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德育的小学数学研究
时间:2022-07-23 10:59:34
导语:基于学科德育的小学数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中,国家要求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品德教育。纵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最强。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合理运用德育元素,能够兼顾提升小学生的品德素养与知识底蕴,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案例赏析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的主要学科之一,德育元素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会为学生带来明显的变化。要想加强德育在授课中对学生的教诲,数学教师要采用蕴含德育意义的趣味性教学,来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针对小学生的德育塑造,严谨、独立、礼貌等都是需要对学生加以培养的良好美德。本文以这三项美德为例,用丰富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美德
(一)审题时不要粗心大意。小学生严谨的美德要从审题中做起,很多小学生做题时审题马虎,没有仔细看清题干,错误理解解题的思路,这就不利于小学生严谨美德的培养[1]。例如,某道填空题:一根4米长、横截面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木棍,如果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小学生如果审题马虎,一看到截成4段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除法运算,导致最后的答案与题干问题天差地别。要想培养小学生严谨的美德,首先要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教师可从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入手,改变小学生跳脱的答题弊病,在面对试题时,让小学生能够用沉稳的心态来处理。(二)养成验算的习惯。很多小学生答题错漏百出,这多由于他们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作业、考试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枯燥的任务,每当答完题后,小学生就相当于卸下了重担,自然不肯再继续验算检查来增加负担。教师对此要循循善诱,并纠正小学生错误的答题观念。小学生通过反思,理解了教师的苦心,就会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然后以谨慎、周全的态度对待习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严谨的美德。(三)厘清数学概念。数学概念的学习需要抱有十分严谨的态度,小学生很容易弄混许多概念问题,如基数与序数、整除与除尽、除与除以等。这些概念需要数学教师保持良好的耐心,不厌其烦地重复其中的不同之处,让小学生耳濡目染、牢记于心[2]。此外,数学教师应抱有严谨的态度,不要因某些口头禅而让小学生错误理解数学概念。譬如,有些教师常说加法、减法互为逆运算,其实并不严谨,因为减法的逆运算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教师要避免这些错误概念的讲解,以免影响小学生严谨美德的形成。(四)教学案例赏析。主题:探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道具:长方体教学用具、正方体教学用具。问题: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分别有什么特点?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区别?探究过程:小学生进行分组,共同合作,分别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查清面、棱、顶点的数目,在小组内确认无误后,向教师汇报;对比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各面及各棱的长度,从中寻找规律;以同样的方式观察正方体,寻找与长方体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总结学习经验。教学成果: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全面总结长方体的特征,细致地与正方体进行对比,完成严谨美德的渗透教育。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的美德
(一)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练习数学题时,要养成自主解题的良好习惯,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独立的个性品质。很多小学生贪易怕难,做题稍微没有思路,便依赖题后答案的讲解,或者向其他品学兼优的同学寻求帮助。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类似问题及时斧正,以防止小学生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二)实践课上独立动手能力的训练。很多小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独立动手的能力较差。数学实践课是加强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线段、角的实践课中,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五颜六色的纸张与纽扣,让学生将纸张裁成纸条,将纽扣作为顶点,把直线、射线、线段、垂直、平行、直角、锐角等多种图形的基础知识在一张白纸上展现出来。小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对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亲历了实践操作,体会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独立的美德。(三)教学例证。主题:烙饼问题。道具:圆纸片——烙饼;纸盒——锅。问题:将纸盒当作锅,圆纸片当作烙饼,锅里最多能同时放两张饼,每张饼都需要煎熟正反面才能吃,煎一面需要1分钟,煎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探究过程: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煎饼的方案;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方案的可行性,确认无误后再向导师汇报答案;实际操作,检验答案的准确性;回顾学习的思路,探讨烙饼问题蕴含的数学规律;在此题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思考,煎4张饼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得出结论,总结学习经验。教学成果:在执行方案时,小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能通过题目的延伸,做到举一反三,自发运用公式规律答题,完成独立美德的渗透教育。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礼貌的美德
(一)释疑的态度要谦卑。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小学生释疑的态度存在问题。例如,以下的提问方式:“老师,能过来给我讲这道题吗?”释疑的态度需要谦卑,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小学生主动找教师,恭敬提问,并非指挥教师过来讲解。教师要教导小学生运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养成礼貌待人的美德。(二)答题要整齐干净。卷面整洁可以让判卷人员赏心悦目,潦草的笔迹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无论考试还是作业,教师都要督导小学生工整认真地完成习题,杜绝涂抹的不良习惯,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导中形成谦和、有礼的性格。(三)教学案例赏析。主题:乘车问题。问题:车上有30个座位,第一站坐下18人,第二站上来20人,下去5人,这时有多少人是站着的?探究过程:根据题干,小学生列出等式进行计算;经过检验,向教师汇报答案;教师启发德育思考,如果你在车上坐着,应该为哪些人让座;得出结论,总结学习经验。教学成果:学生通过思考计算,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延伸思考,明白了尊老爱幼的道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小学生也会自发地做出礼貌让座的美德行为。
当前义务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3]。这需要教师从小学时期就要对学生贯彻这条教育准则。为了避免小学生误入歧途,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德育教学时,也要结合其他学科,共同执行德育原则,让小学生的品德与才能共同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田天.让德育成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催化剂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4.
[2]丁明英.浅谈小学数学学科中德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48.
[3]陈梅.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渗透维度与实施策略[J].小学数学教师,2017(11):67-72.
作者:应忠明 单位:福建省光泽县崇仁中心小学
-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分析
- 下一篇: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模式探索