政府救助机制失范: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遭受着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还不断出现,政府疲于应付;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事业发展不能满足老百姓的要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教育资源失衡导致“择校热”、“被捐助”等现象。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都得不到普及和落实,又何谈对边缘群体的帮扶和救助?政府救助失范造成了社会边缘群体的扩大和矛盾的加剧。再次,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往往是那些被媒体披露和社会影响大的事和人,大多数没有被媒体所报道或社会知晓度低的边缘群体难以得到相应的救助,当弱势群体越来越向边缘靠拢,他们与社会强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地位迅速分化,进而产生强烈的被遗忘的心理困惑,仇视社会,出现了他们想在沉默中爆发的悲剧。

二、构建校园伤害事件的社会预防机制

要从源头上杜绝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我们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积极构建对于校园伤害事件预防机制。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加强基层组织力量,发挥其调解作用,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把握新闻媒体宣传主流导向等。1、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化解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校园伤害事件的实施者大多遭受着失业的困扰。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根本上改善民生问题,就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扩大就业,提倡自主创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失业保障,大力推进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分配是民生之源,影响我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就是分配不均。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而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体制性矛盾层出不穷,结构性矛盾层见迭出,劳动与资本分配比例失衡,税收与社保实施力度不够,一次分配不公,二次分配不力,最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要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并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努力使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矛盾将会大大减少。2、加强基层组织力量,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社会问题多发与当前我国社会基层的组织力量薄弱不无关系,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凡事与基层组织联系挂钩。加强基层组织的协调作用,有效调节社会多方面群体的利益关系。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多变,群众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流动地点呈现多变性,必须科学设置基层组织,将关爱推及所有群众。吸引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的“血液”,增强组织力量,使得基层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战斗堡垒”。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单位对员工的管理和帮助并与基层社区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充分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增强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3、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提高民众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校园伤害事件的频发,警示着我们:加强民众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迫在眉睫。我国弱势群体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积极地人生观。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帮助,体现人本关怀,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体面地劳动。加强普法宣传,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不断扩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覆盖面,让有问题之人都有诉求的渠道。4、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在社会学研究中,美国冲突论的代表科瑟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安全阀”概念。科瑟认为,“安全阀”机制可以使社会不满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社会宣泄机制。通过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宣泄机制,使得群众能够运用正常渠道、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民情民冤,及时释放社会中的不满情绪,从而弱化社会矛盾,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培育社会缓冲机制。调动与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与社会中间组织,建立风险和冲突的缓冲带。通过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有效缓解公民与政府的利益冲突。通过各种方法,协调社会层级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更加合理规范。通过加强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有效缓解阶层压力,弱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陈志华单位: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