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时间:2022-07-01 10:51:43

导语: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字与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新媒体(NewMedia)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安全教育上升到数字教育信息化理念。但海量的信息在给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新方向的同时,也给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局面,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路径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措施、提升安全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优势

1.新媒体环境丰富了安全教育的资源,有效降低了教育成本。新媒体是指运用网络技术将各类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起新的信息资源平台。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大学生是新生代力量,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他们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等均可以接触到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其内容呈现的方式较多,学生很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从教育成本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的支出,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教育手段[1-2]。2.新媒体环境创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他们的培养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创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在接收安全教育的时候更加便捷与灵活。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创新,让大学生不再是单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知道常见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而是从网络渠道中去探索和挖掘最前沿的信息资源,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庞大,学生被动接收各类信息。新媒体资源丰富,依托各类交友、新闻等平台,以每秒钟数万计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虽已成人,但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还有待加强。本来是要打开一个学习APP来了解安全知识,但却被不断弹出的八卦娱乐新闻所吸引,学生出于好奇会很轻易地浏览此类信息。被动地接收无关紧要的信息,大大占据了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2.新媒体环境增加了高校实施安全教育的难度。据统计,95%的高校会在学生入学时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实施,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讲座形式来开展,基本上可以向大学生普及安全教育的常规内容。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已经不再被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所吸引,他们更愿意接触新媒体平台所传播的理念。但新媒体环境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高校无法控制学生是否真正地在学习安全知识,是否收到不良信息的侵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依然不敢松懈。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亟待提高。大学生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但安全行为却亟待提高。据统计[3-4],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他们也知道网络中存在许多陷阱与诈骗,但却不注意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点开不明链接、在公共场合链接Wifi进行支付、填写本人及家人的住址和身份信息等,以至于经常出现很多大学生及其家人被敲诈勒索的事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亟待提高。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1.政府应健全新媒体管控机制,创建良好新媒体环境。各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联合当地的教育基体,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设立专门的新媒体监督机构,做好新媒体运用和舆情监控管理,确保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新媒体信息基本良好,提升新媒体整体向上的发展空间。2.高校应有效利用新媒体,创新安全教育新形式。中央财经大学的新生会在入学前就收到一份网上安全教育课程,课程中的动画或视频生动形象,安全教育效果良好[5]。高校承接在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应时刻将最新的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做到将安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创新安全教育教学形式,通过问卷和调研,了解学生最需要的安全知识、最乐于接受的安全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3.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做新媒体智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既要享受新媒体带来的福利,更要自觉遵守新媒体公约。通过学习《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觉运用法律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做新媒体智者。

参考文献:

[1]陈峥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策略—以西南科技大学实证调查为基础[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朱卫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13).

[3]邹勇.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梁榕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6).

[5]王弘扬.上好防诈骗安全教育“第一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8期.

作者:杨俊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