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居住环境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01 03:22:00
导语:老年居住环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前,当上海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之时,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就已经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从那时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市都相继步入老龄化社会,至1999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可以认为,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老龄化"的脚步却不会停留,而是继续向”高龄化"迈进。“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来临会给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收支、社会结构与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是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老年人生理与心理
人过中年之后身体便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体重开始增加、头发开始灰白、牙齿开始松动、肌肉开始松弛,这些表面的变化预示着衰老的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也开始发生变化,老年人在听力、视力,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步行能力下降最快,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大障碍。因此他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内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设备,合理地布置居室,并使室内家具设备具有与老年人相当的尺度,减少室内高差等。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休实际上是一次与社会剥离的过程。退休后的生活内容与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休闲时间有了较大增加,家庭成了老年生活的中心。这种社会角色的变换导致生活方式发生大变化,破坏了业已建立的平衡系统;同时,由于与子女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与空虚。这种精神上的失落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否决定了其生理衰退的进程。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与行为特征,可以将老年人分为四个年龄段:
活跃期:60~64岁;
自理期:65~74岁;
衰退期:75~84岁;
关怀期:85岁以上。
75岁以下的老年人通常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生活能力受到限制,活动范围有所减小。因此应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
二养老模式的选择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养老模式无外有三种。
1家庭养老这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我国,养老、敬老、尊老、爱老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老幼相依、互敬互爱、安度晚年这种模式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①我国大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大量老年家庭。子女成家后要么从各自家庭中独立出来,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要么与其中一方父母同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至少都会产生一个老年家庭。
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年轻人为了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不得不放弃“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他们纷纷到异国、异地接受教育,谋求发展。
③生产的社会化改变了我国传统以家庭为中心的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家庭成员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经济来源。这种独立的经济来源为大家庭的解体提供了条件,一旦生活中出现某种不和谐倾向,他们便会选择分居从而造成老年家庭的增加。
④代沟的存在早已为社会所认同,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生活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一般说来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刻板,他们通常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和谐宁静的生活环境;而年轻人则热情奔放,追求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渲泻。这种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同样也会导致大家庭的解体从而造成老年家庭的增加。
正是由于以上几种因素的存在,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使我国家庭养老面临困境。
2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曾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高福利政策的象征,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美国在二次大战后曾修建了许多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食宿和医疗服务,让其子女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住在养老院中的大多是疾病缠身,或行动不便、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他们日常活动只是看报纸、看电视、晒太阳、闲坐聊天,尤其是那些行动不便而又抑郁寡欢者,只是寂然卧床,极少语言交流,情绪十分消沉。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养老院中,随着建筑物和空间尺度的扩大,安全性能随之降低,人们之间的亲合力减弱,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淡漠、复杂。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住在养老院中的老人,还是住在养老院外的老人,都不愿生活在纯粹由老年人组成的环境中。在我国的老年人问题调查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老年人在自己原有住所居住了一辈子,退休后只得进入养老院或是专为老年人建造的老年公寓,脱离了原有的熟悉的社会关系,而不得不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对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许多老年人住进养老院并非出于其主观愿望,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养老院好比集中营一般,断绝了他们与社会的来往,剥夺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权利,私密性得不到保障。他们十分渴望能与社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子女、亲友能有更多的团聚,渴望能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属于自己所有的环境中,每当节假日有人前来探访时,他们便会对被探访者表现出极大的羡慕。
这种完全社会化的养老模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缺少人性化的模式,它将老年人限制在一个特殊的阶层与特殊的环境中,与家庭、社会隔离开来,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3家庭养老+社会服务采用社会养老的方式既不理想,政府所需投入也十分庞大,因此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社会服务”机构(assistedlivingfacility)。这种社会服务事实上是对家庭养老方式的补充,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自己家中,由机构负责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如饮食、交通、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这种服务方式不仅让老年人能继续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减少了因环境改变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老年人生活自理的能力,延缓衰老的过程。这种养老方式的推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拒绝进入养老院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付费请服务机构为其父母提供服务,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沐浴更衣、安排聚会、就医等。
与这种机构相配套,在许多社区中修建了“老年日托中心”。除提供餐饮外,中心内设置了许多健身和娱乐设施,并开设了许多课程且收费低廉,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三对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过大,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在社会服务系统完善以前,这种养老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养老”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很难设想政府能够拿出一笔巨大的资金建立众多的养老机构。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内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以适应老年人需要,使家庭养老成为可能。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原有社区,保持原有社会关系的连续性;同时鼓励活跃期和自理期的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发挥原有专长,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社区安全巡视与监管,参与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这样,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工作,不仅能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而且能通过劳动充分肯定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延缓衰老过程。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减轻政府负担。
四关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
采用社区服务与家庭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应注重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并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住宅建设上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设省在1995年推出了“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针”,规定今后所有住宅建设都应考虑老年人生活需求,“尽可能在同一楼层配置门厅、厕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楼梯、厕所、走廊等空间设置扶手”,“厕所、浴室尽可能确保可供护理的空间”,为老年人创造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住宅建设中至少应在多层住宅的底层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或为改造成为老年住宅创造条件,如减少室内外高差、将踏步改为坡道、将浴缸与洗脸盆分开以做到干湿分离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目前在大多数居住区中服务设施十分欠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仅有的娱乐场所就是条件简陋的麻将室。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设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场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3在居住区中大力推广“两代居”房型。鼓励儿女成家后与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在这一点上国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龄者同居户入居优待办法”对两代近居予以奖励,因为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老年人养老、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4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应注重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设置晨练场、门球场,各种形式的休息空间、交往空间等,尤其应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户外空间宜相对开放,使老年人与社区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住宅设计利用架空层及楼梯休息平台等,稍加改造即可作为交往空间。
综上所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从老年人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特殊情况,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
- 上一篇:甲型H1N1流感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 下一篇: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