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辩证探索
时间:2022-08-17 02:23:22
导语:和谐社会的辩证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适应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将促进中国社会向着和谐、稳定、富强的方向发展。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和谐”蕴涵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系统论、矛盾论和发展观的过程论等诸多原理。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辩证的思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性特征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不但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也总是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正是基于此,事物才构成了发展变化的整体系统。任何系统都是由互相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组成,并与其周围环境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1]社会是不断发展着的活的机体,也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和谐社会则是这些要素优化组合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系统。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统一整体,而和谐社会正是在追求社会协调、平衡、稳定与发展之中,以求发挥和谐整体的最大功效。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四个主要特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具有这些特性,而且要充分发挥由这些特性所引申出的系统最大的功效。
(一)和谐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是由内部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特性。[2]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四个主要要素构成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四要素的简单相加不能构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只有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部分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追求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现在所处的社会有不和谐之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并没有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形成和谐一致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现在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小康社会前进,这是经济上取得的重大发展,是值得肯定和自豪的。但是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在强调整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部分,和谐社会不是经济一枝独秀的社会,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政治、文化、社会环境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滞后不仅会抑制社会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且会拖累经济的发展。不是经济发展得快,而是经济片面发展。这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局面,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一些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但我们又不能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来适应政治、文化和社会,而应当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三者的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共同发展,实现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结构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在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把系统中不同要素联合起来的纽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整体。[3]在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中,经济为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保证,它通过制度等规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真实地影响、制约、塑造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给人们提供从事经济、文化的现实空间,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导引,是和谐社会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它为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的支持和引导,经济和政治不会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也会因思想混乱而动荡不休。社会环境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依托,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思想就是为了中国能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争取宝贵的时间,中国只有更加强大才有可能维护社会环境的安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政治、文化、社会等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按照四位一体的有序结构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三)和谐社会系统的层次性层次是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可以把和谐社会的构建分为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次。人自身的和谐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素质、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5]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即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完善,以及这些素质之间的均衡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人的主体性、独特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单个人的作用力和所有人的作用“合力”才能统一起来,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对人际关系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一致。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作为个人必须调整自己适应社会,这也是按规律办事。因此,个人必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谨记社会主义新荣辱观,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社会要尊重人,满足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构成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也要和谐发展不能偏废,人、人与人、人与社会每一个层次都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人自身的和谐不能等同和取代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离开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和谐的个人是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一个缺乏自尊和自信的人是不可能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更谈不上促进社会和谐。
(四)和谐社会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指的是系统与周围其他系统的相互联系。每一个具体的系统都要向周围系统开放,不断与周围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7]对于整个世界这个大系统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有中国的功劳,因此不但要追求中国自身的和谐,也要追求国际关系的和谐。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指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邓小平指出:“要建设,没有和平的环境不行。”[8]国际环境的和谐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真正融入国际社会,世界各国也真正接纳了中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祸国殃民,关起国门来搞“大同”社会是不现实的。只有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获得更好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倡导构建整个和谐世界。这是我们的理想不是空想和幻想,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加强,出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另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全球成为“地球村”,这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上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就是要通过对外开放,以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世界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实现了和谐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和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世界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也依赖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综上所述,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要素优化组合的系统,我们应该用新的科学方法———系统方法,即从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系统方法是正确处理构成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和谐社会并发挥社会最大功效的正确方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运动
矛盾简言之为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处于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核心地位。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就抓住辩证法的核心。”[9]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0]这就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前进的根本原因。我们追求和谐社会不是也不可能消灭一切矛盾,而是使社会的突出矛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使新的矛盾统一体代替旧的矛盾统一体促进社会向着和谐的理想迈进。旧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产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程度必然逐步提高,现在社会基本和谐,未来社会将更加和谐。
既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我们必须具体分析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使事物保持稳定,使矛盾双方依存于同一个统一体中;斗争性打破这一平衡统一,促使事物发生变化。[11]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谐即同一。但是正是由于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片面夸大斗争性忽视有条件的同一性,因此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的动荡。和谐社会的构想的提出就是要强调社会矛盾的同一性,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以及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个场所。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这种尖锐对抗性的矛盾已经基本不存在了,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在和谐的社会中以非对抗性的形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为和谐社会各种矛盾的妥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的场所。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强调同一性而否认斗争性,斗争才能打破极限,是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产生新的矛盾统一体,即通过斗争才能实现同一,实现和谐,斗争是手段,而同一是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社会和谐稳定是一切国家和人民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却有着特定的含义,中国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差别性、个性。[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于其他性质的社会,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性质的特殊性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著的特殊性。另外,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这一国情,而要立足于这一国情之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告诉我们,我们尚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跨越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工农、城乡、脑体三大差别,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国民素质和教育事业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但是现如今婚姻家庭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这些不和谐的现象都必然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处理好现阶段的这些问题,那和谐社会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灰心,社会主义本来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形式,在争取社会和谐方面一定也会做得最好。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稳步前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情启示我们,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同志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总书记和总理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的发展重点指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是基础,为政治、文化和社会提供物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重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因为抓住这一中心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好为次要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条件。当解决好经济建设这一主要矛盾以后,矛盾并没有消失,即使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矛盾也不可能完全被消灭,到那时居于从属地位的次要矛盾就会凸现出来成为主要矛盾,继续进行着矛盾运动。没有了矛盾社会发展将失去动力而处于停滞状态。可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众多矛盾中,经济建设是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从属地位,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次要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现实社会又是高于现实的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在于社会和谐的程度有高有低,现实中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我们才要解决这些问题,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社会是否和谐,要看和谐的因素和不和谐的因素哪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些情况下,不和谐的因素超过和谐的因素,社会就处在不和谐、不稳定的状态,是与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相背离的社会;在另一些情况下,和谐的因素超过不和谐的因素,社会就会向稳定、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谐,取决于和谐因素是否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尽管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但是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和谐的。因此,现实社会也是和谐社会,只不过处于社会和谐的初级阶段。
总之,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没有了矛盾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和谐社会的理想也将因为缺少动力而无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使矛盾双方依存于同一个统一体中,借助矛盾的斗争性打破旧的统一体,形成新的统一体,推动着社会向着和谐发展。同时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奋斗吧!
- 上一篇:和谐社会的生态学探索
- 下一篇: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