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探析

时间:2022-07-01 10:54:16

导语: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探析

摘要:由于社会传统、家庭期望、价值认同等原因,涉农专业大学生存在不愿从事农业,职业认同感与专业认同度较低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与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交互作用发挥铸魂育人的功效,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坚定地服务于“三农”。本文分析了涉农专业大学生在服务“三农”意识、职业认同感、涉农专业认同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地位、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对策,以提升其专业关联性,在增强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度、职业价值感、培养“三农”情怀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涉农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高校涉农专业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涉农专业大学生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后备力量,只有具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素质、服务“三农”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全力将青春和才华奉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课题组自2018年6月始至2019年12月止的一年半时间里,进行了关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的调查,并发放《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学生,有效回收纸质问卷403份,回收线上电子调查问卷数据1233份,并且对在校大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对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涉农专业结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显示,涉农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现象较严重,在服务“三农”意识、职业认同感、涉农专业认同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对策。

1涉农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现象较严重

1.1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重在获得学历文凭,未将服务“三农”意识作为奋斗目标涉农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还需要具备对农业农村有责任感、使命感,学农且爱农,有强烈的服务于现代农业农村的意愿。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农学类大学生学农只是出于成绩、选择权不够、调剂等复杂原因,将在农业专业学习当做取得文凭的权宜之计,将之作为考研、出国、工作的跳板。只有部分学生将服务“三农”意识作为大学期间道德修养和成长成才的目标。在目标理想方面,部分学生更看重待遇报酬和生活舒适,在价值取向上将自我价值放在第一位。缺少了服务社会的价值观的引领,将理想基点放在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土壤上,价值目标和所学专业脱钩,造成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如不能面对并解决学业中的困难、专业实践中动手能力差、学习被动、思想沉沦悲观等。1.2很多涉农专业大学生不愿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未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与职业认同感结合中国传统社会认为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的糟粕使得功利主义向学业和职业理想蔓延。农村的学生想通过升学离开农村,城市的学生无法适应艰苦寂寞的农村生活和劳动,涉农专业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定位在基层农村农业的不多。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身份往往会受到轻视,农民缺少参政机会和代言组织,在受教育和就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全面惠及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2]。而城市生活环境相比农村有许多优势,教育、医疗、养老设施完善,基础设施便利,目前很多二线和三线城市毕业生落户政策优良,人才愈加流向城市,而农村地区观念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相对闭塞。处于生活、教育、待遇和婚恋考虑,很多大学生不会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作为职业目标。1.3涉农专业大学生存在“被专业选择”现象,专业认同度较低由于我国农村在教育、社会、文化、经济方面落后于城市,现代农业还在形成过程中,农业农村受轻视的地位也没有改变。所以,在升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初衷是不想学农,而是由于分数或调剂才进入农业类专业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自觉学习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占21%,33%的学生是通过调剂进入涉农专业的,还有46%的学生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或屈从于自己成绩不佳而报考了农业类专业。这种“被选择”的现象造成这类学生不认同、不喜爱所学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高等教育涉农专业承担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以上现象却对涉农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消极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应该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发挥实践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主体性,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为有坚定的服务“三农”、奉献农业农村发展事业的理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使之同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同人才培养目标有力协同,实现课堂、校园、社会三种教学形式的并重和协调[2]是当下迫切的需求。笔者从内涵界定、重视地位、模式创新、环节优化四个角度探索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对策。

2界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可行方案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强调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历史较短,对其内涵界定一直存在分歧。当前学术界主要是从狭义和广义界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狭义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同课堂教学在时间、地点、内容、手段进行区分,如参观、考察、调研、共同研讨的教学活动。广义实践教学包括思政课在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和课堂中进行的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一个种类,是思政课教学环节的有效一环。实践教学关键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助力其人格社会化,形成坚定的科学信念、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只有在界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涵义基础上,高校才能结合专业特点、思政课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规范方案、设定目标、给出规划、提出要求、设定严格考核标准,实践教学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实现课堂外和课堂内相结合,如采取社会调查实践、基地考察、校园文化、阅读分享、视听演播等形式,而不是单纯的形式上走出课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涵义有明确的界定,校方、教师、学生能够明了其内涵,才能够合理优化、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可行的方案,提升与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关联性。

