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赌博的危害性及治理措施探索
时间:2022-03-09 10:56:00
导语:乡村赌博的危害性及治理措施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赌博是一种沿袭千年,它以其特有的亚文化习俗的穿透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非罪性的小额赌博现象在乡村更是数不胜数,小额赌博现象的蔓延,已经成为巫待解决的农村社会问题,而以往赌博治理的思路偏重于强制性的法律、治安手段,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对赌博治理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乡村小额赌博危害性的深入剖析,提出“以文治赌”的思路,为乡村小额赌博现象的遏制提供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关键词:赌博危害性文化建设
一、乡村赌博:一个不可小觑的农村社会问题
赌博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腐蚀剂和犯罪滋生源。1997年我国修订的《刑法》载明,“赌博是指用斗牌、掷般子等形式,靠机运和侥幸拿钱财作注比输赢的行为”。其中,“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属赌博罪。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出台了《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规定“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活动,不以赌博罪论处”。《解释》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集中焦点打击赌博犯罪,划清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群众特别是基层干部对《解释》中小额赌博活动(即群众日常所说的“小赌,,)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忽视了小额赌博活动的危害性。以至近年来,乡村赌博在小赌“合法化”的影响下呈蔓延之势,并成为新的犯罪滋生源。鉴于此,本文所研究的乡村赌博即指非罪性的小额赌博现象。毋庸置疑,对于赌博犯罪活动,必须依靠法律手段严厉打击。但也应看到,赌博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社会亚文化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面对当前乡村大量存在的非罪性的小赌现象,单纯的法律手段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治理与疏导之策。
二、乡村赌博: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
乡村赌风的盛行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赌风的蔓延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乡风文明的建设,也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赌风蔓延对个人和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极易成为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腐蚀剂。
(一)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自古以来赌博都是对正常的生产劳动具有破坏作用的经济活动,目前中国农村的赌博活动就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虽然单个村民在小额赌博过程中赌资不大,但若从全村、全市以至全省来看,每天滞留在赌桌上的赌资相当惊人。笔者为此做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大致的估算:以安徽某村为例,该村参赌人员的平均比例为73.7%,现有村民1898人,那么全村大约有1400人参赌,而在这些参赌人员中,如果按照其所在镇几乎天天去参赌的7.1%的平均比例推算,那么一天中就至少有100人左右参赌,而以.安徽平均每天50元赌资计算,其参赌人员的平均比例是59.5%,几乎天天去参赌的比例是6.7%,以安徽全省3750万农村人口为例按照以上方法推算气那么全省平均每天就有7500多万元滞留在赌桌上。这些原本可以用于生产的资金现在只能在赌桌上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资金的流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除了资金的流失,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荒废也是赌风蔓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倘若大量的劳动力把原先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都投入到赌博活动中,就会使得大量劳动力资源荒废。笔者为此也作了一个估算:仍以安徽某村为例,在几乎天天都参赌的人员中,如果平均每人每天有4个小时花在赌博上,那么该村平均每天至少又将损失400个小时的劳动力资源。以安徽全省为例,按照上述方法推算,那平均每天至少有高达600万小时的劳动力资源的损失。显而易见,这对于全省经济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日渐蔓延的赌博活动破坏了乡风文明,正成为农村不稳定的重要根源。首先,赌博盛行破坏家庭关系的和谐。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中国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赌博正成为引起家庭纠纷的导火索。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常常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长期沉浸在赌博之中,不仅会疏忽对于孩子的教育,更会对孩子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模式产生不良的教化作用,从而对作为新农村建设未来主力军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赌博盛行容易破坏农村的邻里关系和社会风气,使得农村社会凝聚力减弱。在正视乡村赌博所具有的联络感情的功能外,更应该注意到赌博活动的蔓延对于邻里关系的破坏作用。倘若乡村赌博活动盛行,使得熟人社会中传统的乡邻关系日益蒙上一层经济利益,交往过程变得经济化,村民往往会重利轻义,重钱轻德。而由于赌博引起的纠纷、矛盾更是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中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的渠道,引导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而当前日趋盛行的乡村赌博现象正逐步侵蚀着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和竟争意识,农民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首先,小额赌博活动对于农民个性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小赌行为容易使参赌人员受到赌博输赢的困忧,而产生心理失衡,带来失落、自卑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由于赌博极具刺激性,容易导致参赌人员沉酒于赌博活动中,从而精神空虚,不思进取。其次,赌博行为不利于农民培养正确的致富观念。随着改革号角在我国农村社会的吹响,致富己成为农村居民所追寻的生活目标,大部分朴素的农民想方设法通过生产劳动去挣钱。但由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差,在有些地区光靠种地是不能致富的,还必须有其他的门路。然而由于一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诊相对滞后,农村厂矿企业较少,农民增收渠道非常有限,于是可毋不劳而获的赌博就成了某些人的“致富门路”。赌博具有的刺橄性、侥幸性和营利性特点,极易刺激参赌者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对赌博危害性的错误认识和赌风弥漫的氛围,更易导致农民的致富观念扭曲和是非界限的模糊。
