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时间:2022-10-21 03:29:00
导语:仁学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回眸儒学,笔者认为,“爱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髓精义,“孝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内容,“居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礼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宗旨。
[关键词]儒家;仁学;和谐社会
现代哲学家贺麟曾说:“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内,现代绝不可能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许多多相吻合的思想资源,而儒家和谐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上。
“孔子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准则。”①“仁”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可以说,义、礼、孝、悌等都包含在“仁”的思想体系中。作为“仁”的具体体现,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仁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的内心呈现。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把“仁”与心性结合起来,使“仁”沿着内在精神的方向发展。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把仁向礼义的方向发展。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仁学,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爱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髓精义
许慎《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从二。”因而,从语源上讲,仁是取其“二人为耦,则相亲密”之意。孔子这样谈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孟子则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爱人”是仁学思想体系的真髓精义,但他所提倡的“爱人”并不复杂。如:首先是把人当“人”,提升人的价值。“厩焚,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这种举动在今天似乎很平常,在孔子时代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从“爱人”的角度出发,孔子还反对人殉制度。他说:“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俑殉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其次是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的过程,是一个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即孟子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汉儒董仲舒指出:“人者所以爱人类也”。宋儒张载也指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这显然都是对孔子“泛爱众”思想的继承。
任何社会的主体都是人。每个个体都既是自我的,又是社会的。在价值取向上,既是个体价值,又是群体价值。儒家强调“爱人”,使得个体与群体、与他人形成亲善的关系,这无疑是形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形成安定社会环境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现代化的社会,改变了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因而现代化社会是建立在强烈的经济活动和广泛的商业化基础之上,物质利益的驱动使整个社会像个明争暗斗的战场,人情淡化,道德冷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些现象。人类爱心的荒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把儒家“爱人”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落实,是当务之急。
二、“孝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内容
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儒家极其注重孝悌,把“孝悌”作为“仁”的主体内容。孔子在教授学生过程中,最强调“入则孝,出则悌”,他认为,“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在孔子弟子问“孝”的过程中,孔子作了多种解释如:“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等。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孝悌思想,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所谓“亲亲”,就是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当然也就包括了爱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但孟子对“亲亲”又进一步加以阐发,把“爱”扩展到社会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和谐社会是一种深层次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关系展开的,从而,孝悌成为一切人际关系得已建立的根本。孝悌是一种亲情,是人之天性,所以孝悌是人类爱的基础,是所有情感的出发点。亲情让人类组成了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要处理好家庭关系,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的互相亲爱。我们坚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的。然后将这种爱向外延伸,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而在今天有些不孝敬老人,甚至将老人害死的事情,令人触目惊心。这不得不叫我们深深的思索。赡养老人与抚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总之,孝悌作为儒家仁学思想的主体内容,是我们稳定家庭、凝聚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起点。在21世纪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接受孝悌的传统道德。三、“居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
在儒家的学说中,义与利始终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出现的。儒家提出了重义轻利、厚义非利、先义后利的居义思想。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他把义利拔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认识,舍利者为义,取利者为不义。一个有德性、道德境界高的人懂得的是如何居义,而一个无德性、道德境界低的人懂得的是如何取利。孟子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人人讲利必然危害义,利是引起社会混乱的根源。他说:“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义利,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司马迁也同意孟子的观点,说:“利,诚乱之始也”,孟子甚至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主张“舍生而取义也”。西汉董仲舒的观点与孟子一脉相承,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当然,儒家既不排斥私利,也不排斥公利。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董仲舒也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精神的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运用。个体行为的好坏则具有决定性的实践作用。而儒家仁学所提倡的这种居义思想,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行为准则。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不能忽视一些歪曲的认识: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便可以不顾一切去追求“利”了。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这是必须予以彻底澄清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富强的国家,才有资格立于世界之林,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很难长期发展下去,所以居义而非利的思想是值得注重的。只有我们力求国家、民族、社会的利,才能得到自己的利。构建和谐社会,说到底,仍是个义利问题,义利平衡,社会安定,义利协调,民心安泰。
四、“礼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宗旨
许慎《说文解字》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以看出“礼”当时和尊神密切相关。后来经过不断充实,其内容也不断庞杂,逐渐具有了法律的作用。儒家基本上继承了这种礼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仁学思想。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要“克己复礼为仁”,建立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管理思想体系。他主张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齐之以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也提倡礼。他说:“礼者政之輓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孔子进一步指出,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而且需要内在自觉性的明礼,这才是社会的管理宗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人们形成内在自觉性的道德和礼义,才能树立起知耻向善的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纲纪规范,端正自身的社会行为。
“管理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基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是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②儒家的礼治思想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资源。无论是在个体行为中,还是在家庭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都要遵循礼治的社会纲纪规范,这是管理活动的基本保证,个体完善的根基,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前提。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更需要深层面的管理,要通过对人们内在明礼的教化,不断培育人们的文明意识和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外在的约束进为内在的自觉,达到对礼的高度认同,养成守礼、约礼、行礼、为礼的自觉意识和以礼自律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治”。这样,社会就会步入和谐、稳定、有序的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注释】
①王思义《中国智慧的轨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第78页
②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齐鲁书社出版社第2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96年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王思义《中国智慧的轨迹》[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齐鲁书社出版社2003年版
[6]姜林祥、薛君度等《儒学与社会现代化》[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上一篇:市委中心组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言
- 下一篇:工商局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