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8 08:25:00

导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摘要]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坚持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军和中坚力量,因此,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建设乃至全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是由我国现实的社会状况所决定的,由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引发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相同。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其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恰好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相一致。

其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子系统。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近年来,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重要经验,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场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能够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实现价值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架起一座桥梁。

首先,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在各个岗位上奋发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并逐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和谐社会的构想将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精神等等各种“音域”共构的一首和美的交响曲。社会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关系性存在。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是指各种关系的和谐以及各种关系之间关系(即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和谐。和谐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要求用法治和制度,也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来疏导和引导。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精神文化多样性的统一,突出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条件,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思想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这种思想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国民的性格、气质、精神和思维方式。这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粘合剂。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策略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从思想道德状况来看,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务实进取、积极向上、立志成才,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面临着挑战,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应该采取以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以民主的精神、平等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相信学生,主动了解并满足他们健康成长中的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和选择权。

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近年来,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还要着力解决引起思想问题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有机结合一起,将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人生目标结合在一起。正确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合理需求的多样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变消极防范和控制为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

2.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易变性,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地导致某些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再加上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该重视对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的构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20日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是8700万,35岁以下占到82%,其中18岁~35岁之间占到64.7%,在校学生群体占31.9%。大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学习资料,获取生活、服务信息,同时,网络也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说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大学生们现实生活空间的延续。面对在校大学生几乎全部“触网”的现实,针对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上不和谐舆论的影响,必须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

4.坚持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社会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一是要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二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大系统的德育概念,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着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面对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过去那种单打一的方式,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把三者整合成一个目标一体化的有效系统,努力做到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大合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1-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军报,200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