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造和谐社会的探索
时间:2022-04-23 11:30:00
导语:关于构造和谐社会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处在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或特点,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形成,同样也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才能完善和巩固。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本文通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方面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演进历程
古往今来,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500年前,对古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类似对“和”的阐释字眼在中国典籍中层出不穷,深深地影响着这个东方大国。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主张将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曾经精辟地说过,我们的事业为什么能够胜利?不在于纯,而在于不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16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例如,卢梭提出人生而平等,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以“法的精神”为出发点,主张采取以法治国的方针,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这些思想主张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观念。
而今,人们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治国新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寻觅到悠久的“和合”文化所留下的长长的影子。尽管和谐社会的理念承袭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但与传统社会达到和谐的方式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也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抽象地宣扬自由、平等的虚假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内涵和实现的途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其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是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程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之间矛盾的原则和方法。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后提出的统筹兼顾、安定团结的指导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或特点,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形成,同样也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才能完善和巩固。今天我们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始了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积极的思想成果。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十个重大关系,并在重、轻、农以及中央和地方等一系列问题上明确指出了原苏联模式的弊端和缺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教育知识分子,搞好民族团结等等。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使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标志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尽管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和发展着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这种变化向我们党执政和领导的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党既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最根本的,又要正确处理和调整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既强调发展要有较快的速度,又强调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强调一部分地区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又强调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和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在发展的基础上求和谐不可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上。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目标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综合起来,就是要在统筹兼顾中达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发展中不仅要协调好国民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追求绝对的、静止的均衡,而是要不断实现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的均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距的社会。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差距产生压力,压力催生动力。没有差距的社会必然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但差距不能过大,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发展程度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尽力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控制在社会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促使人们把差距转换成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不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其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将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其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是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报告
[2]邓小平文选
[3]选集
[4]成思危.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5]李君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 上一篇:珠三角区域初中思想教育教学渗入爱国教育的反省
- 下一篇:试论初中政治教学方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