3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保障机制,鼓励教学创新

问卷调查显示,83.77%的受访者认为思政实践课程有必要开设,也有5.58%的人认为完全没必要开设,表示浪费时间和无所谓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52%和9.13%。对于“参与思政课实践对思政理论课期末总评成绩的影响”这一问题,选择很大、不大和完全没影响的受访者分别占74.54%、23.33%和2.13%。涉农专业特点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理解和重视程度欠缺,加上实践活动环节复杂耗时耗力,考评机制不健全,弱化了实践对于成绩的决定作用,涉农专业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采取应付态度是现实存在的。对于“学校是否给思政课实践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是否提供实践小组完成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必要的费用”这一问题,27.18%的受访者表示完全由学生自己承担,32.45%和40.37%的人分别给出了完全由学校承担和各占一部分的答案;对于“学校是否给思政课实践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这一问题,选择“是”“否”“不知道”的学生占比分别为59.03%、17.14%、23.83%;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含义和教学目标理解不足,在经费保障,平台保障、制度保障方面达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配套要求。教学创新就必须要破除这些障碍,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目前,各个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串联在五门思政课中。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一定的学时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时间分散安排于理论课中(如穿插在某些教学周),或者由思政课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自行安排,实践教学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事实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在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应不少于30学时,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每个实践教学班可设立一名班主任。涉农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采取相近专业捆绑分班,如农业建筑、土木、水利类,农业经济管理类,植物保护栽培类,动物医学、制药类等,采取同类专业分班后可以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和教学模式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农机类的学生和作物类的学生在选取案例开展实践活动时,就可以分别选取工匠精神和农业科学家的事迹,这样实践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更显著。其次,建立高效、协调的领导机制。涉农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需组建领导团队,由校级分管领导总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负责人担任思政课实践教学总设计师,负责总体的方案规划,成员由专兼职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组成。选用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目的是发挥他们的岗位和才能优势,做到不拘一格。再次,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的关联,需要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制。安排专人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案、大纲、计划、内容、平台建设、安全保障、经费支出、组织落实、激励机制、监督考核体系等,而且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可操做性,使实践教学开展得有意义、有效果、有保障。

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关联性,增强学生职业价值感

首先,发挥区域优势,建立农业类实践教学基地。每个省都有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模式,代表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学生到这类企业、生产基地、研究基地、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基地参观体验,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不仅使学生对理论更加信服,也加深和增强了对于农村的了解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前景的信心,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其次,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爱农情怀。教学实践中,结合不同的涉农专业,在调查汇报、讨论、演讲等实践项目的设计上,注重选择具有专业关联性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行业翘楚事迹和农业农村问题进行,或者邀请在农业方面有成功经验的校友、投身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进入实践课堂进行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农爱农的情怀。再次,协同社会资源,坚定学生服务“三农”信念。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社会资源是重要的现实条件。例如可以让学生去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涉农类的志愿工作、公益活动等;在校外乡村振兴展示基地或乡村振兴示范村设立大学生讲解员岗位,在假期从事乡村振兴成果展示讲解。充分运用社会资源让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更加生动丰富,学生也更加了解涉农专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坚定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理想信念。最后,结合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熏陶和教育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念。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中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鲜活。例如举办《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诵读活动、诗词朗诵比赛、历史剧表演、模拟法庭、英雄人物风采展示活动等,跳出教学班的小范围,采用多部门、多合班联合在大型场地组织晚会的形式,结合农业类节日开展歌咏比赛、趣味晚会、宣传活动、舞会、诗会等,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既传播了农业文化也增进了非农专业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同和了解,对于提高涉农类学生职业认同度感和职业价值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5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三农”情怀

调查中发现,对于“您毕业后是否愿意扎根农村从事农业,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个问题,24.54%的受访者选择“否”,另有75.46%的大学生表示正在考虑没有定论。这表示虽然选择了农业类学科,但并不代表他们有为了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奉献的理想。怀抱着考研、拿文凭、进大城市找个好工作等不同的目的,亦或是有对农学专业的喜爱但是目标不明确、信念不坚定、职业观左右摇摆,虽然身在涉农专业求学,价值观和理想却完全游离于服务“三农”之外,这类学生在涉农专业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也是很大的。当然,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考入农业专业又坚决表示要回到农村找寻人生价值的学生,但数量不多。虽然此情况同农村设施、政策、便利程度、社会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但也要看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通过问卷得出数据,有38.84%的受访者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关联紧密,50.51%的学生认为“有一点”,还有10.65%的学生选择“完全没有”。这说明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关联度不高,在培养大学生“三农”意识、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念方面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涉农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在探究新知、体验发现、拓展延伸、教学反思环节要紧紧围绕学农、知农、爱农的主题,培养学生责任感。一是紧紧围绕爱农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确定实践方式、主题、教学手册、大纲、计划,确定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创新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探索爱农情怀的价值,拓展对涉农专业社会意义的认知。如对农村农业问题进行调查,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乡村风俗展示,拍摄涉农主题的微电影、人物风采讲评、农业农村基地考察体验、“三农”模范人物现场访谈等等。三是学生总结感悟。实践课最终要回归课堂。学生要紧扣确立服务“三农”意识、用爱农情怀推进乡村振兴这个主旨,将实践成果在课堂展示,发表感悟。四是探索建设思政课网络实践平台,实践教学资料和实践教学成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和展示,网站平台可以设置互动区,分享完成实践任务的技术,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经验进度,提出改进意见等等,让实践课互动性更强,全员参与更加充分。五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一根红线。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端,建立起交互作用的主体共同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通过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主体关系。[3]”在实践教学前期准备、具体实施、后期考核阶段都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的调动,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优势。教师发挥协调、引导、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认同、职业素养、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与涉农专业相结合,注重二者的关联性并不断探索创新对策,最终推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步发展,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张辉,增安.简论我国的农民地位问题[J].学术交流,2007(7):27-28.

[3]郭纯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32-33.

[4]张旭.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3):86-87.

作者:孙丽君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