三、乡村文化建设与赌博治理新路径
在中国历史上,无一朝不赌,无一朝不禁赌,然而赌博仍是屡赞不止。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也有参赌者个体心理、家庭等微观因素。以目前乡村赌博蔓延的现状而言,除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农村基层控制力削弱、社会道德失范等因素以外,从赌博治理的实践看,以往卯治理工作往往偏重于强制性的法律治理手段,忽视了赌博行为所具有的社会亚文化特征,因而治标不治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文化治赌的意义与价值
.乡村赌博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乡村文化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一种农村社会亚文化,农村赌博现象对于农民本身,家庭以及整个农村社会都有着很深的消极影响,农村赌风治理刻不容缓。在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塞缪尔·亨廷顿等,2002)等社会学家看来,作为一种社会不良风气,赌风蔓延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害的文化氛围。以目前乡村赌风蔓延的现状而言,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使得当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传统将失,现代文化又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农村缺乏一种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而赌博具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也就成为不少农村居民在文化饥饿、精神空虚的情况下的被动选择。由此而言;对于乡村赌博这一社会亚文化现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除了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外,也需要通过文化建设的方式加以解决。通过文化熏陶,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重构文明健康的乡村文化氛围,以此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赌博的看法。
(二)以文化建设治理乡村赌风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赌风蔓延的危害,改变传统赌风治理思路
首先地方政府和乡村基层干部要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赌风蔓延的危害性。地方政府和乡村基层组织对于赌博问题绝不能坐视不管,任其蔓延。同时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赌风治理思路,在坚决打击违法犯罪的赌博行为的同时,重视文化价值意义,重构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取向,从源头上遏制赌风蔓延。其次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社会法规。而乡村基层干部应把文化建设看作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努力为村里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将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使得村民能真正从中受益。
2.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为治理赌风建立物质平台
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民远离赌博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设施和物质条件支撑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为治理赌风建立物质平台,为健康娱乐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首先,政府的投入应该是主导性的,但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的积极性,还要注意发挥村里民间组织的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其次,在基础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中要因地制宜,从硬件设施上保障群众闲暇娱乐有地方可去,有设施可用,同时要保证已建成的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在建设文化娱乐设施的时候,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乡村闲暇娱乐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
3.培育农村特色文化,增强乡村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在乡村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上,要以贴近村民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从而提高健康文化活动对赌博活动的替代能力。具体说来,一是可以以“小型、方便、多样、普及、经常”为原则,组织开展适合本村的文化活动。二是考虑培育具有地方特色、有独特内涵的农村文化,注重兼容并蓄。例如,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自己的一些文化传统资源和文化因子,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注重传统文化在当地的自我造血功能。在此基础上,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兼容并蓄,以吸引老中青各层次的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4.发挥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形成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机制
赌风治理不能只看短期成效,更要注重可持续性,因此促使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努力提高农村自身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赌风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首先,完善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文化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其次,健全文化建设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体系,落实责任到人。第三,充分发挥业余骨干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并提升村民参与过程的组织化程度。最后,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渠道,聚合和放大村民文化建设的社会效应,营造“不该赌”、“不想赌”的社会氛围。
- 上一篇:综合素质在幼儿美术教育的体现综述
- 下一篇:简析教育功利化的危害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