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研究论文

时间:2022-04-25 02:56:51

导语: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研究论文

(一)建设生态文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在五大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一方面,针对的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未来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言: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日趋紧张,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6.7%,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环境日趋恶化,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7%,沙土化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脆弱。三是更好地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需要。当前环境资源成为国家间竞争合作的重要议题,环境问题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手段,要想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们国家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工业文明的时间并不长。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任何文明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力、政治和文化的背景,原始文明以石器为代表,生产力低下;农业文明以人类使用铁器为代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文明是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生产力极大解放。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3]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克服了无数的恶劣环境,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征服了自然,并创造了能支配自然的现代文明。尽管如此,人类不是从中得到了期待的幸福和喜悦,而是反被自己创造的非人格性的各种势力所奴役。虽然他们的物质享受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丰富,但在精神上,却受着紧张、焦躁、不安、孤独、恐怖和猜忌等精神衰弱症的摆布,生活于不幸和挫折的旋涡里,这就是现代人的二律背反性的矛盾现象。[4]时代呼唤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第四个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5]它要求人类在尊重自身发展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保证环境与发展的统一。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社会的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流量、生态化的,是俭朴、健康而有益的,让人们由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转而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不仅要求节约资源、净化污染、控制人口增长,而且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二)反思工业文明,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弱,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森林破坏、城市污染和水系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且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还在加快。因此,必须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按照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思路,强化环境治理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有我国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也有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西方社会几百年发展才有的问题,当然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理念还没有根本确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觉悟和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实现超越首先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超越和重塑。一是树立尊重自然的平等理念。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人定胜天,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判断,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二是构建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顺应自然是人类对自然保持应有的敬畏,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规律的理性选择。三是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观。改变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观,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及其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就是为子孙留下的最大财富。地球生物圈对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有个限度,在这基本限度内它能承受人类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的负荷,吸收净化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废物,自动调节生物圈平衡。反之,则会产生破坏。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事实表明,不管人类的能力有多大,人类毕竟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而生活着。人类想要永续,必须确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就是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思想,这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智慧之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抓起,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一)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这是黑色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产品到消费,要求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这是绿色的发展模式,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休养生息的修复空间。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面临着耕地减少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珍惜每一寸国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尤其要强调开发和保护海洋国土空间资源,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坚持循环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坚持循环发展要切实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总的要求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不管是再生还是可再生资源能源都需要节约使用。解决途径只有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加大绿色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三)坚持低碳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类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低碳发展需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这种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走进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得到了人碳出行、“地球一小时”等更是生态文明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显然,生态文明建设单单靠理念更新和倡导远远不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社会制度体系之中,通过制度的能量培育生态化的制度机制。过去十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一)建设“两型社会”,消除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强调要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未来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生态系统基础之上,使整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落实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家庭和个人,尤其需要的是调动社会环保公益组织的力量,组织和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在政府、社会、家庭之间形成生态保护的基本共识和良性互动,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生态及综合评价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资源、环境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伞。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价格和税费的调控作用,来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三是建立市场化机制。通过建立能源要素市场,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采用市场化交易方式来调节和控制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严格的法律责任,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来保障普通公众的环境权益。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创新和约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从长远看,遏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其中,用正确政绩导向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然观与发展观的融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皮尔斯《绿色经济蓝皮书》强调两种意识:一是当代人类经济发展必须确保世代间的公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并保护我们的环境完整与可持续利用。二是一部分人发展不损伤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系统的相互间共同进步,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污染保护道路,不仅牺牲了本国人民利益,而且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环境往往服从对利润的追求。我们不能重走这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国家正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不能在等待经济发展了再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加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的感召下,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创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活家园。

本文作者:李鸿渊工作单位: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